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8908,泉州市心理援助热线短号码。只有6位数,这是福建省最短的心理热线号码;约30分钟,这是每通心理求助电话的平均接听时长,这或是泉州平均接听时间最长的热线。
2023年5月5日,968908短号码平台正式开通,作为全省首个心理援助热线短号码平台,为市民提供24小时在线“心服务”。
温暖的声音、共情的理解、耐心的疏导,成为驱散来电者心理阴霾的那缕阳光。在这个春寒料峭时节,我们来到电话的另一端,一起探访这条暖心热线。
接听每通热线 平均约半小时
“您好,968908心理咨询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服务大厅格子间内,接线声此起彼伏。心理咨询师们头戴耳机,用温和的声音接听市民来电。
祝思蕊是市心理咨询中心的一名心理咨询师,此时她正通过热线,耐心劝导一名因春节无法回家而情绪激动的女子。
“您认为今年没法回家,很失望,是吗?”“心理一下子没法接受,感觉很生气、委屈,是吧?”经祝医生耐心倾听、共情与疏导干预,女子在30多分钟后情绪舒缓,感觉好多了,反复向热线员表达感谢。
心理咨询师们通过泉州市心理援助热线968908短号码平台,与来电求助者沟通。(刘华杨 供图)
“我现在每天要接听十几通求助电话,大部分来电者因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求助,比如,因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工作、亲友困扰而焦虑。还有的是因为亲子教育问题,孩子寒假学习效果不如意,家长因此产生焦虑。”心理咨询师黄鸿滨说。每天都有很多市民打电话倾诉自己的问题,希望得到帮助。
对此,黄鸿滨、黄炜弘、黄晓瑜、郑娜玲、杨翊诗、刘晓琳等人通过耐心倾听与引导,共情理解支持和心理疏导干预、指导沟通交流等方法,为求助者提供帮助。他们与求助者探讨进行自我调适的途径。
泉州市心理热线中心负责人刘华杨说,无论是倾诉、宣泄,还是求助、咨询,心理咨询师24小时轮班接听,为社会公众提供全年无休公益免费心理服务,33名心理咨询人员值守。“心理援助和其他工作不一样,一个心理困扰热线进来,从讲述到理解、共情、分析疏导平均需要约半小时。”
33名“心理战士”携手警方捍卫生命
据了解,泉州市心理援助热线968908短号码平台由泉州市精神卫生中心(泉州市第三医院)负责运营并提供专业服务。该平台由9个专科医院抽调力量组建心理危机处置响应队伍。
为了填补热线现场危机干预和应急处置的空白,该平台与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开展深入合作,将心理援助服务关口前置到问题风险发生的第一线,110接到报案或求助后,如发现是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第一时间将电话转接到心理援助热线,开展心理疏导干预。
这支由33名工作人员组成的“急先锋”,通过一套紧急联络机制高效联动。每当热线遇到高危来电,热线员会启动应急预案,联合公安等部门现场处置,协作守护生命防线。
为城市穿上“心理防护服”
据了解,泉州市心理援助热线968908短号码平台整合了市卫健系统原有的26条心理援助热线,进一步提高全市心理援助热线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市民提供高效、优质、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
968908短号码平台启动后,通过扩线增容、呼叫转移等技术,由经专业培训的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24小时轮班接听,为处于心理不适和危机的人群提供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
来电者有因学业、失业、经济困难、生活窘迫、人际关系、性问题、婚姻家庭、遭遇突发事件等现实问题求助的,也有进行精神或心理疾病咨询的。来电有来自泉州本地的,也有很多来自外地,如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新疆等地,甚至有来自印尼、菲律宾等国的电话。
该平台开通后,泉州市第三医院聘请梁红、安静、刘铁榜等3位教授为技术顾问,并不定期邀请国内危机干预中心专家团队来泉开展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把援助热线办成人民群众的“暖心线”、“直通线”、“救命线”。
多维度布局、多举措创新,我市正全力构建社会应急心理救助和危机干预网络,为城市穿上“心理防护服”,筑起公共精神卫生的防护屏障。
记者 / 张沼婢 黄雯靓
来源 / 泉州通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