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颗西瓜100元,还打破了国外垄断!老汉把瓜卖出天价,靠的就是这些!

-广告-

一个西瓜可以卖到100元

价格是普通西瓜价格的几十倍

还供不应求,越卖越红火

这个叫“郭牌”的西瓜为何敢这么卖?

如今西瓜已经不再是夏天的“专属”,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甘甜爽口的西瓜。在山东众多优质西瓜品种中,真正做到“火出圈”的还得数郭牌西瓜。

郭牌西瓜是由“大棚西瓜之父”、“西瓜大王”郭洪泽创立的西瓜品牌,其首个西瓜基地“郭牌西瓜培育场”成立于1980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大规模精品西瓜培育基地,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精品西甜瓜培育综合体,占地面积11500余亩。“郭”字牌商品注册于1993年,是国内最早的水果品牌之一。

郭洪泽。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01

郭洪泽的西瓜为啥这么牛?种得好!

种瓜不难,但种好瓜需要时间。一年两年出凡品;八年十年出良品;十到二十年出精品,一生去做是“郭牌”。这是郭牌西瓜的一句标语,也是它长久以来坚持种好瓜的初心。

图片来源:海报新闻

高品质的背后是严苛的种植过程。

生于1951年的郭洪泽,1984年开始在固堤牟家温庄种西瓜。一开始,只有2亩来地,但老郭却种了四五个品种。为啥?他要试验、比较,看看哪个品种好。

郭洪泽种瓜有一套。在对全球二十余个西瓜品种进行对比后,郭洪泽选择了日本早春系列的良种,并花了近十年不断地对这个品牌作本土化改良,得到了郭牌西瓜目前的品种。郭牌西瓜的每一粒种子发芽后都要经过温差、光照、耐寒、耐旱的四重极端环境考验,最终存活下来三分之一左右可用于继续培育。

图片来源海报新闻

现在最受欢迎的“早春蜜第三代”就是经过“百里挑一”选出来的,瓜型好看,皮薄,瓜中心糖度13度以上。

“早春蜜”第三代——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小型西瓜品种的垄断!

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培育出小型西瓜品种“早春蜜”第三代,具有早熟、果型好、甜度高、耐低温、抗病性强等优点,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打破了国外对我国小型西瓜品种的垄断。

经过一代代培育优化的郭牌西瓜,瓜瓤细腻、汁多爽口、味甜且鲜、风味浓郁。

图片来源海报新闻

郭洪泽还摸索出了“三膜一苫”技术,这让他的西瓜品质和产量在当地独领风骚。

采用“三膜一苫”的覆盖保温方式,即大棚里套小拱棚,小拱棚里覆地膜,小拱棚外面覆盖草苫。这种保温方式可增强大棚的保温效果,使棚温1月份(最低环境温度为一15℃左右)最高可达30℃左右。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西瓜的甜,除了种苗的精选,还源自种植的“讲究”。

郭牌西瓜不惜成本,一心只为种好瓜。为了避免地表水对土壤的污染,郭牌西瓜各大基地均打有深水井,种植全过程都用深井水进行灌溉。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多采用以香油渣子、麻糁为主要原料与特殊农家肥配制而成的有机肥料,为保证有机肥的纯正,所有肥料都独家配制。

郭牌西瓜每株都有档案,每瓜都有编号,详细的记录了每个瓜的生长过程。“我们保证一蔓一瓜,只售头茬瓜,从不使用激素类物质,保证西瓜最原始的口感。”潍坊郭牌西甜瓜研究院院长珊说,弃产量求质量才能打造出精品西瓜

每个西瓜在授粉期都会挂个吊牌,一斤左右的时候把吊牌上的数字刻到西瓜上。比如个西瓜写着“5、12、19”,就是五号技术员、12号棚、(6月)19 日授粉,这也决定了必须哪一天摘瓜,多一天少一天都不行。

郭牌西瓜还改变传统的地爬式种植,升级为吊种。新的种植方式好处很多:提高了种植密度,土地利用率翻倍;种瓜更轻松,节省了人工;360度采光,西瓜品质和产量提高,收获季节提前;湿度小,用药少了很多。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如今,郭牌西瓜不仅在潍坊地区种植,而是追着太阳种西瓜,截至2023年11月,已经在海南、新疆等11个地方建有郭牌西瓜种植基地。

02

郭洪泽的西瓜为啥卖得俏?品牌好

郭洪泽不仅是西瓜种植的一把好手,在市场营销方面也敢为人先,早在1993年就注册了“郭”字牌商标,较早走上了农产品品牌化发展之路。郭洪泽十分珍惜“郭”字品牌,因为郭牌西瓜主要靠口碑相传,一步步打开了一个个市场。

为了守住品质生命线,基地所有销售的郭牌西瓜,必须是大棚里的头茬瓜,再从外形、甜度上严格把关,大概只有2/3的头茬瓜质量算得上是上品,才可贴上“郭”牌标签。一般大棚西瓜亩产上万斤稀松平常,而郭洪泽的西瓜基地里,一亩地能贴上“郭”牌的西瓜也就只有2000来斤。

图片来源海报新闻

在2020年,郭牌斥资4000万元从日本引进国内首条“西甜瓜无损智能化检测分拣流水线”,实现了西瓜标准化、精准化分级分拣的革命性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因为品质过关,2014年郭牌西瓜获得出口许可证,并把郭牌西瓜出口到中国香港、韩国等地,成为潍坊第一个能够出口海外的西瓜品牌

目前,郭牌西瓜在山东、辽宁、内蒙古、新疆、云南、海南六省区建有11个规模化标准化精品西瓜基地,总面积达18000亩,实现了全年365天供应西瓜。2022年销售种子5600万粒,育苗4400万株,生产西瓜2.3万吨,销售突破2.9亿元。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品质消费、品牌消费渐成气候。“郭”牌西瓜坚持高端路线,以过硬的产品质量打市场、赢口碑、树品牌,很好地满足了需求升级。

“贵不要紧,只要东西好,就一定会有人要。我相信吃过我们西瓜的人一定会忘不了、还想吃。这就是我们发展的空间和存在的价值。”郭牌农业负责人由守昌说。

图片来源:大众日报

一般西瓜2元一斤还卖不动,“郭”牌西瓜几十元一斤抢着买。

其实,需求就在那里,只不过从吃得饱到吃得好,需求在升级,对于农民来说,挣钱关键是要能“按需供货”,供得上好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有我优,都是成功之道。践行这些成功之道,需要科技攻关研发好品种,需要整天泡在田间持续改进,需要精益求精的管理,需要永不止步的创新。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信息来自大众日报、海报新闻、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广告-

点亮【在看】

为辛苦的农业人点赞

点在看

点点赞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