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男子因像明星,带货7个月挣3500万!“山寨明星”成新流量密码?

大河报·豫视频

不是周杰伦演唱会看不起,而是“山寨周杰伦”更有性价比。

如今,“山寨周杰伦”也看不起了!自称“大陆第一杰伦”的周杰伦模仿者“黑伦”,自2024年6月以来与某连锁酒吧展开深度合作,在多地门店巡演。而有网友称,其巡演报价最高卖出了6000元,已经是周杰伦本人的演唱会票价最高档的3倍。

在这个“复制人时代”,那些靠模仿名人火了的网友,在互联网上几乎拥有了可与正主匹敌的流量。

云南阿辉模仿著名球星科比爆火了之后,10多天赚了8万元。模仿明星鹿晗的鹿哈,去年自曝“带货7个月挣了3500万”……

模仿明星愈演愈烈

普通人喊话求“指路”

模仿明星的风,早已吹遍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物理没有让霍金站起来,但礼物可以让“或斤”站起来,自此,“全球复活赛”正式开启。

“贝多疯”在直播间现场作曲,“陆毅石榴”测试头颅灵活度,“ID生”手拿电灯翩翩起舞,“纽吨”又一次被苹果砸中,“居里扶人”戴墨镜耍起了狙击枪……

在影视圈的直播间里,这边是“汉尼扳”邀请你来家里做客;那边有山寨版的《狂飙》小分队连线互诉衷肠;再往下边划几下,你还能看到“中S”和“汪大菲”的世纪大和解。

而体育圈这边,“姚小明”正在和“科比”连麦互动,重现“姚明被科比肘击受伤”的经典一幕。

渐渐地,人们发现,只要你长得像某个明星,甚至打印一张纸片戴在脸上,无脑开播就能赢麻。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评论区晒自己的照片,配文“纯路人,听话,求改造”,企图寻求“仙人指路”成为“先天圣体”,成功吃上直播这碗饭。

最近爆火的云南阿辉,就是在高人的指引下,模仿“科比”,10多天赚了8万元,接近当地人一年的平均工资。

“复制人”进入2.0时代

“平替”不再具有性价比

提起模仿秀,大家肯定不陌生,一直以来出现过很多优秀的模仿者,他们大多模仿明星的衣着打扮或是声音舞蹈来给大家带来欢笑。

且国内早在很多年前,就有专门的模仿综艺。

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

1999年,北京电视台推出《欢乐总动员》,一经播出就成了当时在国内播放率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电视综艺节目。随后,全国的效仿者蜂拥而起,各家电视台也纷纷推出《隐藏的歌手》《百变大咖秀》《开门大吉》等模仿综艺节目。

这种模仿在一开始都带着致敬正主的态度,无论是在唱腔、台风、妆造等方面都与明星本人有着高度的相似。

《百变大咖秀》时隔七年再度回归

这类模仿综艺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热度,例如时隔七年卷土重来的《百变大咖秀》,一经开播势头迅猛,收视率暴涨40%,稳坐五网排名第一,累计播放量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7.5亿。

此外,当时在民间也有不少山寨明星,经常会在一些小城市接一些小商演。

尽管是“山寨”,但他们往往具备很强的表演、歌唱以及舞蹈能力,靠的是实力征服观众。

但随着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复制人”进入了2.0时代。拿起手机打开短视频平台,你会发现有一群人化着夸张的妆容、起着意味模糊的名字引流卖货。

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盗版男团ESO,靠着谐音的名字,故意扮丑、玩梗,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在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大量的流量。

盗版男团ESO

其中的佼佼者“鹿哈”靠着模仿明星鹿晗爆火,去年自爆月收入500万,直播带货7个月狂赚了3500万元,并且花1100万元买了豪宅,600多万元买写字楼,277万元买豪车,以至于现在“支付宝里只剩下了30多万,真没钱了”。

流量时代,模仿的初衷不论是致敬还是玩梗,能红就是王道。但这些“复制人”的搞怪,也引起了正主粉丝的不满。即便明星本尊不介意,也不等于模仿者可以无所顾忌。

模仿美国当红巨星Taylor Swift(左)的网红Ashley Leechin(右)遭抵制

山寨王俊凯的“王俊卡”,目前已停更多月;“小林心如”也因遭“侵权”指控,导致流量大不如前;ESO更是因为无底线“蹭流量”遭批评解散;模仿美国当红巨星Taylor Swift的网红Ashley Leechin雇佣保镖在纽约出街,故意造势吸引路人围观从而遭到抵制……

如此模仿是否违法?

律师分析几种类型

山寨明星的争议由来已久,网友对此褒贬不一。

一类是批评的。

网友“多想藏着你的好”表示:“蛮无语的真的,别再打着老实人的旗号过度消费周杰伦了。”网友“Crescent”表示:“长得像恰点也就算了,脸上糊个纸就想开始收钱,属实太离谱了。”网友“陈哲然”表示:“模仿明星是一门学问,要么有喜剧效果,要么有艺术价值,不能盲目的借着明星的附属价值来为自己吸金。”

还有很多人认为热闹一下,无可厚非。

网友“hdiwadnwe”就说:“我还挺喜欢这种形式的,快乐至上,最重要的是可以提供相应的情绪价值,下班后看着笑一笑,缓解一天的疲劳,只要不做出格的事情,我还是挺支持的。”

也有理性吃瓜的。

网友“是秦子啊”表示:“既然这种形式能够爆火,说明现在的人喜欢它,那么它存在就有一定的道理,至于是好是坏,我还是持观望态度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出现,这种山寨明星有了更多流量变现的可能,相关行为所涉及的法律风险也在增加。

河南中豫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兆义表示,首先,从法律角度来看,模仿行为可能侵犯的权利客体主要有著作权、表演者权以及名誉权,特殊情况下会涉及肖像权的侵犯。

其次,在现实中出现了部分模仿人员在原有模仿基础上不断夸大、无底线的模仿。该部分行为看似属于模仿者的独创,但其模仿行为本质上仍依附于被模仿人员的行为而产生,因此该部分夸大、无底线模仿行为很大程度对被模仿明星在大众当中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那么如此模仿到底违法吗?孙兆义认为:“针对当下的明星模仿行为,应当进行合理分析评判,可以允许合理范围内的模仿行为;但对于无底线、过分夸大且以营利为目的、违背道德底线和社会公序良俗的模仿行为,应当依法予以制止。

大多数时候,明星对于这些模仿者都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此前,某位模仿者大火时,周杰伦本人就曾回应:每一个地方的多重宇宙伦,都是真的,都是努力在生活的伦。

但明星本尊不介意,并不等于这些模仿者就可以无所顾忌。毕竟,这些模仿者是因为明星本身影响力的溢出才获得了关注,模仿者应当更加注意对明星本人形象的维护。在模仿表演过程当中应当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符合法律的要求。

比如今年5月份,杭州漫展上有人模仿科比空难场景就引起不少争议。随着越来越多“复制人”的翻车,一大批网红被封号,网友们开始越来越理性地看待此事。

网友在杭州漫展模仿科比遇难现场

不管流量的风怎么吹,我们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虽然为每个人提供了发声的平台,但真正的价值并非在于模仿和复制,而在于创新和独特。在享受短视频带来的便利和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和清醒的思考,共同创造一个既有流量热度,又有质量内涵的网络世界。

来 源: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于鑫

编 辑:翟钰洁

校 对:刘子建

值班主任:钟玉芹

审 核:温中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