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男子为亡父销号被要求全家放弃继承,手机销号不该这么难

文|梅堂

据华商报报道,辽宁沈阳残障人士朱先生前往中国移动营业厅给去世父亲注销手机号,因为卡上有194元余额,营业厅要求老人健在的兄弟姐妹子女全部到场,签署证明放弃继承该号,否则无法办理业务。朱先生表示,把亲属召集到营业厅很不现实。移动客服表示,不是刁难,这是中国移动统一要求。这样规定是怕出现财产纠纷。

视频截图。

舆论普遍非常反感营业厅的做法。据朱先生所说,父亲的手机号本来就是他办理的,平常也是由他交钱,他父亲去年7月去世以后,他们经常接到骚扰电话,出于安全考虑,才由他来营业厅办理注销手续。

而且他还是残疾人,腿上装着假肢,自己跑一趟不算,还得把老人的其他亲属都叫到营业厅来,就为了这190块钱,如此兴师动众,很难不让人对营业厅的做法心里有气。

当然,对于移动营业厅的要求,也有人认为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毕竟手机号还有剩余话费,不管多少,都是机主的个人财产,营业厅如果不管不问就给朱先生办理了注销,把手机号里的余额都退给了他,日后其他有继承权的直系亲属以此为由,来质问营业厅,营业厅又该如何处理?虽然这次仅有190元,那如果钱再多一点,甚至像视频里营业员说的“要是余额有19万”呢?其他子女真的没有意见吗?

不过,营业厅虽然有苦衷,但根子上还是怕承担责任。正常人谁会在手机里充好几万呢?横竖不过几百元的事,就算继承人之间有纠纷,有几个人会为了这么点钱揪着营业厅不放?只要站在用户的立场,少一点免责的意识,多为用户创造方便,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

比如可以借鉴银行的做法,2021年出台的《关于简化提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相关事宜的通知》,取消了第一顺序继承人、公证遗嘱指定的继承人或受遗赠人提取已故存款人1万元以内存款的公证要求。也就是说,根据这个要求,只要在1万元以内,第一顺序继承人申请提取已故存款人的存款时,不用再提供公证书。这个制度大大简化了继承人提取已故亲属存款的流程,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相比手机号余额,银行存款涉及的金额显然更大。连银行都能出台这样的制度方便储户,手机运营商还用所谓的继承权纠纷来为难用户,实在说不过去。

资料图。图文无关。

事实上,不仅是朱先生要回余额难,新闻评论区也有很多网友吐槽手机号注销难。前两年,跨省注销手机号必须得回注册地的新闻经常见诸报端。一些消费者反映,哪怕是找熟人代办都困难重重,而自己为了注销个手机号,单独跑一趟又实在不划算。当时手机运营商也是用保护消费者数据安全等看似为你好的理由来回应,但其实这背后是运营商本身因为数据系统“划地自守”、难以互联以及迫于考核压力,没有积极为用户提供便利的主观意愿。

就算不涉及跨省办理和余额清退问题,很多人反映,线下销户也很不方便,比如不是所有营业厅都能办理销户,只有直营的营业厅才能办理,加盟的就不行。如果不提前问清楚,用户要想线下销户,很大概率得白跑一趟。

在舆论千呼万唤之后,运营商的“线上销号”服务终于姗姗来迟。然而据人们观察,如今并非全部地方都能享受到这项服务,而且就算有这项服务的地方,还是有各种障碍。比如朱先生如果想“线上销号”,必须要视频认证,而他父亲已经去世,人脸识别这一关就过不去。

现在手机号都是实名制,如果不及时销户,很有可能牵扯到用户征信以及数据金融安全等种种问题。朱先生线上销号办不了,线下亲戚又凑不齐,如果营业厅固执己见,这190元的余额要么个人想办法花掉,要么就只能放弃,便宜运营商。

总之,无论是清退余额,还是广大用户吐槽的注销难,运营商谨慎处理没有错,但不能给用户层层设限、让人进退不得。若明明可以灵活处理,非要死守规则,那就是刁难人。用户种种堵点痛点背后的根本原因,不管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或是其他的利益考量,还是出于僵化的规则,运营商都该完善服务,不该一味让用户承担不合理的成本,表面上还打着为用户考虑的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