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四叶读书会|《娇惯的心灵》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真的很重视,从一出生到进入大学,竭尽所能,小心翼翼、用心用力。但与此同时却发现,能在考上精英大学的“军备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孩子,却对焦虑、抑郁毫无免疫力,找不到学习甚至活着的意义,成为脆弱的一代。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始终被焦虑笼罩,付出了全部心血,却换来脆弱的心灵、迷茫的巨婴、没有炼成的钢铁,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越保护越脆弱?是什么样的教育导致了孩子们的认知扭曲?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和律师格雷格·卢金涅夫观察这些年的美国教育,发现美国大学出现了一些让人看不懂的现象。

乔纳森·海特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格雷格·卢金诺夫曾是一位专攻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律师,在2001年担任美国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FIRE)主席后致力于学术自由于大学校园言论自由的研究与社会活动。两位作者长期关注美国高等教育及相关领域问题,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

比如说,2015年哥伦比亚大学的几个本科生在校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批评他们当时必修的一门通识课程,叫做《西方文学与哲学经典》。批评的理由是这些西方经典中,“充斥着以排斥和压迫为主题的历史和叙事”,有些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会引发极大的情绪波动和不安全感,甚至是心理创伤。学生们就要求学校应该建立“触发预警”机制,也就是教授在授课时,要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学生提出“前方危险”的警告,提示他们即将读到可能引起心理不适的材料。

这似乎有点像电影、电视剧开头的提示:“接下来会有血腥暴力等令人不适的画面,请谨慎观看。”问题是,电视剧可以这么提示,课本也能这么提示吗?

不要以为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学生的胡搅蛮缠,实际上在那之前,已经有学校明文规定,教授上课时必须顾及到学生的心理感受。比如欧柏林学院,美国最好的文理学院之一,在2014年规定,教授上课时要使用学生本人所倾向的性别代词。比如,有的学生不愿意被称为“he”或者“she”,那么教授就要使用性别中性的代词。否则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不安全甚至是受伤害。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了一件事,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自己,都认为学生们的心理非常脆弱,需要时时刻刻被保护起来。有意思的是,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后,美国青少年患抑郁和焦虑症的比例出现大幅激增,心里焦虑,已经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治疗的首要问题。

那为什么这一代学生的心理变得更脆弱了?这本《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中提到,恰恰是社会和学校把他们保护得太好了。家长和教育的过度保护,给学生们带来了三个错误认知:

  1. 他们会误以为凡是伤害你的,只会让你更脆弱;
  2. 他们也会误以为永远相信你的感觉;
  3. 他们还会误以为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

在校园中、家庭里,随处可见这三种观念。并且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 通过施加于年轻人身上的种种规则、惯习和规范而形成,虽用心良苦, 但错误的观念却传递给了他们。

美国大学生被过度保护和宠溺的问题,已经引起美国学者的重视。一些著作开始探讨脱离社会的“精致的绵羊”型名校学生,有的注意到“直升机父母” 过于无微不至的关怀,《娇惯的心灵》是其中的代表作。这本书以大学生群体为切入点,在讨论揭发文化、抗议文化、心理焦虑、认知扭曲、政见分化、社交媒体出现等种种社会问题时,从父母的教养方式、学校的培养方式、社会的发展趋势、科技的革命,甚至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成长期来进行田野调查,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提供了大量珍贵的一手线索。

过度的保护导致一代人的衰弱,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可能都与美好的愿景背道而驰——现在开始正视这一切,还来得及。

黄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高级系统式家庭治疗师,盖洛普全球认证优势教练。苏州重点中学特聘心理老师、家长沙龙讲师,苏州教育电视台《教子有方36计》栏目特邀家庭教育导师。

本期领读人:黄岚

共读时间:2023年11月1日

周三 上午09:30-11:30

共读地点:艾伯特的书店

茶点费:40元/人

『END』

艾伯特的书店,

四叶生活读书会,

等待爱书的你前来参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