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枢密院十号:警惕!乌克兰战场的“萨拉热窝时刻”正在逼近

本文转自【枢密院十号】;

图为周日(23日),遭俄罗斯空袭的乌克兰哈尔科夫的现场。

6月24日,愤怒的情绪在俄罗斯媒体蔓延,不仅因为俄境内达吉斯坦共和国发生的恐袭事件已造成20人死亡,其中包括17名警方人员;还因为周日(23日),克里米亚的黑海重要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尔遭遇导弹袭击,至少4人死亡、82人正在医院接受救治。

塞瓦斯托波尔,在俄乌开战以来成为乌军袭击的重灾地。而这一次莫斯科的愤怒主要来源于,乌克兰使用的是由美国提供的带有集束弹头的ATACMS导弹。

据俄媒报道,乌克兰23日的袭击是“在海滩上人数最多时进行的”,死伤者中包括数十名儿童。

“华盛顿站在恐怖主义一边”

——“今日俄罗斯”用了莫斯科驻华盛顿大使安东诺夫的话做标题,这位外交官说,美国正在帮助乌克兰对俄罗斯平民发动“恐怖袭击”。

据俄国防部23日通报,乌方当天向塞瓦斯托波尔市发射配备集束弹头的5枚陆军战术导弹,俄方防空系统拦截其中4枚导弹,并使第五枚导弹偏离飞行路线。这枚导弹在空中爆炸,溅落的导弹碎片导致平民伤亡。

俄国防部指责说,美方专家依据美国间谍卫星的信息设定导弹的飞行参数,因此华盛顿对这一事件负有直接责任。

“华盛顿的决策者很清楚,如果没有美国专家的参与和美国情报部门的支持,ATACMS 导弹中的集束弹药是无法发射的。敌方无人机几乎每天都在黑海上空盘旋,这绝非偶然,” 安东诺夫大使说。

美国政府2023年7月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被美国法律列为违禁的大杀伤力集束弹药。美军曾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使用集束弹药,造成大量平民死伤,并在战后构成长期风险。

美国还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供美方援乌的“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使用。

美国和北约离亲自下场仅一步之遥。集束炸弹袭击只是警铃之一。

让我们看看周一(24日)乌克兰《基辅独立报》网站的首页:

右边图片新闻是:俄军袭击哈尔科夫,打死4人,打伤70人。左下新闻是我们上边介绍过的:“俄罗斯声称乌克兰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袭击克里米亚。”左上的新闻值得高度重视:“安全官员告诉《华尔街日报》,俄罗斯破坏分子可能是德国工厂纵火案的幕后黑手。

这条新闻称,《华尔街日报》6月24日援引美国安全官员的话说,今年5月,德国金属制造商迪尔在柏林一家工厂遭到纵火,这家工厂生产的军事装备会被送到乌克兰。现在有情报显示,是俄罗斯特工纵的火。

虽然,德国调查人员最初表示,火灾可能是意外事故。而迪尔的保险公司在6月21日发布的报告也称,火灾是技术问题引起。

但那位美国安全官员告诉《华尔街日报》,调查中披露的一些细节表明,俄罗斯参与其中,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直接操作。

——我们不能漏过这件事所蕴含的危险信号,这一指控是非同寻常的。就在本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向北大西洋理事会(北约的决策机构)成员通报称,今年春天以来与俄罗斯有关的暗中袭击“激增”。

海恩斯报告说,目前俄罗斯的暗中袭击活动已经“遍及欧洲”:今年 3 月,伦敦东部一家仓库发生火灾,仓库内存放着运往乌克兰的通讯设备。接着,同一家公司在西班牙的仓库也遭遇火灾。上个月,波兰逮捕了 12 名涉嫌策划袭击乌克兰补给线的破坏分子。挪威当局警告称,破坏分子可能会将目标对准向乌克兰运送武器的公司。

报告中也提到了德国发生火灾的那家工厂。还有本月捷克纵火焚烧公共汽车事件,和上个月华沙最大购物中心发生的火灾。

海恩斯告诉北约理事会,俄罗斯的目标是中断武器交付、分裂北约并阻止北约进一步支持基辅。她认为,莫斯科希望恐吓欧洲国家,同时又不让北约国家触及“第五条”的门槛。

《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是著名的共同防御条款:针对一个或多个北约成员国的武装袭击将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打击,因此所有成员国都有义务支援遭受打击的成员国。

美国官员并没有提供俄罗斯参与“暗中袭击”的证据,甚至对其中一些事件的描述是“有人怀疑袭击可能是由俄罗斯组织和资助的”。

不知道北约第五条“被触动”的理由,需不需要证据?现在,北约离亲自下场,是不是就只差一个证据?

乌克兰战场的“萨拉热窝时刻”的迫近感,正如夏日暴雨来临前涌起在天边的乌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