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大理照壁上的家风家训】天工世泽 皇嗣延师 文苑英华

大理照壁上的

家风家训

宋——天工世泽 皇嗣延师 文苑英华

宋姓出自子姓,为商朝王族支属后裔。商朝传到帝乙时已走向衰败,帝乙长子子启,是商纣王帝辛的庶兄,最初封在微(在殷墟附近),故称微子启,原为太子,理当继帝位。但帝乙废太子,立纣王为嗣,纣王继位后,荒淫无道,微子启屡谏不从。周武王克商灭纣,建立周朝,见微子启很顺从周朝,于是封微子启于商丘,以奉汤王之祭,从而建立了宋国,微子启仁德贤明,深得人民的爱戴。宋国建国七百多年,到战国后期,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宋国遗民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为宋氏,他们尊微子启为宋姓的得姓始祖。

宋濂画像☝

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祖籍金华潜溪(浙江义乌),号称“神童”。曾受业于名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精通《五经》。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顺帝至正九年(1349年),因危素等举荐,顺帝召宋濂为翰林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至正十年(1350年),入仙华山为道士,实则入山著书。至正十六年(1356年)十月四日,入小龙门山著书。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朱元璋命升任知府的王显宗在郡中设学堂,召宋濂为婺州郡学五经师。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宋濂与刘基、章溢、叶琛被朱元璋召至应天府。七月,宋濂被任命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十月,奉命为朱元璋儿子朱标教授《五经》,后又参与修撰起居注。宋濂因为学识渊博,被太祖召为郡学五经师,后授皇太子经,宋氏后人以“皇嗣延师”为荣,并以此激励子孙后世。

宋濂画像☝

宋濂面对财物非常廉洁,曾经在门上写了大字:“宁愿忍受饥饿而死,不能贪利而活着。”后世君子都把这句话当成名言。相传权贵如果是宋濂鄙夷的类型,即使拿一麻袋黄金给宋濂,他也不接受。日本使臣奉旨向宋濂求文章,把一百两黄金送给他,宋濂推辞而不接受。朱元璋问他这件事,宋濂回答说:“天朝的侍臣却接受蛮夷小国的金钱,不是维护国体的做法。”

宋白(936—1012年),字太素,大名(河北邯郸)人,建隆二年进士,以兵部尚书致仕。三次主持科考,苏易简、胡宿、李宗谔等皆出其门。学问宏博,参与编修《太祖实录》,与李昉共同主编《文苑英华》1000卷,为宋四大书之一,书编成后,官至礼部尚书,卒赠左仆射,谥文宪。宋白十分健谈,特别热衷收集各种书画,广藏书画达数万卷,图画亦多古奇者,又编辑故事千余门,号《建章集》。唐先贤有遗落者,又多加缀辑,著有文集百卷,今已不存。因为他在编撰方志和收藏图书方面的贡献突出,后世以“文苑英华”来形容其才华并勉励后人向其学习。

宋应星画像☝

宋应星,中国明末科学家,著《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综合著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综合性科技著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全书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宋代后世以“天工世泽”作为家训。

“天工世泽”“皇嗣延师”“文苑英华”作为宋氏的家训而被题写在匾额或照壁上。

资料提供: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邢雅丽 字昕

责编:田野

终审:杨稀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