评论

1958年“炮击金门”事件,原来是主席“一石三鸟”,美急调5艘航母

原标题:1958年“炮击金门”事件,原来是主席“一石三鸟”,美急调5艘航母

每一场战役或事件,表面是炮火连天,背后都是政治博弈。

1958年的“炮击金门”亦如此。

1958年8月23日下午5时30分,我军福建前线部队奉命向占据了金门的国民党军队和驶往金门的运输舰船进行了警告性的炮击。

关于这一次炮击,我军其实准备了很久,主席也尽可能地权衡了各种利弊,做出了最优解。

甚至我军将时间定格在下午的5时30分,背后也是大有玄机:

从炮兵射击技术角度讲,5时30分正好阳光夕照在大、小金门岛上,有利于我炮兵瞄准,而岛上守军却是逆光面对大陆,不利于完成射击动作。

同时,17:30正是国民党金门士兵们晚餐时间,戒备松懈,此时炮击可达到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效果。

“炮击金门”势在必行

解放战争结束后,国民党退居台湾。1949年新中国虽然宣告成立,但国际形势并不乐观。

1、蒋介石作为战败方,却并不甘心。其多次勾结美国,一心想反攻大陆。

2、苏联一直想占据我国中东铁路,以及旅顺港等对其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源。同时,苏联在与美国冷战,为了拉拢自己的盟友国,提出支援我国的计划。

虽然苏联对我国付出了实际的支援计划,但其也是有利益交换或者企图的。

如1958年,苏联曾提出在我国设立“长波电台”和建设“联合舰队”的事,就曾惹得主席很不开心。苏联眼见奸计不能得逞,开始与我国交恶。

3、美国为了全球霸权,在亚洲设立军事基地抗衡苏联,千方百计的拉拢台湾。

同时,1950年爆发的抗美援朝战争,最终美国落败,对我方也是怨恨在心。

国际形势之复杂,也只有主席的高瞻远瞩和高纬度视野能够看得清。并能够左右逢源,化解各方面压力,以四两拨千金之势,为我方赢得空间。

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当局正式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标志着美国开始插手我国内部事务。其实在签约当年的9月份,我军就曾对着金门炮轰过2次,以示警示。

然而台湾不仅没有收敛,还以为终于傍上了大哥美国,行动更是肆无忌惮。

1957年,蒋介石在金门设立了防卫部,命胡琏为司令,辖6个步兵师和特种部队,共计8.5万人。同时,还布局有31个营和2个连的炮兵,共计380门火炮。

对于此,我军是看在眼里,计划在心里。其实对于其部署,当时并不能给我方造成大威胁。

到了1958年7月,美国强行干涉中东事务,出兵占领了黎巴嫩。蒋介石眼见有机可乘,开始在金门排兵布阵,叫嚣着反攻大陆,还多次派侦察机进行挑衅。

7月18日,我军正式下发炮击金门的指令,福州军区开始备战。军区司令兼第一政委、福建省委书记叶飞飞抵厦门,成立前线指挥所。

7月底,我方空军与蒋方空军发生了多次战斗,四次出战,共击落敌机4架,击伤5架,基本夺取了台海的制空权。

8月17日,主席在北戴河召开了作战会议,亲自部署了“直接对蒋,间接对美”的八字方针。坚持只打金门,不大台湾;只打蒋方,不打美方。

当时,中、美、蒋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特殊,又十分微妙。

对于当时我军的部署,金门守军根本不知晓,甚至包括苏联也不知晓。

8月23日下午5时30分,主席亲自下令对金门实施大规模炮击。一时间,3万发炮弹从不同方位齐射金门,真可谓“炮火连天,弹如雨下”。

之所以选择23日,其实也是有讲究的。因为22日,联合国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美军退出中东的提案,国际舆论给了美方施压,对我国有利。

“炮轰金门”意义重大

炮轰金门事件发生后,美方十分意外和恐慌,他们摸不清我方的真实意图,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苏联知道我方在没有通知他们的前提下,私自实施了“炮轰金门”,赫鲁晓夫暴跳如雷。苏联自以为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大哥,所有的事务都需经过其批准。

因赫鲁晓夫刚刚于7月31日,专程飞抵北京会见了主席。在美方看来,我方的炮击应该是苏联和我方协商后实施的。

其实并没有。赫鲁晓夫吃了个哑巴亏。从此也不敢再小视我国。

炮轰金门当天,台方就损失惨重:击毙金门防卫部中将副司令赵家骧、张述及澎湖防卫部副司令吉星文,击伤金门防卫部参谋长张明奎及空军系的幕僚长等50名将校。

同时,毙伤敌官兵600余人,击伤敌大型坦克登陆舰改装的“台生”号,还破坏了金门的有线通讯系统。

事后台方求助美国,美方调集5艘航母停泊在台湾海峡。不过并没有起到任何震慑作用。

此后我方的炮击仍未停止,或打打停停,或单日打、双日不打,或有美方护航时不打等等,一直持续到1978年12月31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后,我方也停止对大小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此后,台湾再没了“反攻大陆”的想法。在我方主导的“一个中国”的宣传下,海峡两岸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认知。

读者们,关于“1978年炮击金门事件”,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