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鼓浪屿“宰客”一条龙,“管不了”还是“不想管”?

据央视新闻报道,最近一段时间,不断有外地游客反映,鼓浪屿旅游套路多、花费高、体验差。记者以游客身份暗访调查时发现,鼓浪屿的“宰客”现象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对此,厦门市十分重视,诚恳接受媒体监督,认真对照排查,立即采取行动,坚决整治整改。

从报道看,鼓浪屿“宰客”一条龙各环节丝滑衔接。商家给司机、导游提成激励拉客,司机忽悠游客到散客中心购买远超实际价值的套票,导游带着游客前往私人景点参观,游客被带到各种店铺诱导消费,而这些店铺售卖的产品,很多涉及虚假宣传、货不对板、以次充好等情况。游客俨然成了“唐僧肉”,一旦掉入“宰客”陷阱,就难以脱身,等着被各方肆意“分肥”。

更令人失望的是,当记者以游客身份,多次向当地监管部门反映时,却只得到“管不了”的答复。除了退费处理办法外,各部门工作人员均明确表示,他们仅限于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调查与处理。很难想象,作为相关主管部门,竟然会如此消极应对投诉,难道就任凭商家、司机、导游合谋“宰客”?面对鼓浪屿长期存在的“宰客”现象,监管部门到底是“管不了”,还是“不想管”?

鼓浪屿是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消费。也就是说,鼓浪屿吃的就是“旅游饭”,是游客养活了众多商家、司机、导游。试想,如果没有了游客捧场,那么当地旅游经济将一落千丈,相关单位、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在采访中,就有当地商家表示,“宰客”现象已形成明显的产业链,不仅影响旅游品质,还对鼓浪屿的口碑产生严重影响,造成恶性循环。

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转型升级,游客对品质消费愈发重视,对旅游体验、服务质量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时下,各地都在打“文旅牌”,为了争抢游客,纷纷拿出各种优惠政策,花式“讨好”游客,同时还严厉打击各类“宰客”行为,保障游客旅游体验,从而树立良好的口碑形象。

反观鼓浪屿,由于处于“九龙治水”的格局,没有统一负责统筹协调的单位专门应对“宰客”现象,正是监管部门的失职与乏力,对从业者缺乏强有力的管理,造成痼疾难医,令广大游客倍感失望。此次,在媒体曝光后,当地成立了鼓浪屿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联合工作组,对涉事商家、旅行社、司机、导游等展开调查,将依法处置违规行为,以行动回应了舆论关切。但具体成效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对“宰客”行为放任不管,必会自砸招牌,造成游客流失,到时候就悔之晚矣。因此,鼓浪屿方面不妨借机改变管理策略,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由“各管一摊”变为“一摊共管”,强化监管问责制度,开展常态化执法,对违法“宰客”行为“零容忍”,才能重塑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

江德斌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