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传播符号学书系|《赛博符号学:为什么只有信息并不够》

生物符号学是一个正在成长发展的知识领域,它是一种关于认知与交流的理论,正是认知与交流让生命体与文化世界得以联通。而这一理论的缺憾,就在信息与由非生命的自然和技术的世界构成的计算领域二者的联通。《赛博符号学》提供了这样一种联通构架。

通过把赛博信息理论整合到C.S. 皮尔斯别具一格的符号学框架之中,索伦·布里尔试图寻找一个统一的概念性框架,以囊括由信息、认知和交流科学构成的复杂领域。这种整合通过尼古拉·卢曼关于社会交流的自组织系统理论施行。控制论和符号学之间的联系,进而便是结合了拉科夫和约翰逊的“肉身哲学”(philosophy in the flesh)的行为学和进化论意义上的具身理论。这要求建构一种跨学科的知识哲学,它有着丰富常识,它正是在人文和科学中得以培育。这样一个认识论和本体论框架在本书中也有提出。

《赛博符号学》不仅搭建了科学和文化之间的桥梁,而且提供了一个囊括二者的框架。赛博符号学框架提供了一个平台,诸种知识系统之间可以在一个新水平上开展总体性对话,其中包括这样一种科学观:科学无心与宗教一较高下,只是让相互性的、卓有成效的交流成为可能。

序言

文 | 马塞尔·达奈西

我们为什么要交流?为了生存?还有别的理由吗?交流是怎么展开的?这些是人类自诞生以来就有所思考的问题。交流与符号、信息和意义的交换相关,因此它显然属于符号学家们感兴趣的内容。已故的20世纪著名的符号学家托马斯·A.西比奥克(Thomas A.Sebeok,1920-2001)肯定持此种看法,正是他引领我们拓展了真正的符号学的边界,把一切物种的交流尽数纳入这门学科的研究范畴。西比奥克发起了生物符号学运动,通过对跨物种交流的研究,他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究竟是什么让人类交流如此独一无二。生物符号学(biosemiotics)试图弄清动物是如何与生俱来地被赋予使用特定类型的信号及符号这一能力而得以生存(即通过动物符号活动〈zoosemiosis〉),并进一步弄清人类符号活动(anthroposemiosis)与动物符号活动是如何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符号学这一新分支的目标就是解析不同物种丰富表现中共通的符号活动要素,将其整合成一门包括概念、原则和操作的学科分类,从而总体性地理解交流现象。

丹麦符号学家索伦·布里尔(Søren Brier)的这部优秀著作,以“赛博符号学”(cybersemiotics)为研究视域,目的正是向学者、学生和感兴趣的人介绍生物符号学。布里尔本人推动了生物符号学学科的发展。他是美国控制论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Cybernetics)拥有20多年会龄的资深会员,并与著名控制论专家和生物符号学家一道创办了刊物《控制论与人类认知》(Cybernetics and Human Knowing)。这部著作来得恰逢其时,因为我相信,生物符号学或者赛博符号学要做的事情,正在迅速成为有关交流背景中符号及其交换这一严肃研究的日程表上“唯一要做”之事。

控制论这门学科的初衷,就是研究有生命的有机体、机器、组织中的交流与控制。这门学科的构想者是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伟大的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他在1948年创造了控制论(cybernetics)这个术语。早期的控制论专家认为所有独立的复杂系统中的交流和控制都是相似的。他们的研究方法不同于(物理学与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因为他们认为交流的物质形式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关联的,所以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其组织方面。计算机技术逐渐成熟,人们让其所作所为也变得如人类一般,在今天,控制论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汲取着信息理论中所诞生的诸多理念。

在许多方面,已故的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可以被视为控制论这个术语诞生之前的控制论专家,因为他与早期那批控制论专家有着许多共同的兴趣点。譬如,麦克卢汉相信,记录和传输信息的技术决定了人们处理和记住信息的方式。此外,信息再现和传输方式的任何重大变化,都会带来文化系统中与之伴生的范式变化。古代的楔形文字书写,不可磨灭地印刻在泥板上,让苏美尔人发展出了一种伟大的文明;莎草纸和象形文字把埃及推进到一种先进文化的社会;字母表激发了古代希腊人在科学、技术和艺术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字母表还让罗马人建立起了高效的管理体系;印刷出版方便了知识的广泛传播,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铺平了道路;收音机、电影和电视带来了全球性通俗文化在20世纪的崛起;在20世纪结束之际,互联网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信息”(information)这个词总是出现在从控制论的角度对交流的探讨中。但是,如布里尔所说,这是一个容易产生问题的用词,需要深度的探讨,对此读者们将会通过阅读本书而有所知悉。信息可以简单地被定义为能够被人或机器接收的“数据”(data)。在现代信息理论中,它被认为是具有数学概率性的某种东西——正在鸣叫的警报器所传递的信息比沉默无声的警报器传递得要多,因为后者只是警报系统的“预期状态”(expected state),前者则是“警示进行状态”(alerting state)。推动信息理论在数学方面发展的是美国电信工程师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1916-2001)。他向我们证明,从本质上讲,信号中所包含的信息与其成为信号的概率成反比。成为信号的概率越大,其传递的信息“负载”(load)越少;成为信号的概率越小,其传递的信息“负载”越多。

香农设计了一个数学模型来提升电信系统的效率。这一模型的核心是把信息传输描绘成一个依赖概率因子的单向过程,也就是说,依赖特定条件下信息受期待或不受期待的程度。该模型被称为“靶心模型”(bullseye model),因为信息发送者被界定为有针对性地把信息传递给作为信息接收者的某人或某物,就像对方处于目标范围内一样。香农还为通信的总体研究引入了如下若干关键术语:信道(channel)、噪声(noise)、冗余(redundancy)、反馈(feedback)。香农模型提供了一套术语,一直以来在描述通信系统各个方面用处广泛,但是,它并未告诉我们消息和意义如何影响又如何最终决定了人类交流事件的性质。布里尔这部著作的主要目的,实际上是要从符号学的角度去确切考察这些事件究竟如何展开。这部著作真正揭示的是,“控制论”(cybernetics)为何必须被改造成为“赛博符号学”(cybersemiotics)。因此,可以认为它是生物符号学的一个分支。生物符号学的研究目的是深入考察符号活动的何种特性或特征是物种和系统(包括机械系统)所共有的,什么特征又是特定的某一种或某几种物种或系统所特有的。判别特定性质是普遍抑或特殊,正是布里尔这部著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生物符号学发展的动力来自生物学家雅各布·冯·乌克斯库尔(Jakob von Uexküll,1864-1944)的工作,他以实证性的证据揭示出有机体并不感知对象本身,而是根据其自身特别的心智模塑系统去感知对象。这就使得有机体可以采用一种堪称生物学上独一无二的方式去阐释对象和事件,并由此而采用一种具有符号专门性的方法对这些对象和事件做出反应。一个物种的建模系统习以为常地将其外部世界体验转化成该物种独一无二的内部的认知和记忆状况。不具有相同的心智建模系统而想要了解这些状况,结果始终只会是片面的。因此,我们将永远无法真正理解,对于一种东西,某一动物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更重要地,它是如何思考的。

布里尔的著作来得恰逢其时,尤其是对于解释“数字星系”(digital galaxy)中交流的演变而言——人们用“数字星系”来称呼我们这个即时交流的互联网世界。在数字星系中,谈论各种交流模式相互矛盾已经不再正确了。计算机与所有其他媒介技术的融合,已经是今天大众传播的核心特征,但它也有缺点。过度依赖计算机和数字媒介产生出一种思维定式,即把数字化看作人类处境的一个内在的、几乎是神奇无边的组成要素。这在2000年跨年之时变得十分明显,人们把“千年虫”(millennium bug)当成厄运的先兆。人们是如此依赖计算机,以至于把“00”认作这样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确保计算机能够把“00”认作“2000年”而不是“1900年”或者其他包含“00”的年份——在道德和启示方面被大书特书。这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证据:计算机已经有了远远超过其作为“用来计算的机器”所具备的原初功能的社会性意义。对于赛博空间的不断深入了解,更是不知不觉中把我们一步一步带到了一个奇怪的现代样式的笛卡尔二元论深沟:身体与心灵是两相分离的实体。可以顺便提及的是,“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个词是美国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在其1984年的虚构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中杜撰出来的,在小说中,他将赛博空间描述成一个“难以想象的复杂”之地。如布里尔的研究所表明的,数字媒介把人置于不得不在属于一个不同星系——麦克卢汉称之为古登堡星系——的符号残骸之上重建现代文化的地步。但是,人们发现,新、旧符号并非相去万里,因为人们开始认识到,他们的身体、心灵都同样进入符号的创造之中。所以,吊诡的是,数字星系偏偏产生出一种要与这种声音进行交流的愿望。布里尔爬梳赛博符号学,筚路蓝缕,所带来的种种揭示强调的正是这一点。

赛博符号学研究工作,是由我们对人之意义追寻的生物、精神和社会根源进行的探索铸就。布里尔的著作表明,这一研究有望催生出一门生机勃勃、不断发展变化的符号科学。无疑,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会由衷地信服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已经透彻阐明的明显的真相:作为一个物种,我们被设计成“只会用符号去思考”。

注:本文节选自本书序言

书籍信息

赛博符号学:为什么只有信息并不够

[丹]索伦·布里尔(Søren Brier) 著

周劲松 译

唐爱燕 审校

2023年8月出版/定价218.00元

ISBN 978-7-5201-9708-3

内容简介

当代生物学的进化观,使得人们将人作为进化的产物,并由此成为宇宙内部的观察者。这种进化性的理论,促使人们试图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建立统一的理论范式,而意识和文化也因此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然而,现象学和诠释学的理论,对于这样的理论范式始终是强有力的挑战。赛博符号学理论试图弥合这两种话语范式之间的裂缝,从信息论、自身论和控制论出发,建立一种不可化约的符号传播模式,它能够融贯精密科学的第三方视野、生命科学的自我视野、以及主体间性的语言文化研究的第二方视野,从而创建符号学的新范式。

学者推荐

丹麦符号学家索伦·布里尔的这部杰出的著作旨在以“赛博符号学”形式,将生物符号学介绍给学者、学生和其他感兴趣的人群……在我们这个由即时通信构成的网络世界或“数字星系”,如何解释交流的演变?布里尔的著作来得恰逢其时。

——马塞尔·达奈西(Marcel Danesi)

本书,就我所知……堪称迄今为止信息科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卓越著作。

——沃尔夫冈·霍夫科施纳(Wolfgang Hofkirchner)

《赛博符号学》是一部勇于挑战、原创精神十足的作品。

——斯蒂恩·涅博·拉尔森(Steen Nepper Larsen)

书籍目录

绪论 赛博符号学的追求

I.1主题和目标

I.2撰写和推进论证的方式

I.3技术要点

I.4致谢

I.5本书关于主题领域和赛博符号学的看法:小结

1 作为一种统一信息科学备选项的信息加工范式问题

1.1信息范式与符号范式之间的冲突

1.2维纳模式:泛信息

1.3以皮尔斯模式为基础的泛符号学

1.4作为中介传播文档的系统

1.5信息科学发展的技术推动

1.6认知科学中信息加工范式的发展

1.7对信息加工范式中信息的客观概念的批判

1.8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在作为中介传播文档的系统中的问题

1.9 LIS:关于作为中介传播文档的系统的科学

1.10从认知的视角看LIS中信息在赛博符号学中的概念

1.11必须在认知视角框架下进一步发展的方面

1.12信息科学的可能性分析

1.13控制论转向

1.14作为一种认知和表意活动理论基础的皮尔斯的范畴新表

1.15结论

2 知识的自组织:知识诸范式及其在决定什么是合法知识中所起的作用

2.1绪论

2.2科学和世界公式思想的发展

2.3客观主义的形而上学

2.4从外部现实主义转向内部现实主义

2.5开发一种框架,以理解科学和其他类型知识之间的关系

2.6具身知识的生物学所起的作用

2.7一个关于知识概念跨学科框架的建议

3 认知的行为学研究方法

3.1总览

3.2行为学研究工作

3.3对行为学科学研究工作的选择性历史总结

3.4伽利略式心理学的必要性

3.5雷文特洛的理论和方法论背景

3.6“顿悟”:尝试在心理学中建构一个根本性的伽利略式概念

3.7伽利略式心理学的局限

4 从自创生理论看贝特森的信息概念

4.1起关联作用的模式

4.2思维、信息与熵

4.3自创生、思维和信息

4.4 “带来主义”的局限

4.5信息和负熵

4.6物理学中的秩序和偶然性问题

4.7对二阶控制论中现实概念的哲学反思

4.8论作为终极实在性的物质与宇宙

4.9结论

5 以赛博符号学方式重新进入冯·福尔斯特对二阶控制论的构建

5.1绪论

5.2从一阶控制论到二阶控制论

5.3建构主义本体论及其知识概念

5.4卢曼的社会—交流系统理论

5.5符号活动与二阶控制论

5.6赛博符号学

6 赛博符号学的基础

6.1复杂观

6.2皮尔斯关于符号学的哲学框架

6.3一、二、三……永远

6.4符号三角与类别

6.510种基本符号类型

6.6皮尔斯研究方法在LIS中的效用

6.7符号学视野中的索引工作

7 认知语义学:具身化暗喻、基础层面和动机

7.1认知语义学

7.2基本层面范畴化

7.3动觉意象图式

7.4暗喻、转喻和放射性结构

7.5理想化认知模式

7.6具身认知语义学理论中的动机概念

8 赛博符号学对环境界理论、行为学、自创生理论、二阶控制论和皮尔斯生物符号学的整合

8.1机械主义对基本秩序的追求

8.2从“生物学—进化论”观点看认知根基

8.3关于信息和认知的控制理论

8.4卢曼对自创生系统理论的泛化

8.5作为生物符号学框架的皮尔斯符号学的相关性

8.6作为世界真正个体的有生命的系统

8.7二阶控制论、认知生物学(自创生系统理论)以及生物符号学的整合

8.8作为预判环境界的表意活动域

8.9基于感觉理论的动机化认知的行为学模型

8.10生态符号学视角

9 关于符号活动与信息交换之间临界值的进化论观点

9.1绪论

9.2科学在宗教失势之后的解释追寻

9.3对当下研究方法的批判

9.4皮尔斯的思维理论

9.5在进化和突生理论中统合系统科学和符号学

10 信息、表意活动、认知与交流的赛博符号学模式

10.1赛博符号学的认知与交流观

10.2现象符号学、思想符号学、内部符号学和内部交互符号学

10.3生物符号学的赛博符号学模式

10.4从赛博符号学角度看皮尔斯和卢曼

11 LIS与赛博符号学

11.1索引工作与理想化的认知模式

11.2LIS语境中的信息加工范式需要一种替代性的元理论

11.3索引和意蕴效果

12 总结:为信息、认知和交流奠定基础的五层赛博符号学框架

12.1绪论

12.2意义问题

12.3思维与现实

12.4信息的作用

12.5作为一种有意义的理性的溯因推理

12.6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 向上滑动浏览 )

传播符号学书系

风格修辞学

[美]巴里·布鲁迈特(Barry Brummett) 著

冯月季 译

2021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01-8958-3

巴里·布鲁迈特教授将风格修辞置于流行文化的传播语境中进行考察。书中他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流行文化的高度风格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风格是文化、商品和资本的混合体,是驱动商品和资本消费迅猛上涨的引擎。之于社会个体而言,风格作为符号表意系统,已经进入了每个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以至于风格修辞已经影响蔓延至全球范围内的社会系统。针对当今社会文化中风格修辞的滥觞,布鲁迈特教授通过建构系统的风格修辞理论图式对风格修辞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风格修辞的意义发生机制进行了阐释。

民族符号学

[匈]米哈伊·霍帕尔(Mihály Hoppál) 著

彭佳 贾欣 译

张建中 审校

2020年3月出版

ISBN:978-7-5201-4598-5

作为民族符号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本书将民族文化的实践研究与符号学理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基于实证观察,从符号模式及修辞等视角,将萨满文化、匈牙利民族文化中的具体现象与整体的符号系统分析进行了紧密的扣合;将符号体系视为透视民族文化现象的深层结构模式,将民族文化的互动视为语言隐喻的多渠道传播与意义流变,致力于挖掘符号在文化系统的建构中体现的规则和元语言,以及符号与该系统其他部分的关联和产生各种关联的原因。

认知符号学

[瑞典]约伦·索内松(Göran Sonesson) 著

胡易容 梅林 董明来 等译

2019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01-5435-2

索内松是瑞典隆德大学认知符号学研究中心的首席教授,长期以来尝试寻求整合符号学之外的方法作为符号学方法论的有益补充。他从术语到内涵深入探讨了认知符号学,并在该领域的组织方面做了许多重要工作。本书选编了他的部分重要理论文章,旨在向中国符号学界呈现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展示认知符号学的理论视域及其与现象学的关联;二是提供符号学的经验性研究的方法路径。

幸福感符号学:社会文化修辞

[英]阿什利·弗劳利(Ashley Frawley) 著

谭光辉 李泉 等译

2019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01-4264-9

本书将“幸福”(及其各种相关术语)的兴起视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符号学,探索其起源于美国,随后传播到英国和全球的过程。通过深入分析有关幸福的讨论中有影响的“发声者”的书写和视觉修辞及其后续活动,本书认为,幸福成为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是因为那些有影响的、热心的“知情人”在一个情感术语极易产生影响的文化时刻开始讨论这个问题,暗含着对人类情感“脆弱性”模式的肯定,鼓励了一种低期望值的道德观,非常适合(对资本主义)“别无选择”的时代。

媒介的自我指涉

[德]温弗里德·诺特(Winfried Nöth) [德]宁娜·毕莎娜(Nina Bishara) 编

周劲松 译

2019年10月出版

ISBN:978-7-5201-5305-8

本书对指涉与自我指涉的符号学基础展开探索。它以后现代文化中自我指涉的跨学科语境为关注焦点,检核印刷广告、摄影、电影、电视、电脑游戏、媒介艺术、网络艺术、身体艺术以及音乐领域中的原创性研究。按照作者的观点,广义上,自我指涉这一概念涵盖了自指性、元文本性、元图画、元音乐、元交流、不同文本之间乃至不同媒介之间的指涉关系——尽管程度和层次有所差别。

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

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策划:张思莹

编辑:张思莹

审校:柳 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