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Day5精选回顾 | 2023心理五日谈#人人都是心理师

如何在爱情中找到真实的自我?

专家:

李朝旭(心理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斯滕伯格主要著作译者)

首先,李老师结合了劳荣枝的案例,关注到在爱情中可能失去明辨是非能力的问题。他指出,受封建观念毒害,人们可能在爱情中失去千百年来“善”的人性,被过时的观念束缚。

在这个剧烈转型的时代,有的人会迷失正确的价值观,甚至被“畸形”的爱冲昏了头脑。李老师强调了培育另一半的重要性,我们要以伴随伴侣成长的思路找对象,而不是空想着找到理想的对象,甚至对对象有过于不切实际的期待。

李朝旭老师关注到了爱情中可能失去主体性的问题,强调在爱情中的主体应该是我和对方,不应该让其他人过多参与,如母亲和闺蜜。他提到了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不应该让外部因素过多卷入。他对流行的恋爱文化提出质疑,认为它缺乏使年轻人心理成长的意义。他呼吁在恋爱中要有自己的判断,不受网络文化的影响,避免让其他因素卷入自己的恋爱关系。

李朝旭老师关注到了在爱情中需要个人主体性和自由给予。他引用了罗洛·梅对爱的定义,强调了爱的能力以自我意识和自由为先决条件。他认为爱情不是盈亏、输赢的问题,而是一种彼此陪伴成长的恩情。他反对总是抱怨恋爱中的对方不够爱自己的观念,认为在爱情中最关键的是自己是否真心爱对方,要在恋爱中保持自信,这样才能保持自我。

他强调了爱情不是博弈论,不存在输赢对赌,不应该算计。他认为健康的爱情是好合好散,而沟通不畅通可能是因为陷入了博弈论。他提醒在爱情中要保持自尊,不要以牺牲自己尊严的方式表达爱。特别是对女性,李老师呼吁女性要保护自己,不要轻易陷入博弈论。

最后,李老师指出在爱情中不解决自身问题,频繁换情侣也未必能找到真爱。他提到简单有时候也是一种丰富,而不真实、不善良的人终将会面临情劫。他强调依赖不是爱,各种各样的依赖只是伪装成了爱。他认为在爱情中除了要保持纯真,我们还要有勇气与担当。

除了枸杞、红枣、保温杯,

也可以尝试一套心理大保健?

专家:

郭勇(原海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

郭勇老师首先让大家思考了一个问题,“人这一辈子,你准备一条腿走路,还是两条腿走路?”,这说的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枸杞、红枣、保温杯致力于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那另一条腿就是维护我们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

郭勇老师认为进行心理大保健的前提是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知道的部分,了解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关于如何认识自己,是一篇不得不完成的作文,郭勇老师对关于写这个作文提出了以下几个部分:

(1)我知道我知道

(2)我知道我不知道

(3)我不知道我知道

(4)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希望大家都能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书写自己的作文,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一生的事情,当然人也可以选择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但是如果了解了自己一定是更好的。

那么要如何做心理健康的建设,就是要主动提升自己的心理能力,郭老师提出了以下几点:

第一个是要着力于提升认知能力,心理学上讲认知引领行为,认知产生情绪。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与世界相处。

第二个是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有三五知己,两三好友。人要做一台录音机,只需要录下来要录的内容就好,内容是什么我们不做评价,只要接纳就好。

第三个是做自己的主人,要学会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气球原本没有气,是我们吹起来的。

第四个是构筑强大格局,不被外界困扰,学会接纳现实。

如何理解格局呢?

我们可以想象往炼钢炉里泼一盆凉水,炼钢里的温度不会降低一度,全然不受这一盆凉水的负能量的影响,这就告诉我们,自己的格局做大还会在乎这些小事吗?

当我们正能量多的时候就不会被负能量所影响。

第五点是构建良好的人格特征,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实际上本性是可以改变的,当我们有良好的人格特征时一定会终身受益。

最后,郭老师提到,人要要像无穷尽的大海一样,包容接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他为我用。

自我认知与觉察-心理学对“人生三问”的探索与回应

专家:

林烝增(中国台湾空中大学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中国台湾咨商心理学会理事)

杨吉膺(心理学博士、美国注册临床心理学家)

张红川(认知神经科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心理研究所所长)

三位老师首先交流了人生三问的重要性,这些问题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自我探寻的重要途径,对问题答案的寻求使得我们可以验证个体的自我成长、自我意义和自我实现情况。

这一探索的过程也促使了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使得我们能更好地与他人互动。

张红川老师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思考这些问题,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生活缺乏幸福和满足感。即便我们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也难以填补内心的空洞,这种空洞即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当我们产生这些疑问、在彷徨和焦虑中寻找答案时,正是生命寻找新意义的契机。

张老师基于神经科学和工作经验,从生理学的角度讲解了人是如何认知自我的。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在人认知自我时,内侧前额叶被激活,在人认知他人时,背侧前额叶激活,而在青少年时期,孩子认知自我的时候更多地是背内侧前额叶的部位激活。

这也就意味着在青少年时期,个体更渴望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而不是自己眼中的自己,这构成了个体未来发展的目标。因此,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并不是孤独的旅程,而是在与他人互动中完成的。

在探索自己的价值感的做法方面,杨老师建议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体验来发现自己的价值,而不必一开始就要对自己完成完全的探索。

林老师则提到生死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给学生留作业、让他们写遗嘱,从而探寻生命的意义,规划符合自己期望的生命安排。

三位老师分享了各自开设课程的经验,强调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我们看到真正的自己,探索内心深处的存在,而不是过于依赖外部救赎。

当涉及到不愉快的体验时,可能会有人不愿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因为这一过程一定会充满不适。

本次讨论最终提到了在咨询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我们如何促使个体走下去?

林老师和杨老师都谈到了在咨询过程中,来访者很有可能观察咨询师是否愿意聆听他们痛苦的经历,甚至涉及死亡话题。咨询师如果表现出愿意倾听,来访者就更可能愿意倾诉。

我们需要拥有勇气,相信在内心的黑暗中也存在着珍贵的礼物。林老师提到,在咨询的初期,来访者可能会变得更加混乱,因为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面临一些不愉快的经验。

对待来访者的问题,就像打开潘多拉的盒子一样,内心可能会显露出很多阴影,揭示出我们的不足和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然而,心理学的真正价值在于让人看到真正的自己,让个体看到他们以自己期望的方式发展和实现潜能的可能性。

人的黑暗和光亮是相辅相成的,在我们向内看、观自己的时候的不愉快的体验可以成为发现自我内在力量的契机。

放下“个人素质”就会更快乐吗?

专家:

郭勇(原海军总医院医学心理科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

李朝旭(心理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斯滕伯格主要著作译者)

周若愚(日本筑波大学心理学博士在读,网络作家)

最近很火的一句话: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与其委屈自己,不如为难别人。三位老师就此展开了火热的讨论。

周若愚老师表示,对于遇到事情直接发疯的做法是并不赞同,因为发疯带来的东西短期来看是正面的,但是长期来看可能是负面的。

比如我们都知道读博士期间精神压力非常大,某个博士生通过“发疯”的方式来表达对学业压力的不满,来逃避组会,导师为了安抚同学的情绪,就会放低对该博士生的学业标准,长期这样下来,博士生肯面临的就是难以毕业,虽然他短暂的缓解了学业压力,但是从长期来看确实影响到了自己的毕业。

当然还有一个情况,比如面对一个想控制自己的男朋友,女生选择直接“发疯”,男生就会意识到控制女朋友的生活是不正确,两个人就可以发展出更加健康的关系。

所以使用发疯这个策略的时候要分清场合,比如,面对老师、领导的时候,就不要使用该策略,很容易会被对方打入“冷宫”。面对一些对人生没有什么增益的情况时,这个策略可能是有效的。但是最终还要学会拒绝,学会控制情绪。

郭老师从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层面来分析了放下个人素质的问题。郭老师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当我们拿个一个装了很重的东西的塑料袋回家时,越走越勒手,那如果这个时候扔了塑料袋的话,这是一个很消极的处理方式;

如果我们想办法,想一些东西来垫一垫的时候就会感觉没有那么勒手,最终可以把东西拿回家,这叫积极应对;

还有一种方式是消极抱怨(也叫发疯),抱怨塑料袋勒手,抱怨国家(没有在近的地方建超市)、抱怨家庭(老公都不来帮忙)、抱怨孩子(孩子不知道体谅)、抱怨生活,在这种抱怨的情况下,勒手的感觉反而还会被放大。所以遇事就摆烂遇事就发疯,其实并不是一件积极的事情,并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

李朝旭认为“发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一个农村妇女,村长要求他给村里交钱,那这个时候她选择放下个人素质,和村长大干一架来反对交钱,可能就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还有当个人处于一个受委屈的状态,那就得该发泄就发泄,甚至大闹一场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好病人不长寿,人有的时候是不能太压抑自己的。

李老师也对年轻人发疯的现象做出了解释,00后由于生长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其实心理健康程度心理稳定度是很高的,人格没有太多阴影,但是00后也是生命意义被剥夺的一代,很多都生活在父母的压制之下,所以00后更注重精神上的解放,该发疯就发疯,不要委屈自己。

精彩的心理五日谈直播结束啦,也欢迎大家入群继续交流哦~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