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投资230万的铺面快砸在手里,落马商务局局长竟想出这一招

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6月7日更新《清廉四川》栏目,曝光了一位知法犯法的局长——四川广安市邻水县司法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张行平。

据介绍,张行平出生在广安市邻水县的一个小山村,凭借个人努力,他考上了警察学校,毕业后回乡工作,历任邻水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政治教导员,县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通管理大队大队长,县城市综合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县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等领导职务。

在外人看来,张行平业务能力强,为人低调、谦逊。但在背地里和他交往的不法商人的眼中,他却是一个胆大妄为、以权谋私,与老板们一起拉拉扯扯贪钱逐利的人。

广安市邻水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陈杰表示,张行平从事刑事侦查、经济犯罪侦查等工作近20年,有着极强的反侦查意识,在工作当中也懂得如何(搞)“权力投资”,从中谋取个人利益。

2013年,时任邻水县公安局党委委员、交通管理大队大队长的张行平,得知商人朋友王某某在筹备美食天街的开发项目。他立刻表示自己对该项目也很感兴趣,想要投资。两人达成协议后,张行平为规避风险,以自己亲戚的名义投资230万元,占股5%,自己则躲在幕后当起了“老板”。

但美食天街项目建成一年后,由于销售情况并不理想,股东们商量决定,按照投资金额的两倍分割铺面,作为投资返还。

张行平说:“美食天街项目,他说了过后,我筹了230万元,投进去一两年后,他就按两倍大概是515万,结的房子给我,最终得的就是那个房子,登记在我儿子名下。”

然而,美食天街运营不景气,铺面自然难以出租。眼看230万元的投资就快砸在自己手里,张行平心里比谁都要着急。

四川省纪委监委介绍,不久,机会来了。2016年8月,张行平调任邻水县商务局任党组书记、局长。一段时间后,他了解到商务局有一个“商务系统奖补项目”,该项目针对农贸市场和步行街的升级、改造,可以给予企业奖补投资额不高于50%的财政补贴。为增加自己铺面的价值,张行平又主动找到商人朋友王某某,提及可以帮助他争取奖补项目。不过,王某某对此并不热情,不愿意继续投钱进美食天街项目来获取奖补资金。一招不行,张行平又想出了第二招。

陈杰表示,张行平又教唆其(王某某)以虚开业务票据的方式骗取奖补资金来实施,并让工作人员给王某某提供的方案进行把关,最终让王某某顺利承接富全美食街的提档升级项目。项目实施期间,在个人利益驱动下,经其(张行平)“一把手”决策,先后2次倾斜奖补资金110万元,对项目进行反复升级改造。

张行平称,“目的是想把环境改造好点,商业氛围浓点,房子好租出去。当时出于这个想法,把项目拿去给他做,后面他送了我30万元。”

此后,张行平还以农业和餐厅结合的项目为诱饵,游说商人谭某到邻水县发展餐饮,实施农商互联暨农产品供应链项目,并授意谭某承租自己的铺面。

张行平说:“他去看了那个门市,都合适,后面他就把相关的一些申请资料都报上来,他就获得了项目(补贴)。”

顺利获得租金,只是张行平从铺面上捞钱的一个环节。不久后,商人谭某的项目需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张行平便让谭某以市场价25万余元,购买了以其子名义投资公司生产的软件,为儿子后续创业铺路。

陈杰指出,张行平在担任领导干部期间,先后涉足房地产、煤矿、餐饮、科技公司、工程项目等多个领域,从中获利390余万元。他一旦发现“商机”,不放过任何捞钱的机会,费尽心机地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的家人博取关照,商人、老板都愿意给其“面子”。

在张行平的商人朋友眼中,其儿子张某某是他的“代言人”,更是他们为自身谋取不正当利益可走的“捷径”。

张行平称,“(儿子读书时)一个月去看一次他,周末和过节把他接出来一起吃顿饭,我总是操之过急,有时(对儿子)也没有方法,就骂他说他,(他)对我有抵触,都不想跟我交流。”

因为愧疚,在儿子成年后,张行平对他的溺爱呵护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儿子没找到工作,张行平就安排他到与县商务局有项目承接关系的企业上班;儿子创业需要帮手,张行平又安排他到关联企业跟班学习锻炼。 

2016年底,商人潘某用北京某公司名义,以998万元的价格,中标了邻水县商务局2016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其后,潘某在邻水成立负责承建该项目的子公司时,在工作中认识了张行平。因潘某的刻意迎合,两人的关系也逐渐密切了起来。

2017年初,张行平将儿子引荐给潘某认识,并表示,希望儿子能在潘某公司上班,并由潘某亲自教导他。

“懂事”的潘某立即安排张行平之子担任自己的助理,不仅如此,除了每月给其上账4500元工资外,还额外以现金形式,向其每月发放学习绩效1500元至2000元不等,以及每月工作绩效3000元。在职期间,张行平之子共收取潘某现金3.55万元。

陈杰指出,在张某某(张行平之子)离职后,张行平与这家公司之间的联系也从未间断,该公司的采购经理李某为感谢张行平在项目上的照顾,通过发放奖金、购买商品的名义送给张某某7万元。在张行平知情的情况下,其非但没有制止,反而不管不问、纵容默许。最终以各种名义总共收受潘某、李某好处(费)10.55万元。

己身不正,岂能正人,张行平不重视家风建设,对子女失管失教,在这样的父亲影响下,儿子张某某恣意妄为地把父亲手中的权力当成了自己的“提款机”。

后续,张行平以同样的方式将儿子张某某引荐给欲承接2019年农商互联暨农产品供应链补助项目的老板——朱某某认识。张行平一方面承诺帮助朱某某争取项目奖补资金,一方面也明确提出,让其儿子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项目执行,并要求朱某某每月给他5000元的工资。

在该项目补助款45万元拨付下来后,父子两人见钱眼开,又私下商量如何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于是,儿子张某某便以创业缺资金的名义,三番五次向朱某某借款,共计索要了5万元。

据陈杰介绍,张行平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项目取得、验收、资金拨付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和便利,单独或伙同张某某收受或索要管理服务对象好处费112.54万元,其中,伙同张某某共同收受或索取15.55万元。

四川省纪委监委指出,错误的权力观扭曲了张行平的亲情观,他踩着纪法红线一路狂飙,不知收敛、不知敬畏,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

2023年12月,广安市邻水县纪委监委给予张行平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2024年3月,张行平因犯受贿罪被邻水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