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达100%!清新三坑解锁党建引领“发展密码”

沿汕湛高速三坑出口而下,就来到了清新区的三坑镇。置身其中留意沿途风景,便能看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累累硕果:湴崀村一排排的光伏板整齐划一,竹楼村一条条的小金鱼活蹦乱跳,葵背村阵阵花香扑鼻而来,各家精品民宿、农家乐、亲子乐园的工作人员也紧锣密鼓布置着“双节”氛围,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火红的9月,三坑镇处处散发着新活力。

这活力,源于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记者9月28日获悉,近年来,三坑镇党委聚焦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强化党建引领,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夯实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集体经济新动能。

2022年,全镇15个村(社区)可支配收入全部为10万元以上。其中,6个村收入达20万元以上,2个村收入达40万元以上,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迈出了强村富民、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今年,三坑镇更是开足马力,奋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党建引领,聚发展合力

过去,湴崀村曾因村集体经济薄弱被列为“软弱涣散村”,在2022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原来的不足5万元纵身一跃,变成高达26万元,同比增长441%。

在华丽蝶变的过程中,湴崀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的悉心指导下,一方面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坚持选能人、用能人,着力选优配强“当家人”,村党总支部书记罗煜明活用“十个思考”,紧紧围绕上级重点抓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集思广益深挖本村产业潜能,通过党员带头配合征地调解,顺利将“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快速落地,整合流转土地约800亩,推动闲置土地和规模土地适度向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实现10个村小组增加年收益80万元、村民人均增加年收入1500元、村委会增加年收益8万元,实现了村集体收入和村民致富双赢的目标。

湴崀村整齐划一的光伏板。

在做好现有集体经济的维护与发展工作的同时,该村立足长远,走出一条具有“湴崀特色”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路子,成功“摘帽”并摇身一变成为“硬核”党支部。现今,该村紧跟区、镇党委部署,正加紧创建清新区2023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示范村。

因村施策,拓增收渠道

“基层所有工作都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依靠群众力量、欢迎群众监督,所以开展项目前我们会召开全村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多次商讨、实地探讨,广泛整合群众意见,为项目落地打好基础。”竹楼村党总支部书记朱计新在金鱼项目开塘时介绍道。

竹楼村活蹦乱跳的小金鱼。

竹楼村金鱼跃出水面,葵背村花开满园,布坑村温泉民宿怡然自得,安庆“空心村”摇身变成精品民宿名村……这些都是三坑镇15个村(社区)凝聚党建力量因村施策,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幕幕缩影。

近年来,三坑镇着力打破“等、靠、要”思维,持续增强党建“引领力”,根据村情实际,党员干部“以点带面”,不断盘活村级资产和资源,拓宽产业发展路径,鼓励村民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基本形成“村村有项目、村村有收益”的可喜态势。

抱团聚势,强造血功能

为破解农村集体资源“偏僻”与发展现代化农业之间的矛盾问题,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增强村居互补性,今年3月,清远市联兴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联兴+”)应运而生,标志着三坑镇正式开启了对“跨村联营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模式的勇敢探索。

据悉,联兴+由镇内14个行政村共同出资成立,通过整合资源,取长补短,提升发展质效。日前,联兴+与清新移动公司签订协议,采购价值20万元的桂花鱼,此笔收益将不同程度惠及14个村。

三坑镇始终坚持以基层党建为统领,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镇委书记抓基层党建的重大工程,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后劲不足、扩张性不强,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等问题,主动探索“抱团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态势。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创新发展思路,挖掘特色资源,用好各类人才,进一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贡献三坑力量。

南方+记者 江绮雯 贺欢

通讯员 曾淑华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江绮雯;贺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