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国网新余供电公司:推动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数字化示范工作正在国网新余供电公司如火如荼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对数字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网新余供电公司认真领会数字化工作本质内涵,通过构建“学”“评”“比”培养模式,推动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业绩优,能力强、可持续的数字化人才支撑。

以“学”为基础,深挖人才培育蓄水池

“这种培训真是太好了,简单易懂,一学就会,以后要是有机会,我们还想参加RPA的高级培训。”7月15日,国网新余供电公司RPA工作室的邱凯峰在该公司举办的数字化能力培训班结业时高兴地说。

为支撑公司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解决数字化人才数量性、素质性短缺问题,新余公司通过组建数字化柔性团队、RPA工作室,与南昌大学开展数字化技术交流、合理使用外部力量和现有场地条件,开展无人机智能巡检取证实训,协同专业部门开展PMS3.0应用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快数字化技能人才储备。

该公司在培训基地建成数字化青年讲堂多功能教室,开设数字化能力培训班,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讲解RPA基本语法命令、基础网页内容及数据抓取,同时结合实际生产工作场景构建11个RPA综合案例。线上依托数字化能力开放平台和i国网学堂,不断提升学员技能水平。利用公司网站开辟“数字化应用专栏”,着力解决员工学习需求,形成7个板块一百余个优秀案例和精品课程,详细解读国网公司、省公司等数字化政策文件和优秀成果,推动公司全员了解数字化转型成果。截止到目前,已有42名人员通过RPA工程师初级认证,5人取得RPA中级认证书,输电、变电、配电专业无人机取证人数达49人。2名青年员工在新员工技能竞赛中获奖。

以“评”为动能,畅通人才培养快车道

“快速精准摸清线路的状态量是传统巡检方式永远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无人机等新型数字化工具助力才能完成此项跨时代的任务。”8月30日,国网新余供电公司举办第19期“喻州新语”青年论坛,该公司输电管理中心朱鹏飞的演讲赢得在场人员的阵阵掌声。

新余公司通过“喻州新语”青年论坛等形式,开展数字化专题研讨实训,主要围绕数字输电、配网数字化和基层报表“零填报”等课题分享数字化应用案例,积极向参加活动的青年员工宣传数字化转型成果,拓宽青年员工的培养通道,吸引更多青年员工主动参与数字化工作,积极承担更多数字化示范任务。公司20个示范任务中,青年员工承担比例超90%。

新余公司还启动核心能力认证,将数字化相关知识纳入考试范围,把优秀青年员工纳入考评员队伍,组织青年人才托举人选评比,加大青年员工日常表现及业绩考核比重,提升青年员工数字化水平。新余公司还将数字化工作、提升“技术明白人”专业水平作为专家评选的重要依据,工作成效纳入岗位聘任制管理人员考核内容,通过组织调配、挂职锻炼、人才帮扶等配置方式满足数字化人才队伍需求。

以“比”为导向,构建人才引领价值链

“我想报名参加人工智能和RPA打榜竞赛,给自己多学习一些业务知识,争取更多的成长积分。”2023年入职的新员工甘慧敏如是说。

新余公司紧抓新员工入职前五年黄金培养期,以入职自主培训为记录原点,从日常表现、专业成绩、工作业绩、荣誉奖励和素质提升等五个维度,对近三年入职的56名新员工进行量化积分并逐年累计,形成新员工成长积分榜,实时在公司内网首页公示,积分结果作为青年托举人才遴选、专家人才选拔、岗位晋升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要素,为新员工“选、用、育”提供实时数字化分析基础。

同时,新余公司还在2月份印发了《支持数字技术化人才及“两个融合”人力资源有关措施》,建立专项补贴机制,鼓励一线技能岗位员工“一专多能,精一会二”。培育“专家型”技术人才,通过专业考试、面试答辩等方式优选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一对一定制培养方案,打造“雁阵齐飞”的人才矩阵。培育“复合型”技能人才,常态化做好供电所“明白人”评价应用工作,将人才培养纳入供电所同业对标管理,确保每个供电所有2-3个懂业务、懂技术、懂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兴,企业兴。下一步,新余公司还将进一步利用“青马工程”、“青年素养提升工程”等平台提升青年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同时,进一步优化人才激励使用机制,将数字化考核纳入班组日常积分管理,给予在“营配融合”“数据融合”中表现优秀及供电所“技术明白人”岗级和月度绩效专项激励,促进员工数字素养整体提升,人才培育生态稳步建设,推进公司数字化转型不断取得新突破。(席美琴、吕华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