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车路云”竞速:沪深京领航全国、穗汉渝“筑巢引凤”

“萝卜快跑“让普通人直观感受到了无人驾驶商业化应用的潜力,事实上那只是智能网联产业冰山一角。如今,产业规模化落地已呈”燎原之势“,赛道路径也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

国家层面为智能网联“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开闸,重点城市群雄逐鹿。这其中,沪深京“软硬兼备”,是领航的第一集团;穗汉渝汽车产业链基础雄厚,借此吸引智能网联生态聚焦。

-1-

自动驾驶试点城市两年翻两番

智能网联产业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2022年,全国仅10余个城市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时段从事商业化试运营;到今年,地方层面已有51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相比两年前翻了两番。

以“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累计道路测试里程、发放测试示范牌照”三项核心指标来看,去年年中分别超过1万公里、2000万公里、4000张;去年年底分别超过2.2万公里、8800万公里、5200张;截至今年5月,这三个数字分别来到3.2万公里、12000万公里、7700张。

三项指标半年增幅均在40%上下,但工信部指出,各地“车路云一体化”尚未搭建形成完备系统架构,基础设施存在“碎片化”现象。如此一来,更大范围应用试点势在必行——本月初,覆盖一二三线20个城市(联合体)的应用试点名单出炉。

这些具备良好交通和通信设施,在智能网联领域有较大影响力,同时应用需求迫切的城市,对处于测试验证转入规模化应用关键期的“车路云一体化”,是绝佳的试验场——应用试点将聚焦于基础设施联网成片,以及多种商业模式探索。

在国家引导试点规模化落地背景下,多个地方政府已开启“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招标,将巨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包括北京、武汉等地多个“百亿大单”成交,项目包括边缘计算设施、路侧感知设施、路侧通信设施等。

接下来,统一制定“车路云”(含汽车、通信等)标准,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具体到城市端,不少试点城市都根据自身禀赋,探索商业落地方案。路径逐渐清晰化,竞争趋于白热化——基于政策支撑、产业基础、企业实力、科创能力不同,重点城市已形成分化格局。

-2-

沪深京科创领先产业强大

处于第一集团的是沪深京。抛开国家“指导性”动作不谈,在地方法规、管理细则等支持政策上,三地的自主性领先全国。

深圳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是全国首部相关法规,2022年就已经制定完成;作为国内首个出台自动驾驶测试政策的城市,上海近期发放首批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北京近日就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意见。

除了制定政策动作快、响应上层引导快之外,沪深京还拥有国内其他城市无可匹敌的产业和科创优势。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市,京沪深智能网联企业实力雄厚、科创资源丰富,三地不光有造车“大厂”,还聚集了全国七成以上人工智能重点企业,较早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上海在自动驾驶芯片、大算力芯片、电池安全管理、车联网等领域实力强劲;北京在全固态锂电、氢电池、自动驾驶系统解决方案等领域颇有建树;比亚迪、华为之外,深圳还有多个动力电池、物联网芯片名品。以2022年为例,三地各有7家、4家、3家相关独角兽出笼。

以目前火爆的无人驾驶网约车商业应用为例,国内智能驾驶“头部玩家”——百度“萝卜快跑”、滴滴出行、元戎启行、小马智行等,公司注册地或核心研发中心离不开京沪深,而且京沪深也是各家公司主要运营地。

智能驾驶测试加快和商业化运营试点铺开已产生效益。目前,深圳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近500家,基本覆盖车路云上下游环节,去年产业增加值763.1亿元,同比增长38%;上海提出,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值超过5000亿元;而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初现”。

-3-

穗汉渝缺乏行业龙头企业

截至目前,全国共17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 个双智试点城市、20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搜狐城市梳理发现,重庆入围次数最多,共五次。重庆之外,传统汽车重镇武汉广州也被寄予厚望,各有三次入围。优势短板都明显的穗汉渝处于第二集团。

这三个城市汽车制造业基础雄厚,传统企业转型培育出不少新能源整车品牌,进而吸引了“单车智能”相关产业聚集。例如,重庆已形成以长安为龙头,赛力斯等10多家整车企业为骨干,上千家配套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完整。

利用主机厂与出行运营商、自动驾驶公司合作,成为广州、重庆的共同选择。例如,小马智行、丰田中国、广汽丰田成立合资公司。近期,包括重庆、广州在内的7个城市展开智能网联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而武汉则开放全球最大无人驾驶试点区域,以场景优势换应用市场。

总体而言,三地都利用传统优势,吸收先进技术和领先平台,积极拓展商业化落地。具体来说,即以开放道路测试为起点,吸引车企、自动驾驶软件、零部件测试、自动驾驶运营服务企业等周边生态集聚,推动具备商业应用模式的技术加快进入产品生产测试、量产阶段。

至于短板,除了核心技术缺乏之外,重庆广州武汉自动驾驶企业规模还不够大,几乎没有行业头部企业。值得关注的是,自动驾驶是极为“烧钱”的行业,资金周转不畅导致不少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广州不少自动驾驶企业面临资金紧张难题,研发资金占营收比重不到10%。”

-4-

产业前景虽好但前期投入巨大

建立统一标准及测试评价体系是“车路云”联网成片的关键,有赖于各运营主体协同,也需要成熟的商业模式推动。单单靠头部城市或者头部企业,不能够完成——而更多场景的商业化示范应用,需要所有城市的参与。

就现阶段市场实践来看,“车路云一体化”主要围绕自动驾驶、智慧交通、城市治理应用,包括智慧公交、智慧环卫、自动泊车、城市物流和低速无人车、网联式智能驾驶乘用车以及无人出租车等。多个城市各显其能,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多场景应用模式。

例如,无锡重注“车路协同”;杭州要落地“一廊十区万辆”示范应用,打造无人物流第一城;长沙计划打造“城市物流+自动配送”全时段、全过程、全场景无人化运输应用。此外,进入“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的福州、鄂尔多斯、沈阳等相关项目启动招标,也许还能带来更多应用。

除了城市场景,在矿山等部分封闭场景已实现“车路云一体化”商业闭环。例如,目前矿山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均按车路云架构设计,云端计算在矿山无人驾驶的调度、监控、遥控驾驶等方面价值巨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25年整个智能网联产业产值将达到7000多亿元,2030年将达到约2.6万亿元的规模。蛋糕是诱人的,但是动辄数十亿、甚至超百亿级的前期基建投资,对地方财政也提出了要求——如何避免重复投入、无效投入,是各地不得不掂量的问题。

参考资料:

谋局智能汽车,城市们如何突围.澎湃新闻

调研团建言:云协同呼唤标准协同.大洋网

“车路云一体化”如何迈向规模化应用.财联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