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去阿勒泰旅游的人膀胱快炸了? 当地文体旅游局回应

本文综合央广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新民周刊等媒体

近期,随着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热播,新疆阿勒泰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诗和远方”。相关话题也频频冲上热搜榜。数据显示,仅5月13日至19日一周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105.02万人次,同比增长70.07%。有消息称当地旅游收入十天超四亿元。随着出圈爆火和旅游人数的增加,相关旅游配套服务也引发热议,有网友发文称“风景好是好,但厕所一言难尽”。 5月26日,“去阿勒泰旅游的人膀胱快炸了”的话题登上热榜。

“阿勒泰厕所”引热议,网友操碎了心

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关于阿勒泰厕所的帖子屡见不鲜。游客们纷纷反映,在偏远地区难以找到合适的厕所,有时不得不采用临时措施。

中国人常说,“出门在外不能委屈了肚子”。如今,在“进”的角度上,或许又多了一层“出”的视角。而相关话题引发热议,不仅仅是一句戏谑的调侃,更是对旅游基础设施,特别是厕所设施的一次深刻反思。

有吐槽:景色美到让人心碎,厕所也让人心碎

许多年轻人在旅游过程中毫无准备地与一些原始厕所相遇,上一秒还在赞赏美景,下一秒被震撼到口鼻紧闭、仓皇逃离。

也有网友另有看法:就是太矫情!

这不就是有些人沉醉的原生态魅力?又想要知识雪豹原生态粗旷感,又想要现代生活卫生又便捷,你咋不上天呢?当年上山下乡在内地都哭爹喊娘,现在脑补浪漫阿勒泰?叶公好龙罢了。

看到这个话题笑死,新疆其实好很多了,我每次去川西或者西藏这些地方,都会专门找小树林解决,能不上厕所就不上,你们懂得……

还有热心网友献计献“厕”,守护如厕尊严

网友们的总结,不同景点的厕所有不同特点——川西厕所险天下、西藏厕所野天下、新疆厕所挤天下

年轻人们组成了厕所互助联盟,像分享游玩路线那般分享上厕所攻略,守护着彼此最后的如厕尊严。希望这些文字,能为后来者提供切实有效的膀胱与肠胃指引教程。

阿勒泰文体旅游局:会尽快补充移动式厕所

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德丽达·那比曾表示,在旅游服务质量方面,他们将继续改善基础性服务,比如补充移动式厕所,优化区间车线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住宿质量等等。“今年我们还会在景区加大张贴投诉电话,网友哪怕半夜给我打电话都行,只要能把问题解决好。”

对此,有网友表示

“理解,支持”

也有网友说

“自然风光还是不要破坏”

还有网友喊话自家文旅局

媒体观察:如何将“流量”化为游客的“留量”?

央广网 《看丹观察》认为,“隐藏款”小城出圈本就不易,想要真正接稳“泼天的富贵”、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就不能让大多数游客有“开盲盒碰运气”的尴尬体验。在这方面,很多中小城市还应有更积极的作为。比如,首先在自身特色上“做足功课”,充分挖掘自然人文资源及文化内涵,尽量把集中的客流分流到域内不同场所,从内容到形式提供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让大家各取所需“有的玩”,还能“玩得尽兴”;其次在服务上“抄好作业”,对标哈尔滨、淄博、榕江等先行出圈的同类型城市取经,比如设置移动厕所、错峰使用停车场、引导规范特色民宿健康发展等,各地要结合自身特点做好消化吸收,提升文旅服务品质感、体验感。特别要提醒的是,县域小城在接待能力和经验方面都有先天不足,需要真正加强各种突发情况的预案和演练,以备不时之需。端午小长假和暑期客流即将到来,期待文旅业高质量发展再添一分火热,满足大家奔赴“诗与远方”的热情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