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大专生“涌向”煤矿,不代表学历贬值

提起煤矿工人,大多数人眼前浮现的都是安全帽下被煤渣染黑的面庞,以及“重体力”“高风险”等关键词,很难把这一职业同大学生群体联系在一起。但近期,却有8000多名大学专科毕业生“抢着”当煤矿一线操作工,引发社会关注。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不久前发布通知,招聘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和理工科相关专业背景的井下操作工,入职后需锁定煤矿井下一线生产岗位不少于5年。截至目前,已有8000多人报名,远超600人的招聘需求。

不少人认为,招聘大专生“挖煤”是用人单位在大材小用、浪费教育资源。但笔者认为,煤炭企业在技术转型、安全升级的背景下,把一线职工队伍的招聘转向大学生群体,是顺理成章的正常选择。

煤矿行业正在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转型,需要具备一定学历和相关技能的人才。此次宁夏煤业招聘的井下操作工的工作内容不仅包含煤矿掘进、开采,还有皮带运输、设备机械和电气系统的操作、安装、检修与维护等工作,显然对技能有一定要求,需要理工科专业背景无可厚非。

宁夏煤业官网显示,旗下各煤矿均已实现智能化技术及建设100%覆盖,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均100%实现智能化。井下操作工在工作中操控智能设备已经成为常态,具备相关学历背景的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技术转型,而不是一种浪费。

煤炭井下作业,同时也是高危工作领域。此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曾指出,人员素质是煤矿安全基础建设工作“四要素”中的最大短板,要逐步实现煤矿从业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30%以上。所以,招录大学生,能够补齐煤矿安全生产的短板,切实保障行业职工的生命安全。

从就业的角度出发,这么多大专生愿意投身矿井工作,也说明煤矿行业一线岗位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等方面有一定吸引力。

在矿井下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并不是一句空话。近年来,智能设备将煤矿工人从危险岗位上替换下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煤矿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高的问题;国家煤监局、中华全国总工会等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矿劳动用工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指导意见》则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长做出了规范,并提出要提高从业人员工资待遇,加大工资收入向技能型人才、井下一线和艰苦岗位人群倾斜力度,以较为优厚的工资待遇吸引青年到井下一线工作。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科技含量的提升,煤矿一线职工方方面面的待遇、保障会提升,对年轻高学历求职者的吸引力也将明显上升。

当然,对于煤矿开采行业而言,年轻求职群体也不能只看到正在取得长足进步的一面。毕竟,这是个艰苦和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一方面,招聘单位要充分做好岗位的宣讲,对应聘青年职工进行一定的技能、心理的测评,确定其是否真的适合井下作业。另一方面,急于找工作的年轻人也需主动了解煤矿井下工作的特殊性和艰苦性,以免入职后才发现自己无法胜任,耽误求职进程。

来源:劳动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