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韩国“人口紧急”背后:连续三年负增长,重金催生不管用

生育率危机,在韩国不是个新问题。

当地时间19日,韩国总统尹锡悦正式宣布韩国进入“人口国家紧急状态” ,将启动全力应对体系,直到低出生率问题解决为止。“如果不扭转低生育高龄化趋势,韩国的人口最终可能会灭绝。”

尹锡悦的着急不是没有道理。自2021年起,韩国已经连续三年人口负增长,2023年,韩国的生育率更是创下0.78的全球历史新低。

《纽约时报》还曾指出,韩国因低出生率而导致的人口下降速度,比14世纪消灭了欧洲三分之一人口的黑死病还要严重。

如何解决出生率持续低迷的难题?不少当地人认为,在韩国生娃,房子和教育是两座“大山”,而政府的生育激励津贴无法覆盖这部分成本。

韩国空荡荡的新生儿病房。(图源:社交媒体)

韩国官方机构反腐败和民权委员会近期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在13640名参与者中,有62.6%的人表示每生一个孩子给1亿韩元(约合52.3万元人民币)将足以成为他们生育的动力,37.4%的受访者则认为,这笔钱还无法激励他们生娃。

实际上,韩国仁川市就在2023年底推出了“生一娃补贴1亿韩元”的政策。到了2024年3月,该地区的生育率从此前的0.66略微回升到0.69,但仍然低于韩国平均水平。

发放生育激励津贴,不是影响韩国人生娃的唯一因素。

尹锡悦表示,韩国政府在过去的16年内投入了280万亿韩元(约合1.46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生育,超过韩国一年GDP的十分之一,却还是没能阻止生育率的下跌。他认为,重点是平衡工作和生活、改善儿童保育和提供更好的住房。

在韩国生娃有多少福利?

韩国政府对生娃家庭的激励幅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据时代周报记者计算,如果当前尹锡悦政府对生育福利的计划可以全部兑现,那么2024年生孩子的韩国一孩家庭,在孩子出生的头两年内,将最多得到总共6620万韩元(约合34.6万元人民币)的现金补贴。

相比于韩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的2022年,这一阶段的现金补贴提高了30%。

其中包括,孩子出生就立马获得的200万韩元,第一年每个月100万韩元,第二年每个月50万韩元,以及父母双方休满一年带薪育儿假的每人2310万韩元补贴。

韩国的婴幼儿用品展览会(图源:社交媒体)

值得一提的是,在孩子8岁之前,韩国父母均有最多1年的带薪育儿假。假期可以分开休,但薪资是由政府补贴的固定工资。随着休假时间的变化,工资补贴将从每月250万韩元下降到每月160万韩元。

单从这一数字看来,韩国政府对生育的激励似乎已经足够丰厚。但在孩子两岁之后,生育激励政策的重心就转向了非现金的优惠待遇,即便加上孩子上学到18岁的其他补贴,韩国一孩家庭领取政府现金补贴的极限也一般在7000万韩元(约合36.5万元人民币)左右。

相比之下,据育娲人口研究智库2023发布的年度报告指出,韩国是全球育儿成本最高的国家,养育一个孩子至18岁的成本约为3.65亿韩元(约合190万元人民币)。

这样算来,政府的现金补贴仅能覆盖韩国育儿成本的19%。

按照韩国新韩银行在今年4月公布的韩国家庭2023年月均收入544万韩元(约合2.8万元人民币)来计算,18年内如果不计算通胀和工资涨幅,即便是领取高额补贴后的韩国家庭,仍然需要将家庭收入的近三分之一用在育儿上。(计算方式:36500万韩元/(544万韩元X12个月X18年+7000万韩元)=29.3%)

这还是各项补贴在2024年普遍提高后的数据。

此外,韩国政府在2024年还对新婚夫妇减税。

如果能在7月通过税法修订案时确定税额减免金额,光是结婚的夫妇双方,每个人就将享受每年100万韩元(约合5220元人民币)的税额减免。如果这对夫妇决定生娃,还能根据子女人数获得更多共同税额减免。

但相比于高昂的养娃成本,这部分减税幅度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韩国养娃的两座大山:教育和房价

在教育上,韩国是东亚国家里补贴时间最长的。

韩国实行从小学到高中的13年义务教育,此外还有免费的幼儿园。除少数自定费用的私立学校外,教育费用均由韩国政府负担。

理论上讲,韩国儿童从三岁进入幼儿园起,直到18岁高中毕业都可以在教育上不花一分钱。

但这些来自税收的高额补贴,投入了教育内卷的无底洞。为了能考到更好的大学,许多韩国人也不认可免费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最终只能送孩子去昂贵的私立学校。

韩国是教育内卷的“重灾区”。(图源:社交媒体)

2023年,韩国中小学生的课外教育支出达到了27.1万亿韩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5%。平均下来,人均每月课外教育费用达到43.4万韩元(约合2270元人民币)。

韩国教育振兴院在2022年发布的一份研究中指出,韩国只有2%的家长从未给孩子补课,94%的家长表示补课费是一种经济负担。

除了教育,阻碍韩国家长生娃的另一座大山是房价。

在韩国,约有一半工作机会和教育资源集中在首尔都市圈,这导致首尔的房价居高不下。但与此同时,首尔2023年的出生率也为全国最低,仅有0.55。

密集如钢铁丛林般的首尔公寓。(图源:社交媒体)

截至2024年3月,首尔公寓平均成交价为1224万韩元(约合6.4万元人民币)/平方米,租金为579万韩元(约合3万元人民币)/平方米。

受美联储加息影响,首尔的房租和房价虽然在过去三年内曾出现过下跌,但如今已基本回归2023年时的最高价格。即便是在首尔公寓租金最便宜的区域,2024年5月的平均月租金也高达95万韩元(约合4968元人民币)。

对比民众的收入,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在去年底发布的《2022年居住实态调查》,若韩国普通民众的全部收入用于购房,需要攒9.3年才能在首都圈买房,攒15.2年才能在首尔市区买房。

因此,韩国政府即便对生娃家庭提供了5-10年利率低至1.6%的超低息贷款,似乎也没能减轻大多数韩国家庭在购房上的经济压力。

社会氛围的循环

对一个现代家庭而言,生育的抉择愈发复杂。

在许多韩国家庭眼中,生育孩子意味着母亲要放弃工作,父亲要背负更大的经济压力,而孩子在艰难地熬过了教育内卷后,也终究要迈入和父母当初几乎相同的循环。

除了经济负担因素外,还有部分韩国人单纯因为竞争而选择不生育。

住在韩国釜山的新婚妻子Minji认为自己深受韩国教育内卷之害,并以此作为自己不生育的理由。她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却只能在教室死记硬背她既讨厌又不擅长的数学。最终,她参加了加公务员考试,在28岁时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Minji表示,自己从小身处在充斥着无休止竞争的环境中,但这不是为了追逐什么梦想,只是为了“过上平庸的生活”。

韩国高考考场(图源:社交媒体)

韩国的职场环境,对生育也称不上友好。

根据韩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3年4月,在134.9万名15岁-54岁且中断了职业生涯的韩国已婚女性中,有42%的人将“育儿”作为中断职业生涯的原因,其次是婚姻(26%),随后是怀孕和分娩(23%)。

在一个双职工家庭中,女性中断职业生涯意味着全家的经济重担都转移到男性一人身上。

此外,男性大多都无法通过休育儿假来减轻新手妈妈的压力和焦虑。韩国职场长期流行着团建文化,如果有员工错过,就可能会遭到领导的区别对待。这成为韩国大多数男性难以休育儿假的重要原因。

一名家中有两个孩子的韩国丈夫Park Kyung-su表示,他希望帮忙照顾第二个孩子,但他的领导对陪伴孩子并不理解,他担心休假会导致自己收入下降甚至丢掉工作。

2023年,韩国已婚已育男性仅有28%休过育儿假,其中休满一年的比例仅占7.6%。

此外,据《韩国先驱报》报道,韩国民众对尹锡悦政府能否改善生育问题普遍持怀疑态度。在过去的三年里,尹锡悦政府仅提高了原有的补贴,却没有推出更多有效的政策。

6月19日,尹锡悦宣布韩国进入“人口国家紧急状态”。(图源:社交媒体)

尹锡悦曾提出,“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对于提高出生率至关重要,但却也因提出每周69小时工作制而引发公愤。

在尹锡悦的呼吁下,部分韩国头部企业也开始发放生育补贴,但政府却没有及时配合。

今年2月,韩国建筑公司富荣集团(Booyoung Group)宣布,员工每生一胎就能获得总额1亿韩元的补贴,许多韩国大企业比如现代、乐天等也积极推出同类福利鼓励员工生育。

但据韩媒KBS报道,由于韩国政府未能出台及时的政策配合,这些来自企业的补贴普遍被算在员工“奖金所得”中,甚至需要缴纳更高的奖金税率。

据韩国国税厅统计,截至2022年,从企业领取免税生育和育儿补贴的韩国人,仅占所有工薪阶层的2.3%。

尹锡悦和自己的宠物狗们。(图源:尹锡悦个人竞选网站)

值得一提的是,尹锡悦自己就是一个晚婚无子的韩国人。他在结婚时已经51岁,其妻子当时41岁。他们称自己“尝试了很多方法,但都没有成功”,因此收养了10余只猫狗作为陪伴。

或许正是因为没有生育,导致尹锡悦缺乏育儿常识。在参观政府免费托儿所期间,尹锡悦曾表示,6个月大的婴儿就能走路是普遍现象。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