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海洋每年吞没超级多泥沙,为啥海平面没有因此上升呢?泥沙去哪了

“百川归海”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在隐喻万众归一的事情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客观的描述了地球上河流最终入海的水循环过程,这一点是大部分人常识的一部分。

每年全球从河流入海的水量大概有数万立方千米,其重量需要用万亿为单位来计算。这些淡水会在进入海洋后,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层再变成雨水降在陆地上。

水循环的过程大部分人都很清楚,但却有人提出过一个不解:“虽然水能够进行海洋和陆地间的循环,那么每年同水一起从河流入海的泥沙,又去到哪里了呢?”

入海的泥沙都去哪了

和每年入海的水量相比,泥沙的比重要少得多。世界排名前列的河流中,以最为清澈的莱茵河为例,每年排入海洋的泥沙也达到了数百万吨。

而相对浑浊的黄河等河流,入海后裹挟的泥沙可能会达到十多亿吨。这个数量可能从黄河的入海口处,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在清澈的海水中混入了明显的黄色浑浊水流。

按照这个比率取平均值,那么每年世界上河流入海倾泻的泥沙,就可能达到至少数十亿吨的量。如果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一个数量,那么至少在海底造一座大型城市绰绰有余。

这么多的泥沙沉积之下,海平面恐怕也会不断上涨,可能海底深度也会因为泥沙而变小,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可能如今的地球就是另一番模样了。

不过事实证明理论并不等同于实际,大海在多年的泥沙注入下,依然清澈深邃,众多的海洋生物也没有受到泥沙的影响,似乎看起来这些巨量的泥沙就这么消失掉了。

其实流入海洋的泥沙并没有消失,而是通过堆积在海底日积月累形成了一处处层次分明的岩层。当然还有一部分因为地壳运动和火山爆发被焚化,形成了造型独特的火山岩。

尽管由于生活环境的原因,我们无法确切的看到深海下面的地质构造。但其实如今在陆地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古生物遗迹,了解到沧海桑田的秘密。

我国境内的许多地方,至今留存着海底的奇特地质构造。位于西南地区的重庆市,有一片名为万盛石林的地方,初到此地的人都会为它形态各异的岩石造型而惊艳。

经过研究发现,这个地方在数亿年前就是一片海洋。而如今这些造型各异的石林,则是位于海底的部分。由此可见只有长期积累下的泥沙,受到环境的改造才会形成如此奇观。

而在目前所知的大陆架模型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看出泥沙的走向改变了海岸地区到海洋深处的地形。和缓的坡度恰恰与泥沙堆积暗合,距离大陆越远地势就越低也符合物理学。

虽然仅靠着每年的泥沙入海,无法达到填平海洋的效果,但其实人类自从诞生以来,历史中对于“填海”的设想就从未停止过。

精卫填海的传说

中国人恐怕从小都听过一个神话传说,即精卫填海的故事。故事中的精卫死后变成了一只神鸟,不停从陆地上衔来树枝,石子投入海中,只为了有一天能够把大海填平。

传说毕竟是传说,长大以后恐怕没有人会相信仅凭借一只鸟的努力,就能够填平无边无际的海洋。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或许神仙和前人没能做到的事情,如今已经不再是梦。

1630年英国传教士来到美洲的一个小岛,这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更为重要的是它虽然三面临海,但和陆地之间保存着一条极其窄小的通路相连。

这样的地形十分适合停放船舶,于是很快在海外移民的建设下,这里成为了北美地区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尽管它的面积仅仅不到4平方公里,名字也是土里土气的肖穆特。

地方不够用那么就想办法扩张底盘,肖穆特的方法并没有放在兼并岸上的其他土地,而是向海里要地即填海造城。截止到1820年的十三年间这座城市的面积达到了12平方公里。

这个地方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美国波士顿,可能城市的居民很难想象,如今脚下的土地中大部分都是填海而来,波士顿可以看做是人类改变自然环境换区生存空间的一个典型。

无独有偶,生存在海洋之中的岛国多数会生出填海造地的想法。或许因为看惯了海洋的浩瀚,更迷恋陆地的稳定,或许是人口大规模增加造成的居住空间不足。

无论因为哪个原因,岛国日本也走上了填海造城之路。二战后日本的经济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出于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需求,日本先后靠着填海建成了神户人工岛和大阪机场。

而为了彰显自身超过平均水平的环保理念,日本在填海的用料据说都是采用的循环垃圾材料。这个举动无疑一下子解决了困扰日本的两大麻烦,这个新闻也在当时引起了关注。

如今几乎每一个拥有海洋国土的国家,都或多或少的进行过填海或者围海工程。其中填海是向海洋要陆地,一遍建造更多的建筑还不用承担越来越高的地皮购买成本;

“围海”顾名思义,则是把大海用相应的材料围起来,变成一个个独立的养殖或者捕捞区域,已发展海洋养殖行业或者近海捕捞产业,这个做法在一段时间内吸引了不少从业者。

无论是填海还是围海,在古人看起来酷似神迹的作法,如今已经不再新鲜。人们对于自己生存环境的改变,也变得越来越变本加厉,为了利益和更好的生活似乎其他的并不重要。

不过看似短时间无害的填海和围海,却让数十年后的人们品尝到了环境改变后的苦果,包括缺乏治理的泥沙入海也给居住在河流水域内的人们,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麻烦。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对于黄河的治理自古就有,在宋代时由于国都的位置使然,每次黄河改道都会影响到大量百姓的生存,甚至威胁到整个王朝的安危。

自那时起国家每年都会组织大量治河徭役,不厌其烦的深挖航道,拓宽河床以避免洪水来袭时的决堤。不过如今的我们会知道,如果不解决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是不行的。

不从根本解决问题,也就意味着黄河中的泥沙会越来越多,治理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正因如此我国才花大力气增加两岸植被,减少黄河之中裹挟的泥沙总量。

经过对黄河中下游的生态环境治理,包括整个流域的河道走向布局,如今的黄河再也没出现过如历史中记载的那样的恐怖决口,许多人也惊喜的发现现在的黄河变得清澈了。

其实同样的现状也出现在填海之后,尽管人们在海上通过填充制造出一片片“陆地”,并在上面修建了一处处的繁华盛景,但对于自然的改造终有一天会影响到人类自身。

首先在海上建设人造景观,必然会影响到海洋固有生态环境,从而造成之前罕见的海洋生态危机频繁的出现。如危害严重的红色藻类形成的“赤潮”,就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其次填海还会影响到潮汐和波浪的轨迹。人造景观无形中阻碍了港口的空间,海浪受到压制必将导致水流增速,对于停靠和出海的船只来说危险性会更大;

许多在海边建立人造岛屿的城市,会因为建筑物阻挡了沿岸流的流动方向,导致其上游出现少量的泥沙沉积,而另一侧则会有大量的泥沙被卷走,这个过程被称之为凸堤效应。

因为这种特性意味着人工填海造地,可以算是自然海滩的终结者。随着海滩不断的被蚕食,其造成的自然环境改变和水土流失问题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一方面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在海中不断建立新的陆地;另一方面恰恰是因为这些人工造物,才促使原本的海岸线不断被海水蚕食,反而减少了陆地面积。

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作法,恰恰是如今大部分国家乐此不疲的工程本质,只是不知道用原来的土地换取海洋中人造岛屿的行为,究竟是赔了还是赚了。

好在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我国就先后在渤海海域和海南岛附近进行了“投礁种草”以及“拆岛还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