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国书法史》:关于“碑”的历史,碑的由来与曹操禁碑

学习和研究中国书法,不可不谈“金石”,因为中国早期的书法文字,不是在金属器具之上(即所谓的“金”),就是在石制器物之上(即所谓的“石”),我国铭刻文字的金石之制,就今天所见的古代金石遗迹而言:

殷商西周有金无石,春秋战国金多石少,秦朝西汉石刻稍多,东汉则石盛而金衰。

(西周晚期的毛公鼎)

本篇及下篇,我们做两篇“碑”的专题:

“碑”之概述

中国在先秦已经有“碑”,但先秦的“碑”,与后世的碑,名同而实异。并没有传达文字的作用。

铭文之“碑”,始于东汉,立墓碑是营丧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立碑颂德是生者向墓主表达敬意的一种礼仪,意图在于借碑石之固传名后世,“碑”也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形式。

东汉末年,曹操禁立私碑,公开的理由是抑止奢侈浮华的厚葬风气。自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末的魏晋南朝是碑禁时期,但各期执行的情况又不尽一致。尽管立碑未绝,但无复东汉之盛。两晋时期,墓前的石碑之制既少,埋入圹穴的墓志之作大兴,此古代葬制的又一变局。

“碑”之由来

将文字“镂于金石”的传统源远流长。今天所见上古的书迹,如商周的青铜器铭文,春秋战国之际秦国的《石鼓文》,都是金石书迹。

先民们热衷镂金刻石是出于传名后世、道德千载的动机。“金”与“石”都有“同乎不朽”的特性,论取材之便、制作之捷、工费之廉,则“石”优于“金”,但三代(夏商周)以“金”为贵,天子诸侯以至公卿莫不琢盘铭鼎,故金石之作以“金”为多。

(西周晚期的《散氏盘》)

先秦也有“碑”,先秦的“碑”,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观测日影的计量之碑。《仪礼·聘礼》记载有“碑”,郑玄注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这里的“碑”是作为观测日影用以计时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日晷”,其实就是这类“碑”的变化。

周公观景(影)台

第二类、拴祭祀牺牲之“碑”。《礼记·祭义》:“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这里的“碑”是一根素面的木(石)杵或柱,用来拴系祭祀用的牺牲,“丽”的意思是“拴、系”,这里的“碑”不以刻文字、传达信息为目的,这一类“碑”,后世发展为“拴马石”或“拴马桩”,现在我们在西安碑林还能看到很多此类的“拴马桩”。

(拴马桩)

第三类、用于棺椁下葬拴系辘绳用。《礼记·檀弓下》又记载:“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这里的“丰碑”,也就是王侯大型棺椁下葬时,立于墓坑四角处的木柱或石柱。柱首有孔,用以装置绳索以便放下棺椁。这种“碑”上的圆洞,在后来的石碑上还有保留,就是“碑穿”,比如《袁安碑》上的碑穿。

(《袁安碑》上的碑穿)

秦统一六国之后,始皇以苛政驭天下,以吏牧民,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出自《过秦论》,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刻石纪功专于一人。

始皇东巡,立六处巨碑以“颂秦德”,称作“立石刻”“立石”“刻所立石”,并不称为“碑”,到西汉时仍沿此称。

最初的碑刻,是在“葬时所设”的碑石上书刻文字“追述君父之功美”的墓碑。西汉时已有把葬铭刻在石上埋于墓前的葬俗,东汉墓碑上的“追述”文字估计是由葬铭衍生而来,可以视为葬铭的扩大,或者说,东汉的墓碑是前代无字碑和葬铭的结合。

两汉时,“镂金”为朝廷所独享,士大夫和民间人士所可“勒铭”者,仅在于“石”,金石之作遂由先秦的贵金贱石一变而为东汉的“以石代金”。

中国的碑制,奠定于东汉,肇端于冢墓碑。由此演为风气,至于泛滥,人们因事随时“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宫庙、道桥、闾里,莫不有碑。

东汉厚葬及立碑风尚

东汉的碑刻,墓碑为大宗。为墓主立碑颂德,是当时营丧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东汉厚葬,甚至厚葬至倾家荡产,书法家崔宴安葬父亲崔瑗时,耗尽家资。《后汉书·崔寔传》有记载:

初,寔父卒,剽卖田宅,起坟冢,立碑颂。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时人多以此讥之,寔终不改。

书法家崔瑗

京师贵戚操办葬事,常有朝廷的支持,那时的贵戚的葬事相当隆重。比如陈寔的葬礼,“(大将军)何进遣使吊祭,海内赴者三万余人,制衰麻(丧服)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一个人的葬礼,参加者达到三万人,真够惊人。

(陈寔墓)

也有事后追慕功德而刻石立碑者。

东汉的立碑,以墓碑最为普遍,今天还能见到的东汉墓碑,多数是东汉吕、后期的碑石。东汉碑刻大多是捐资建立、私家墓碑往往由赴丧的友人、门生、故吏出资营办。比如《张迁碑》的碑阴,就记载了出资人的名字:

(《张迁碑》碑阴局部)

还有袁绍、袁术之母(袁术和袁绍是兄弟,袁绍为兄,袁术为弟,袁绍是袁逢之子,袁术之兄,但因为婢女所生,乃是庶子,袁术则是嫡子,后袁绍又过继给伯伯为子)的葬礼,参加者也达到三万人,具体可见《三国志·武帝纪》。

东汉这些世家大族的厚葬,既有盛大的会葬仪式,也有高土厚封,立石碑,树石阙,建祠堂的铺张。厚葬的规格和会葬的规模,因官位、声望、财力的大小而异。而厚葬者,其基本标志就是起坟垄、建祠堂、树墓碑。

颂德的碑文皆延请名士、文士制作,以高声价。因此,东汉碑刻往往有较高的书法水准。

曹操禁碑

《宋书·礼志二》明确提到了禁碑始于曹操:

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凋蔽,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三国声·武帝纪》也有记载:

(建安)十年春正月,攻谭,破之,诛其妻子,冀州平。下令曰:“其与袁氏同恶者,与之更始。”令民不得复私仇,禁厚葬,皆一之于法。

这时还是三国魏时期,曹操禁碑明面上的理由是“整齐风俗”,抑制浮华浪费的风气,恢复北方战乱之后的经济。因为经历多年战乱的北方“天下凋敝,民不聊生”。另外,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经历,作为纪念物的“碑”也具有引发思故主,怀旧恩的作用,曹操当然不乐意见。

(曹操像)

当然,也另有政治方面的原因,曹操自己出身阉宦,他的政治资本当然不如那些名家大族后人,而“碑”是某种地位、威望的象征物,特别是公之于众的碑文,被敌对势力利用,也能蛊惑人心,扰乱视听,危及当时还很脆弱的统一,所以,曹操禁碑还可以理解为控制舆论和收揽民心的一种有力手段,也是瓦解世家大族固结的势力和重建中央集权的重要举措。

曹操主张薄葬,因为他自己就是史上最有名的“盗墓者”。而为他营丧的曹丕也明明白白地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冢。”

曹操不曾料到,禁碑令一出,竟成为魏晋南朝时期通行的政令。

(【跟着布丁读书法史】之97,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