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山东沂蒙山区遭干旱,农户排队浇地保苗,水利局:已开闸放水、全力保灌

近日,多名山东网友发视频称,沂蒙山区出现连续高温干旱天气、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导致部分地区水库干涸、河床开裂,庄稼、果树受灾严重。

6月11日,家住沂蒙山区兰陵县一村的从先生告诉九派新闻,今年入春以来就没怎么下过雨,旱情造成当地河道干枯,小麦减产、麦穗短小,山区果树枯死、果实干裂。有水灌溉的地方,“夏播”种下的玉米已长至20厘米高,而缺水的地方玉米大多缺苗,有的种子甚至还没发芽就旱死了。

【1】河道干旱成小水洼,村民排队取井水

“不旱的时候地里完全不用操心、不必浇灌,但现在没办法,大家都开始浇地保苗。可许多农户的井要么离田地太远,要么机井等灌溉设施功率太小,现在村里只剩下一口可以浇田的井,于是大家都在井前排队等着给地里的玉米浇水。”他说。

从先生还称,一些更偏远的山区无水源,或是水库河道早已干涸,又缺少灌溉设施,只能开车去别处拉水。这段时间持续高温,浇下的水蒸发得也快,只好天亮就开始拉水,一两个小时拉一次,直至浇完。

正在浇地的老果农。图/受访者提供

淄博市沂源县的一位果农李先生也向九派新闻表示,此次干旱持续时间太长,半年多都未有有效降雨,不过这里情况还算较轻的,日常生活用水都能满足,浇地也有井水供应。

他家住在山上,属于丘陵地带,村子里各家各户打的井都很深,自己家的井就有一百多米。但现在井里的水也不太多,有些人便去河里取水。然而因为旱情,河道也干涸了许多,只剩个小水洼,即便是这样,也放了好几个电泵,估计没多久,这个水洼也要干了。

从干旱的河道取水的水泵。图/受访者提供

其实今年的气温与往年差不多高,只是降雨太少,导致出现旱情,而现在又正值灌溉的关键期,浇地的频率也就大大提高。“村里几乎家家都有十几二十多亩地,刚浇完一遍水,没过多久又旱了,只得循环往复不停地浇,我家的地已经浇了四五遍了。很多上了年纪的农户,要在近38℃的天气给田地浇几遍水,根本受不住。”李先生说。

【2】水利局: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比往年多,但要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11日,九派新闻联系到临沂市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临沂市的地理条件较特殊,山区占整个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从水利的角度来看,今年降水比同期偏少三至四成,而此次旱情主要发生在以河流、水库等地表水灌溉为主的北部山区,市区附近的耕地面积较少,南边平原有灌区覆盖,相对来说,情况普遍更好一些。

“今年大中型水库等工程蓄水的蓄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一点,于是很多人会觉得,怎么蓄水量多,旱情还这么严重,这个数据怎么这么矛盾,出现旱情后水库马上放水、抗旱保灌不就好了。但实际情况是,市区内的大中型水库一般作为水源地,主要保障饮用水和群众的生活用水,对灌溉、浇地的帮助并不大。且这些水库也已开闸放水,但覆盖范围有限,水库周边的居民能受益,但远离水库的山地丘陵地带则很难受惠。这些地区的灌溉、耕种用水主要依靠小型水库蓄水、河道及塘坝等水源。所以具体某地的抗旱举措要根据当地的水源条件去具体研究和实施。”他解释道。

问及此次旱情是否相当严峻时,上述工作人员回应称,临沂地区的气候条件本就是“十年九旱”的,降雨主要集中在六至九月的汛期,春秋冬季经常容易出现旱情,所以此次旱情并非十年一遇或几十年一遇的大旱。特殊之处在于,今年入春以来,春季降雨较少,没有连续有效降雨,夏季气温高、蒸发量较大,导致旱情相对重些,河道、水库的存水量不太充足,但现在山区的政府及居民大多已采取措施,依靠现有水量展开自救,如在河道插上水泵、支上管子抽水灌溉等等。

而后,蒙阴县水利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九派新闻,县区内存在农业生产用水分布不均、局地旱情较重的情况,目前全县中小型水库、塘坝已全部开闸放水,并组织乡镇指导农户利用现有水库塘坝、机电井、泵站等1000余处水利设施抽水灌溉,投入抗旱设备近1万台套,全力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此外,还通过马头崮灌渠从岸堤水库向蒙河调水,解决沿河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未来也将持续关注旱情。

九派新闻记者 代梦颖

编辑 王佳箐 武菲菲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