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复旦大学游客太多致师生就餐困难?高校开放没那么可怕

文 | 心冥

近日,澎湃新闻报道,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暑期复旦大学校园迎来参观、培训高峰,在食堂就餐的校外人士太多,导致本校师生就餐困难。事实上,刚进入暑假不久,其他高校的学生在社交平台上也有类似的吐槽,指出游客没素质、在食堂大声吵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就餐环境。

这些吐槽的出现,不仅让人怀疑高校的接待能力,更让校园是否应该开放再次成为大家争议的焦点。

在一些人看来,高校作为公共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设施全民共享,做到向公众开放。反对者则认为,暑假期间大量校外人士的涌入,无疑会对校园秩序、教学科研环境以及师生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特别是在食堂这样的公共区域,人流量激增不仅可能引发就餐困难,还可能带来噪音污染、安全隐患等问题, 让师生苦不堪言。

反对者的担心有一定的道理。然而,通过记者了解的现场情况来看,合理的资源调配与有效的管理能够缓解这一担心,实现开放与秩序的并行不悖。

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报道里提到,在复旦大学食堂的用餐高峰期,餐厅一楼大堂内座无虚席,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吃饭。就餐高峰期(中午11:15-12:30),食堂只对校内师生供餐,游客得等到12:30后才能排队就餐。

而且,高峰期后也仅对校外人员开放部分窗口,校内师生仍然可以到指定窗口打饭。在人流量多的情况下,食堂工作人员还会进行分流,对占据位置的情况也会适时进行引导,以免有的师生因为等待的游客太多而没有位子吃饭。

有人说,因为有国家财政补贴,学校食堂的餐费才比较低,不能让游客占便宜。复旦大学也考虑了这个问题,其旦苑食堂针对校外人员另收取50%搭伙费。据游客反映,即便加上搭伙费,在学校食堂吃,也比外面的小饭馆要实惠得多。

从一些在校生的体会来看,复旦大学食堂这些举措还是有一定效果的。有学生认为校外就餐人员过多会挤占原本属于师生的空间,但影响没有那么严重。还有学生表示,因为会进行用餐时段和窗口的分流,并不会担心吃不上饭,只是有时来晚了可能选不到自己喜欢的菜品。

可见,校外人士的涌入,虽然不可避免会造成资源的紧张,但并未超出学校的承载能力。具体到管理上,办法比困难多。除了复旦,其他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应对措施。比如,清华大学明确给出了每个食堂和餐厅的用餐时间表,食堂和餐厅的区别在于,食堂只能用校园卡结算,而餐厅可以电子支付。这样既保证了师生的就餐环境,又满足了游客的用餐需求。

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回顾过去,高校对游客开放游览,开放部分就餐区并不是新鲜事儿。早在疫情之前,厦门大学芙蓉餐厅的三层,一直对游客开放。芙蓉餐厅位于网红打卡地芙蓉隧道入口处,游客在这里就餐非常方便。餐厅餐品非常丰富,还能顺带感受校园生活,因此这个餐厅成为众多旅游攻略中的热门推荐。对学校来说,也算是经营成功的好案例。

当然,经历几年疫情封闭管理,大学生可能一时间不适应这种开放模式,一些高校不愿意给自己找事,这都可以理解。但大学毕竟是公共资源,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向大众开放,是其公共责任。比起闭门谢客,找到一套兼顾师生权益与大众诉求的管理模式,更能体现大学精神。这并非纸上谈兵,从复旦大学的应对措施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合理的安排和协调,校园开放并不一定会导致资源的过度挤占或秩序的混乱,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