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刷屏的海底捞舞蹈,为什么叫“科目三”?

来源:壹读

作者:敏敏 谢冯辉

最近,不少人的社交平台都被海底捞的“科目三”刷屏了。

在部分海底捞门店,只要对服务员说“我要科目三”,就会有靓仔、靓女服务员为你来上一段魔性的舞蹈:摇花手、扭腰、摆胯,还有半崴不崴的脚,配合节奏鲜明的音乐,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精神状态。

一边吃火锅,一边还能观看免费的舞蹈表演,渐渐地,“海底捞科目三更有性价比”的梗在网上传开来,去海底捞点“科目三”的人也越来越多。

有的小哥颜值出众、舞技超群,结果“档期”爆满,一天下来感觉人都要跳疯了……

人称“福州王安宇”的小哥已经成为网友们的打卡对象 /抖音@看淡来.

而且“科目三”不止能单人舞,有的海底捞门店还开始集体跳“科目三”,动作之整齐,被网友赞为“内娱不可多见的齐舞”

有不少网友也开始模仿跳“科目三”,有的挺丝滑,有的只能说“手是手,脚是脚”。

所以,怎么才能练就如此丝滑的“科目三”?跳多了会崴脚吗?

此科目三非彼科目三

不少人听到“科目三”,第一反应就是驾驶证考试,但海底捞“科目三”却是指随着音乐扭动的舞蹈。

这一说法的具体源头已难考据,一个被很多人认同的解释是,这一叫法来源于广西:“每一个广西人都会经历一场考试,科目一的内容是唱山歌,科目二的内容是嗦米粉,科目三是一套丝滑的舞蹈动作。”

跳舞式“科目三”并非近期才出现,据新榜统计,早在去年4月“科目三”就火了一阵子,不过当时的“科目三”配乐是偏小清新的情歌《很想某人》,最近火的“科目三”配乐则是《一笑江湖》,韵律更有动感,欢快有激情。

但“科目三”人人都能跳,为什么是海底捞火了?

这不得不提博主“一顿要吃八碗饭”和“关你西红柿”,这两个人在海底捞门店穿着服务员的衣服表演的“科目三”,在抖音获赞超243.6万。此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海底捞科目三”相关话题先后登上微博、抖音、百度等多平台热搜,抖音累计播放量更是超10亿次。

各地海底捞门店开始“科目三”表演,有部分门店还出现了网红舞者,比如有“福州王安宇”之称的福州万象城门店某小哥,不少人特地去福州门店,就是为了点上一曲他的“科目三”。

有网友在去之前还会特意打电话问有没有“福州王安宇”的排班,但还是扑了个空,小哥表示“跳太累了,休息一下”。

图/小红书截图

许是因为海底捞的“科目三”太过热情、有感染力,不少消费者也加入了跳“科目三”的队伍。

有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和服务员一起跳:

图/抖音@唱姐视频截取

也有小朋友与海底捞小哥battle的,场面一度不输广场斗舞。

图/抖音@小陈Cyndi视频截取

在自己城市看不到现场版海底捞“科目三”的朋友不要急,可以看看邻近城市,目前像福州、郑州、无锡、北京、广州、大连等城市的部分海底捞门店都是有表演的。

海底捞方面还表示,他们不单单有网红的舞蹈,现在也有民族舞蹈、传统舞蹈,表演形式更多元更包容。“如果有好玩有趣的项目,欢迎网友们给我们提报。”

咱就是说,这哪是火锅店啊,整个一舞剧院。

“科目三”得这样跳

不过,别看“科目三”这么欢乐,不好练也是真的。

“科目三”舞蹈动作可以分解为脚步丝滑、手摇成花以及胯部扭动打配合三大部分。

其中,重点需要关注的就是,这丝滑的脚步到底是怎么动的:双腿膝盖微屈,一只脚踩地,一只脚脚尖着地、踮起脚后跟(或者不踮),再往外侧翻,到一定角度,再翻回来,换另一只脚。简单来说,就是脚翻过来翻过去,按步骤练习,熟练后逐渐加速,配合歌曲节奏就行。

但这动作要是跳得好,下一秒丝滑摇回去,跳不好,下一秒就可能崴脚了,因为这动作和扭伤高发动作之一的足内翻(脚背朝外,脚心朝内)很相似。

崴脚,学名踝关节扭伤,是在外力作用下,踝关节骤然向一侧活动,脚掌与小腿形成的角度超过了其正常活动度时,就会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撕裂伤。崴脚有足外翻和足内翻之分,但大部分是足内翻导致的。因为人的重心是两脚中间,本身的重量会使双足外翻,所以大部分肌肉就会尽量使足内翻,而这种肌肉强度的优势就容易造成内翻崴脚。

而好巧不巧,“科目三”的动作精髓就是半崴不崴的足内翻。

图/见水印,视频截取

其次,跳这个动作,需要关节快速内外翻,承受的张力也比较大,如果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力量和协调性不够,就很容易导致扭伤。

再看实际情况,跳崴脚的还不少。有网友分享,自己去海底捞想看服务员表演“科目三”,结果被告知会跳的服务员跳崴脚去医院了。也有网友说自己学习“科目三”,还没学会,就先把脚崴了。

图/小红书截图

那这样的“崴脚”假动作,怎么跳才能避免扭伤又丝滑?

此处勾画三个重点,想学的可记住了。

其一就是做“崴脚”动作时,应脚尖贴地、脚后跟踮起再外翻,而不是整个脚外侧贴地再外翻。因为同样是外翻,整只脚贴地时,踝关节承受的压力更大。通俗点就是,不踮脚外翻相当于将踝关节和脚部掰开,是一个折叠面,踝关节处直接承受下压力。相反,踮脚时,脚部与踝关节虽然都在外翻,但仍旧处于一个平面,脚部可以分担所受压力。

其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该舞蹈动作和真正的足内翻扭伤时的动作,相差不过是角度问题。所以,做动作时脚部外翻的幅度不能过大。具体来说,一来做太大可能直接扭伤;二来就算柔韧性好,真的翻过去了,也可能因幅度大,控制不住动作,无法回到原动作,从而导致扭伤。综合多位博主的教学视频可以发现,踮脚与地面形成的角度皆保持在90度以内,约为45度。

如果怕掌握不好力度,是可以不翻脚掌的,双腿闭拢,只扭胯和腿也行。

图/哔哩哔哩@汤姆的混乱空间视频截取

除了动作,要注意的第三点,尽量别穿高跟鞋、厚底鞋。

相比较于平底鞋,高跟鞋、厚底鞋更易崴脚是事实。

厚底鞋的鞋底往往偏硬,会对脚掌施加更大的压力,运动起来会更容易感到疲劳。同时,厚厚的鞋底往往会让鞋变得没那么稳定可控,同样的动作,穿厚底鞋会导致使用者脚踝发力和做动作时的形变程度增加。

早在2018年,发表在《骨科运动医学杂志》(《The Orthopaedic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一份报告显示:研究人员招募了15位女性跑者作为研究对象,让她们分别穿着标准中底厚度的普通跑鞋和强化缓震的厚底跑鞋进行跑步,最终通过分析她们跑步时的动作,发现大部分人在穿着厚底缓震跑鞋时都出现了脚落地更重(对比穿普通跑鞋),脚部形变程度更大的情况。

也就是说,穿厚底鞋会让脚踝在跑步时更向内侧翻,从而易导致崴脚。

另外,穿高跟鞋会使人体重心提高,同时高跟鞋整个鞋与地面的接触面也比较小,会导致穿的人容易重心不稳。

当然了,技术一流,穿高跟鞋、厚底鞋都如履平地,那穿什么鞋都可以。

穿不了高跟鞋人士表示,跳的每一下都让人心惊 图/小红书@韩莜熙视频截取

说完脚部动作,再来看扭胯

“科目三”中,脚往哪个方向外翻,胯部就要同时往哪个方向顶,同时保持上身稳定。

而要胯部扭得灵活丝滑,要做的第一件事还是拆分动作并练习,一个完整的扭胯也有三步:

站直,两腿打开,一只脚踩地,另一只脚脚尖点地,踮脚那一侧的胯会自然抬起;

转动,抬起胯部,向后移动,直到不能再转动为止,身体其他部位保持不变;

沉下,把转到后面一侧的胯部放下,稍屈另一侧腿,并膝盖内扣。

不过,就跳“科目三”来说,能够练到自如地把胯部顶出去收回来,就差不多了,不需要太会扭。但值得注意的是,扭胯时别乱动上半身,不然看起来可能会像蠕动的毛毛虫。

相比之下,手部动作就容易得多,且自由得多。比较常见的手部动作就有交叉甩手、刀削面手以及摇花手,没有太大的难点,多练习提高手速就行。

图/哔哩哔哩@吴新视频截取

总的来说,想要练成丝滑“科目三”,得下点功夫。

若只是图一乐,跟着音乐,怎么开心怎么扭就行啦。

参考资料:

[1]贾大成:《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急救指南》

[2]知乎:穿厚底鞋跑得更快,但也更容易受伤?

[3]bilibili 哔哩哔哩:《科目三》室外分解教学,5分钟速成大摇子!

[4]新榜:帅哥员工齐跳科目三,社会摇成了海底捞的新流量密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