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人类首次!嫦娥六号月背采样难在哪儿?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6月2日早上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着陆后,嫦娥六号开始了持续约两天的月背采样。

嫦娥六号月背采样 难在哪儿?

此次嫦娥六号执行的任务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相比于上次嫦娥五号采样返回,这次任务都难在哪儿?

据介绍,此次嫦娥六号任务由于计划着陆采样的区域位于月球背面,这是和嫦娥五号任务相比最大的不同,因此难也就难在这里。首先月球背面不能直接和地球通信,虽然有鹊桥二号中继星来传递信息,但中继星并不能随时“在线”。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金晟毅由于地形限制,它中间有一些不可测控弧段,也就是我们没有办法去上行指令和接收数据,导致压缩了我们任务的采样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单次干的工作可能没有太多的难度,但是相当于把同样的活压缩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这本身也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难度。

金晟毅告诉记者,嫦娥五号的表取采样共用时约16个小时,而嫦娥六号表取采样的时间只有约14个小时,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

嫦娥六号智能采样 怎么智能?

嫦娥六号采样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挖土”呢?研制团队突破了月背智能采样技术,让“挖土”效率大大提高。

为了提高采样的效率,嫦娥六号研制团队在嫦娥五号采样经验的基础上,对采样策略进行了优化,并且将一些采样步骤进行了序列化的合并,也就是工作人员不需要一步步地告诉嫦娥六号怎么“挖”,可以做到一个指令执行多步操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金晟毅地面向天上发指令的频度大大减小,直接由月面上的探测器去自主判断、自主执行了,这段时间其实是节省了很多时间。

此外,经历了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任务,嫦娥六号的采样流程设计、地面仿真验证支持以及测控流程等经过优化,更加成熟稳健、效率更高,这些因素共同提高了嫦娥六号的采样效率。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金晟毅另外在月面采样的时候,我们也采用了一些机械臂的提速,然后还有一些采样的路径的优化等方面共同联合,将这个时间压缩在我们可控的一个要求的时间之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