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探访黄山救母遇难男子所在村落,村民:洪水七八分钟涨过头顶

央广网黄山6月23日消息(记者周然 见习记者张琳琳)眼看母亲即将被洪水侵袭,歙县48岁村民项瑞(化名)从二楼窗户跳入洪水,游向对面猪棚,将母亲托举到邻居家二楼阳台,自己却被冲往下游。直到次日上午被发现,已不幸遇难。

22日下午,记者来到救母遇难村民所在的黄山市歙县王村镇八村村文川村民组。作为本次洪涝受灾严重的区域,文川村现在情况如何?多名村民向记者讲述了洪水来袭的瞬间。

洪水来得很急,“他让我站在他肩膀上过去”

八村村地处山区,位于歙县南郊,辖文川、后塘、姜冲等8个自然村,故名“八村”。其中,6个自然村沿濂溪河而建,文川便是其中之一。

22日下午,记者刚进入村口,就见到了村民谢年好。两天前的那场洪水让她印象深刻,“我67岁了,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水,像是看到大海一样。”谢年好说,她住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家里情况还好,“住在河边的和下面的人家都被淹了”。

村口玉米地被淹(央广网见习记者 张琳琳摄)

顺着濂溪河往下走,就到了项瑞的家。他家中的猪棚位于屋后20米处,在洪水的冲击下已经垮塌,附近房屋也出现大面积的垮塌。项瑞70多岁的母亲坐在二楼,眼睛望向儿子救他时跳下的窗户。

20日上午涨水时,项瑞母亲正在家门口喂猪,看到水大了,她爬到附近的高处。“当时他看到水涨上来了,站在家里窗户边朝我喊,‘妈妈你过不来了吗?’我说我过不来了,水太大。他马上跳下去,划水过来,让我站在他肩膀上,爬过那边的栏杆。”指着猪棚后面邻居家的二楼阳台,老人悲痛地说,“我孙女(项瑞的女儿)一直叫着,爸爸、爸爸,你快上来!”当时,项瑞的父亲拿出绳子来救儿子,但项瑞抓到绳子的时候绳子断了,“他再也不能回家了”。

村民潘吉利就住在项瑞家附近,也是文川村十组,是村里受洪灾最严重的区域。他说,洪水来得很快,“早上6点5分左右,我三个电瓶车刚搞进家门,水就涨起来了。大概就七八分钟,涨到了我头顶,后来看有两米高。”时间到了7点左右,洪水第一次消退,“只退了一点,还不到半小时,又涨到了两米。一个多小时后,洪水才从家里退到了河里。”

58岁的王分红住在比十组地势稍高的地方。22日下午,记者看到,他家的过水线也到了他腰部位置。“我家门前的玉米地低洼一些,玉米有将近2米高,前天洪水上来的时候,什么都看不到了。”王分红说,现在家里的床也被冲走了,冰箱、洗衣机全部泡了水,都不能要了。“水上来得实在太快,我们抢救不过来。”

冒雨翻山救援,洪水中竭力抵达灾区

八村村党总支书记刘林志是20日早上六点刚过接到村民电话的。“当时我立即打电话给村干部,让他们赶紧转移人员,但是已经出不了门。”

路被洪水阻断,刘林志拿起喇叭喊话提醒村民(央广网发 八村村供图)

刘林志家住姜冲,距离文川2公里远,他立即驱车前往。然而车子刚开了一小段路,就走不了了,“水流特别急,眼看着水呼呼地冲过来。”刘林志立即穿上红马甲,拿着喇叭,开始劝阻附近村民。随后,熟悉地形的他还跟着蓝天救援队转移了十几名村民。

听到有村民被洪水冲走的消息,刘林志心头一惊,准备立即赶往文川村。“雨很大,水流很急,蓝天救援队的队员说冲锋舟没办法往前开。”当天早上7点多,刘林志非常着急,想尽办法却无法抵达现场。到了8点左右,看到洪水稍微消退,刘林志与王村镇人大副主席方晓炜商量后,决定翻山救援。

要翻越的山在当地土话中被叫做“后头山”,在文川村后面,夏季皖南的山区由茂密的植被覆盖,几乎没有可以下脚的路。雨大拿不住伞,方晓炜、刘林志还有八村村党总支副书记程国庆、村卫生室医生刘蕾开始爬山。途中,刘蕾摔了一跤滚下去,三人又找寻刘蕾,“她的脚划了一个大口子,也忍着痛跟我们一起翻山,想着村民有啥问题就可以救治。”

刘林志救援受灾村民(央广网发八村村供图)

抵达现场后,镇、村工作人员一边找人,一边挨家挨户去叫人。看到有老人被困,刘林志把他背到了安全的地方。20日晚上,一位村民看家里还有一袋榨菜就拿给路过的他,重盐的榨菜,刘林志嚼在嘴里却尝不出咸味,“心里很悲痛,吃什么都感觉不到味道。”

目前,文川村民都在积极自救。洪水退后,王分红家的亲戚都过来帮忙清理淤泥,“水退后,淤泥都到了小腿肚。”王分红说,现在自己家清理完毕后,儿子正在帮着村里的邻居家清理。

村里架起临时桥梁(央广网见习记者张琳琳 摄)

横跨濂溪河的一座石桥被洪水冲成了危桥。6月22日下午,记者看到村里正在用钢材架起临时桥梁,以供两岸通行。进村的主干道淤泥清理大半,进出村子的道路已经畅通。

“目前村里已大部分恢复供电,供电部门还在抢修。”22日下午,已经抢险奋战几个昼夜的刘林志嗓音嘶哑地说。

据央视新闻报道,安徽省歙县防汛抗旱指挥部22日晚发布启动山洪灾害一级红色预警。根据气象部门预报,6月22日晚至23日歙县暴雨、大暴雨,全县、全境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目前,歙县已启动山洪灾害一级红色预警,为保证广大群众生命安全,请所有地质灾害点、低洼地带、沿河沿溪、切坡建房区域群众,服从乡镇、村组干部安排,立即转移避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