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精选回顾+今日预告 | 2023心理五日谈#人人都是心理师

从“你侬我侬”到“左手牵右手”-我们怎么了?

专家

月亮老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教师、德国卢森堡大学LUXX动机需求资深分析师)

周若愚(日本筑波大学心理学博士在读,网络作家)

月亮老师提出了“情感账户”的概念,即在每一段关系之间,不论亲子关系,亲密关系或是其他任何关系,都存在情感账户,每一次互动都是一个存钱和取钱的行为。存钱和取钱的行为比率大概要在5:1的状态才是一个比较健康的状况。

每个人心中都存在一个情感账户,情感账户是动态存在的,背后的需求也是动态的。我们会听到很多人抱怨老公/老婆婚前婚后会不一样,这些背后都是需求的变化。

比如女性会说婚前老公的状态是鞍前马后随叫随到,在这种情况下,女生会觉得自己被照顾了,安全感得到了满足。但是婚后可能会抱怨老公天天在家,没有上进心,这个时候的女性由于进入婚姻的角色,要为家庭负责,她的需求就由被陪伴被照顾变成期望老公可以承担起家的责任。

还有女性会抱怨男性婚后就完全变了一种态度,不在像婚前一样随叫随到,这可能是因为男性在有了家庭、孩子之后,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更多关注的是家庭责任,比如如何赚更多的钱给老婆孩子更好的生活。

还有的情况是一些女性在婚前是非常温柔的,但是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后就变得凶巴巴的。这是因为女性生育过程中会分泌大量的催产素,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一个全部投入的状态。

有心理学家提到男女两性对于好男人的标准是不一样,比如一个男人在婚后会为了赚钱暂时离开老婆去外地带领团队拼命赚钱,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也没有小三,他会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丈夫,但是妻子会觉得丈夫对家庭不负责任,错过了孩子的成长过程。所以面对这个男女不同的需求差异,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周若愚老师从男性角度分享了他对“你侬我侬”的看法,首先周老师提出了你侬我侬其实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一方面是情侣在刚刚认识的时候,这时双方其实是储备了很多话题的,就会看起来每天有说不完的话,但是当这些话题都被用完后,就不是你侬我侬的状态了。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心理学家发现恋爱尤其是暧昧期间为什么关系特别好,因为见面频率低,可能是一周之间一次,一个月见一次。不要神话“你侬我侬”,这本来就不是一种健康的亲密关系方式。

周老师也对为什么女性会觉得恋爱后男性就变了做出了解释,男性在追求女性时一般是一种尽全力去追求的状态,即使这个男人不是特别完美,但是这种尽全力的状态是吸引女性的,但是在长期的关系相处中,尽全力的状态是很难保持的。

周老师也提到,不被消磨的关系也是存在的,大概存在比率在5%左右,周老师举了他身边一个朋友的例子,丈夫在有了孩子后发现,妻子对他的专注就转移到了孩子身上,随之丈夫就充当好妻子育儿的好帮手,丈夫主动关注到了妻子的需求变化,也与妻子保持了一致。

周老师最后再次提到,你侬我侬是不正确的、全心托付是不正确的、完全展露也是不正确的,想要保持好亲密关系就要管理好亲密感、以及保持好边界感。

用现在的关系修复过往的创伤

专家

廖文婷(央视北京卫视栏目特邀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

王中会(心理学博士,中华女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首先,廖文婷老师通过对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以及与自我关系的分析,对关系中的创伤及其表现形式进行了阐述。

廖老师首先从《黑天鹅》中母女关系的故事开始,指出家长可能试图通过子女来弥补自己在父母关系中的缺失,期望从子女身上得到一种疗愈。然而,这种理想情况往往并不成立,父母需要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创伤不能通过子女来治愈。

在亲密关系方面,廖老师解释了过去有创伤的个体在遇到安全的伴侣时,会将有毒情绪发泄给对方,期望对方像净化器一样将这些情绪净化掉,实现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对于与自我的关系,她提到了自我觉察的重要性,认为个体一定要认识到哪些关系需要调整,如有需求,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来寻求帮助。

接着,王中会老师从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创伤出发,分享了创伤的作用以及修复创伤的过程。他指出苏明玉的疗愈方式是通过内心独立和情感隔离来摆脱原生家庭的痛苦,这个过程充满挣扎。

王老师也分享了摆脱创伤的方法,包括更深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调整。他认为创伤也是一种动力,创伤推动着我们疗愈创伤;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互动模式,意识到这些模式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伤害,以及这些伤害会在关系中形成什么样的互动模式。这种自我认知是摆脱创伤的关键。

随后,两位老师对观众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首先,王老师回应,即使没有学习过心理学的人也有可能进行自我觉察和疗愈。个体最痛苦的经历会在生命中反复浮现,形成一个稳固的模式,因此个体会对此有所意识。觉察之后要进行调整,这可能需要一些心理学知识。我们需要认识到怎样去减轻内心的痛苦,这是一个内在转化的过程,需要内心的能量。

对于原生家庭创伤给孩子带来的“躺平”问题,廖文婷老师将个体比作一个电池,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内在动力,在进行内部转化时,需要动力的支持。如果个体处于“低电量”状态,可能会缺乏做事情的动力。家长需要觉察到孩子需要“充电”,并认识到如何给予孩子能量的支持。在孩子达到“最低电量”、出现厌学反应时,我们需要给予孩子全心全意的支持,在共情和陪伴中,孩子的能量会逐渐提升。

对于如何识别创伤,以及如何用现有的关系修复过去的关系,王中会老师认为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不愉快可能与创伤有关。他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提出,每个人都可以重新选择,包括选择和父母的关系、重新选择过去的回忆,以及重新修复被伤害的痛点。

而廖老师提到,我们需要认知到什么是创伤,虽然存在创伤的可能很多,但一方面,我们要努力避免创伤;在另一方面,要相信个体在遇到伤害后会调动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创伤。

最后,两位老师也为我们表达了他们的鼓励,王中会老师期望我们能成功够将创伤转化为动力;廖文婷老师鼓励我们努力行动,强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无论疗愈的路有多漫长,只要我们一步步向前走,就是最好的。

当爱情跨越年龄界限,是问题还是机会?

专家:

陈祉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评估发展中心负责人)

迟毓凯(应用心理学博士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斋藤淳子(旅居北京多年的日本女性,常年为日本多家媒体写稿的自由撰稿人)

首先主持人指出,自古以来,我们社会都更加认同男大女小的观念,如果反过来的话,社会的接受度就会变低,针对这个问题,三位老师各自发表达了自己观点。

陈祉妍老师指出,根据目前的民政局数据来看,姐弟恋的出现比例在逐年变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对于婚姻的期待也不同。我们在当今社会讨论年龄差异的时候,要看到以下几个现象:

首先心理年龄是不一定会随着身体年龄的变化而变化。有的人可能身体年龄偏小,但是心理发展成熟,那其与同龄人的交往就会比较困难。

另外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类有更多的办法可以来减缓身体年龄的发展,这也让年龄差异变得不再是问题。

抛开的年龄的问题,反而是社会给关系带来的压力是更大,作为年龄差异大的配偶,一定要去充分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关系。

淳子老师也指出姐弟恋的现象在日本也是越来越普遍,淳子老师认为这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大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分工的逐渐淡化,男主外女主内这种分工的淡化也改变了传统婚恋观中男大女小的搭配。

迟老师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带我们了解了为什么传统婚恋观念中认为男大女小更好。

迟老师认为人类的存在有两个主要需求,一个是生存,一个是繁衍,传统上来讲,社会欠很发达的时候,人类为了把基因传递下去,男性必须要找一个有高生育价值的女性;女性在养育中的付出是远远大于男性的,所以女性为了传递基因必须要找一个有着更多社会资源的男性,而年长一些的男性更容易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

从这个角度来讲,一个拥有养育基因的女性和一个拥有资源的男性是一个更好的搭配,这就形成了传统中男大女小的择偶习惯。到了现代社会,男性还是和之前一样,更倾向于找年轻的女性,而女性逐渐走出家庭,参与更多的社会分工,择偶价值也就出现了变化。

老师们也针对到底多大的年龄差异会成为婚恋阻碍展开了讨论。

淳子老师作为一个旅居中国多年的女性,身边有很多跨国婚姻的朋友,在淳子老师看来,对比跨国的差异,年龄的差距并不是问题。而两个有差异的人反而对于关系更有精神准备,这样双方可能会一起更加努力地去跨越障碍。

陈老师认为年龄的差异在热恋阶段的时候是很容易跨域的,而日复一日地去克服这些差异带来的困难是艰难的,所以能否真正理解对方,接纳对方,关爱对方才是关系中真正重要的。

家庭中的三角关系与家庭动力

专家

廖文婷(央视北京卫视栏目特邀儿童青少年心理专家)

刘志宏(注册督导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心理治疗总督导)

余祥云(博士、助理教授、咨商心理学督导)

首先,三位老师对三角关系的概念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余老师从Bowen对猩猩的研究开始讲起,强调了人的存在就会引发动力和情绪的流动,指出一对夫妻刚结婚时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但在生下孩子后,会形成新的三角关系。

廖老师根据自己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现状分享了家庭动力的体验,而刘志宏老师对三角关系进行了定义,指出当两人关系出现张力时,会拉入第三个人来缓解这种紧张,但也强调了这种模式未必对每个家庭成员都带来正面影响。

构建良好的三角关系对每个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都有积极的帮助。三角关系不仅仅局限于家庭的三个成员,还可以包括其他人或物品。

结婚组成家庭时,新的成员的加入可能破坏现有的平衡状态,重新排列家庭成员的位序。良好的三角关系可以减轻压力感,但当其失去弹性时,可能会带来负面作用。

三位老师提到,在三角关系中存在着许多动态变化和推动的因素,家庭会不断地重建这个三角关系,会产生很多扭曲。

廖老师结合‘生病却不愿好的孩子’的案例,强调了有时候孩子的表现是为了维持家庭中好的三角关系,家长一定要觉察到这点。

刘老师提到探索个体过去成长的历程,发现其过往与当前关系的有用连接,对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至关重要。在三角关系中,没有贡献的关系可能是有耗损性的,权力较弱的人更容易被卷入其中,这类个体往往采取情绪截断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情绪截断并不代表离开了三角关系,而是加深了个体在其中停留的程度。

余老师提到,三角关系中只要有一个角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三角关系的失灵,这对家庭中的成员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会产生非常大的焦虑。这时候就需要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的帮助了,让三角关系中的每一方都加入进来,探讨我们怎么在关系中进行沟通。

最后,三位老师都对如何维持家庭中的积极三角关系给出了建议。

廖老师提到,我们在三角关系中可以采用中立的态度对其他的两方进行觉察,同时也要觉察到三角关系中本身的模式;在觉察之后,可以对其他两个个体进行单独的安抚,让冲突降温。

刘老师提到,在操作中,最直接的形式就是家庭治疗、以及在和青少年工作后和家长进行工作,我们要对家长进行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在三角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家庭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核心的关系即夫妻关系一定要稳定,无论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夫妻双方一定要稳住,为孩子呈现正向的、示范的核心关系。技术有时候不重要,有温度的内容呈现,个体就会解决自己的问题。

余老师结合了自己家庭中的例子,指出,家庭中的每一方都有同理心之后,家庭的责任会分散到每一个人身上,而不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样不良的三角关系就容易破除。在三角关系中,鼓励每个个体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关系的功能性会增强。

今天直播继续,做父母的你们一定不要错过,赶快来做攻略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