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

□杨甜甜

血糖监测有必要吗

糖尿病自我监测是“五驾马车”中领路的“马”,通过科学的血糖监测可以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每一次的血糖监测都会为血糖控制方案的修正与改善提供依据。需每日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可依据血糖数值调整胰岛素剂量。在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可为安全运动提供指导。运动前血糖<5.6毫摩尔/升时,先吃点东西再运动,避免低血糖;运动前血糖>13.9毫摩尔/升时,应延后运动,避免应激性的血糖升高。在饮食方面,血糖监测可以作为食物份量的依据,帮助品尝不同种类的美食,让饮食及血糖数字达到稳定,不再是忽高忽低如跷跷板。

自我监测包括哪些指标

自我监测不仅仅是血糖值的监测,还包括多方面的监测,主要有:

病情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这三大指标,还包括血压、血脂等;用药监测:包括每餐服用降糖、降压、降脂药剂量;运动监测:包括运动强度、运功时间;饮食监测:餐的种类及用量;糖尿病并发症的监测:脑、眼、心、肾及神经系统等异常情况。

是否需要天天测血糖

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血糖控制稳定者不必每天测血糖。

在病情有变化时,1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测血糖2次~4次;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需测血糖1次~2次。如果发现血糖偏低,一定要加以注意,找医生调整药量。血糖水平除受身体状况和自身激素变化的影响外,还受情绪、饮食及药物等的影响。一天中血糖值都在不断变化当中。

血糖监测有哪些注意事项

采血笔要紧贴皮肤,在无名指指尖两侧皮肤较薄处采血;测血糖当日应正常用药,正常吃饭,不做剧烈运动;测餐后2小时血糖应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过期的血糖仪试纸会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冬天测血糖时,因为手指血液供应受影响,要进入室内暖和一会儿后再测;测血糖前心态要放松,过分担心会影响测定结果。

什么是低血糖症

糖尿病低血糖是指糖尿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血糖过低现象,可导致患者不适甚至出现生命危险。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比正常人更为严格。根据201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制定的《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血糖水平≤3.9毫摩尔/升时,就应引起警戒。临床显著低血糖标准为血糖水平<3.0毫摩尔/升。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为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神智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等。

应该如何判断和处理低血糖

判断低血糖需要掌握几个要点:具有引起低血糖的病因及诱因;有低血糖症状;如果有条件测血糖,血糖值在发作期间低于2.8毫摩尔/升。

低血糖对大脑有损害,时间久了容易有生命危险。处理方法如下:

如果只是轻度低血糖,患者神志清醒,可以吃15克~20克糖类食品,比如几粒糖果、几块饼干或喝半杯糖水。最好用葡萄糖改善低血糖,可以达到迅速纠正低血糖的效果,一般十几分钟后低血糖症状就会消失。

低血糖后意识不清者,不宜喂食,应立即送医院。对于口服降糖药所致的低血糖患者,经治疗苏醒后,仍有可能再次陷人昏迷,需要密切观察四五天。

服用药物时也需要注意,可以服用不易引起低血糖的药物,比如阿卡波糖片(卡博平)、伏格列波糖片(卡伏平)。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都是延缓淀粉类食物在肠道的吸收,抑制血糖波动,起到降低餐后高血糖减轻餐前低血糖发生风险的作用。

餐后高血糖有哪些危害

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的峰值代表一天中血糖的最高点,持续时间更长,人一天之中可能有2/3的时间是处于餐后状态。糖代谢正常者饭后1小时左右血糖浓度达到高峰,一般不超过7.8毫摩尔/升,并在2小时~3小时恢复到正常血糖值。2型糖尿病患者在餐后1.5小时~2小时出现餐后血糖峰值,表现为血糖高峰的延迟和过度漂移,血糖波动高于正常人。

对于餐后血糖,一定要引起重视,这是因为餐后血糖与大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餐后血糖异常会增加视网膜病变风险,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心肌血容量和心肌血流,增高癌症风险,还有可能引起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急性血糖波动有哪些危害

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血糖波动越剧烈,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越大。长期波动性的高血糖可以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

阿卡波糖具有独特的消峰去谷作用机制,降低餐后高血糖,防止餐前低血糖,减轻血糖波动,是糖尿病患者的安心之选。

(作者供职于南丹县人民医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