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军报刊文评少数官兵互称“老大”“老二”:不正规称谓须纠治

“指导员,明天小翅需要外出就诊,您看安排谁陪同?”前段时间,第80集团军某旅某连值班员、中士孟慧杰向慕指导员汇报工作。听到对方的询问,慕指导员没有回答,而是在心里确认,连队没有谁的姓名带有“翅”字,于是一头雾水地反问:“小翅是谁?”孟慧杰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时没注意,叫出了战友的“昵称”,急忙解释:“小翅就是赵振羽。”

原来,战士赵振羽名字中的“振羽”二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振翅高飞”这个词,不知是谁起的头,大家开始叫赵振羽“小翅膀”,后来又渐渐简化成了“小翅”。

这个称呼乍一听挺贴切,但就诊归来,慕指导员找赵振羽谈心时,他坦言自己并不喜欢,只是战友们为了表示亲昵,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昵称”,他只能听之任之了。

赵振羽所言非虚。慕指导员在随后的调查中发现,少数官兵之间有使用不正规称谓的现象。除了以“昵称”称呼战友外,有的战士还称兵龄长的军士为“大哥”“某哥”,甚至有的同班战友自行排序,互称“老大”“老二”,给人感觉有些“江湖气”。不仅如此,有些战士对一些干部岗位也自有一套称谓,如“导员”“副教”“某排”等。

这种情况引起了慕指导员的警觉,他很快利用教育时间,组织大家围绕“规范使用称谓,抵制‘另类军语’”进行讨论。有人认为,一些外号没有恶意,无伤大雅,“称兄道弟”更显亲近;也有人认为,官兵之间、兵兵之间虽然亲如兄弟,但这种凭个人喜好随意称呼的做法并不可取;还有的同志表示,如果日常习惯了不正规称谓,不利于部队保持正规秩序,容易使战友关系庸俗化,若不自觉将其带入战场,还可能导致不良结果。

讨论现场,慕指导员态度鲜明地指出使用规范称谓的必要性,组织全连官兵学习条令有关军队内部礼节的规定,引导大家廓清思想认识。课后,他又趁热打铁,在连队开展规范使用军语活动,除了纠正官兵之间的不当称呼外,还对个别指挥员演训中报告用语太随意、指挥用语不准确等问题进行了规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