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再见,西单商场

原标题:再见,西单商场

点击标题下方“凌洲业话”蓝色字体、

最近看到不少朋友去西单商场打卡,开始有些不明白,西单商场怎么又成网红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要拆了。这是一家有着几十年历史老字号商业企业,确实是一代甚至几代北京人的记忆,大家伙儿应该是带着一种情怀去跟他道别、说再见的。

西单商场曾被誉为“北京四大商场”之一,四大商场之说有两个版本,一版是清末民国时的东安市场、西河沿劝业场、青云阁和首善第一楼。解放后至七八十年代,西单商场、东安市场、王府井百货大楼、隆福大厦并称新时代四大商场、也称四大百货。如果不按建筑实体来算,单论西单商场四个字,其实他的历史已近百年了。

西单是历史悠久的商业中心,与王府井、大栅栏并称为三大传统商业区,原称西单牌楼。明朝在皇宫西侧的路口修建了一座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木牌楼,上方正中横额写的是瞻云;因位于皇城以西、且为单座,故称西单牌楼或西单牌坊。后来牌楼拆了,便简称为西单(东单、东四、西四的得名也是同理,原名也要加上牌楼二字)。

西单地区的商业历史也要追溯到明代,这里是通往京城西南孔道广安门的主要路口,西南各省陆路而来的商旅和货物都要过卢沟桥、进广安门,经菜市口向北入宣武门,经过西单进入内城各处。那时便开设了一些店铺、酒铺、饭馆,以招待过往旅客。明清之际西长安街附近大理寺、太仆寺、太常寺、刑部、都察院、銮仪卫等衙署的采办多以西单牌楼为主,推动了这里的商业发展。

民国时期,许多政府机构设在西城,同时老北京有东富西贵之说,指所谓的贵族们多居西城;为满足清朝遗老和政客新贵们的需求,西单一带的饭馆、酒店、百货商店、以及摊商日益增多,也出现了三友实业、洋货店等新兴商店;原位于西四、护国寺一带的商贩和店铺也纷纷往这里集中,促使西单大街成为西城乃至全北京的商业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西单大街成长为繁荣的商业街。进入新千年后,随着改造升级向时尚化发展,成了年轻人购物、休闲、娱乐的胜地。西单商场便坐落于繁华的西单北大街120号,不光位置处于核心地段,而且在众多商业设施中的资历也是最老,其前身便建于民国中期。1930年开始,此地先后建成厚德、福寿、益德、临时、惠德、福德六个商场,统称西单商场。

如今提到商场,很多人都会产生“惯性思维”,觉得应该是一栋大楼,就算不是楼房也该在一处很大的房子里;实际当年并不是这种景象,只是三道街巷,而且大多是摊商,是一片商业集中的场地,故称商场;以经营品种划分区域,分为食品、新旧书籍、大小百货、大小五金、儿童玩具、旧货估衣以及杂耍曲艺。

说到曲艺,北京相声发展圣地之一的启明茶社就在西单商场里。1937年西单商场着了一把大火,烧毁了近一半。后来虽然修复,但经营状况差了很多。当时为了聚拢人气儿,就请来著名相声演员常连安、于商场中部东端创办了启明茶社。以相声为主,同时也有戏曲、评书、大鼓、双簧等表演,无数相声名家在此演出过,也有大量“新人”在此学习、实践、直至成名,比如张寿臣、郭荣启、赵霭如等老艺人,侯宝林、刘宝瑞、郭全宝、王世臣、白全福等当红艺人,以及苏文茂、常宝华、于连仲等少年在此熏陶受业,所以启明茶社也被誉为相声大本营

有时间再聊启明茶社的事儿,单说西单商场,大火过后很多商户停业,一些空房变成仓库、宿舍、食堂,环境有些脏乱差,甚至有人说这哪儿是商场,简直是破烂摊。解放后公私合营时才改造成综合性的商场,由五个专业商场组成:第一商场是食品店,第二商场专卖书籍,第三商场经营风味小吃、还有一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门市部和杂耍场,第四商场经营特种手工艺品,第五商场则把过去分散于各处的百货摊集中起来。至此从破烂摊变成了商业与娱乐相结合的大百货。

七十年代,货棚式的商场显得有些落伍,而且建筑破损、地基下沉、顶棚还漏雨,但因资金问题、只好发动职工自己动手重建。经过六年的艰苦奋斗,新西单商场大楼终于建成,人们叫他争气楼1978年正式营业,成为北京四大商场之一。改革开放后,西单商场首创"引厂进店",业绩位居全国商业企业前列。1991年成立北京西单商场集团,1986年至1993年连续8年夺得北京市大型百货店年销售额第一,并成为北京首家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单体店。

1994年至1995年对大楼进行改造,扩建后的营业面积达2.7万平方米,成为一座具有现代化结构的新型商场,也是当时北京最大的百货商场。2003年再次改扩建,成为集百货、超市、美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商场。据悉,此次西单商场的拆除并不是撤店不干了,而是老字号主打守正创新,明年开始停业改造,将原地拆了重建。所以今天说的再见是真的“再见”,期待与老字号、新商场再次见面。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