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多省放宽认定标准,区分应届往届的择业政策早就该改了

文 | 李哲

近日,一些地方陆续推出的应届生择业新政引发热议。包括山东、湖南、贵州、广西等多个省份人社部门发文,调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标准,明确在省内事业单位招考中,不再审核其是否有工作经历和缴纳社保的情况;再如湖南发文明确“高校毕业生”为近3年内毕业、招聘过程中未落实编制内工作的毕业生。

这些政策都有一个共同点:放宽了应届生的认定条件,扩大了应届生的群体规模。

这些政策调整,有着显而易见的现实原因:找工作越来越难了。2024年应届毕业生人数为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不仅这些人要找工作,往届的不少毕业生也在找工作。而很多年轻人因为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被一些招聘拒之门外,这既有着不近人情的残酷,也不符合当下一些毕业生的真实境遇和实际诉求。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一些毕业生为了考公考编,暂时不找工作不交社保,以维持自己应届生的身份。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42.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延毕不为别的,就是希望保留应届生身份。这些数据说明什么呢?一些学生开始为了应届而应届,把应届生的标签当作了一道护身符。

在招聘活动中,要求应聘者必须是应届生的,常见于一些公职部门或事业单位招聘;市场化企业的校招规模逐年缩小,倾向于要求应聘者必须具有一定时期的工作年限。说白了,一些招聘活动之所以对应届生进行倾斜,主要还是福利性的,为的是照顾“大局”,稳定毕业生的就业。

然而,单纯地以应届生来设置准入门槛,既不科学,也不公平。现实中,也存在这样的差异化情形:一些应届生虽然刚毕业,但是在大学期间已经有过多个实习经历,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相反的是,一些毕业两三年的人,可能没有过一份正式工作。用人单位在招人时,更多是看这个人的能力、经验、综合素质,符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是不是应届生,并没那么重要。

其实,应届生身份的取消或者淡化,也可以倒逼一些学校,真正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能力培养。不少大学生在四年时间里都没有认真去实习,一方面这和一些学生的惰性有关,另一方面也和高校只注重“教室教学”而忽略“校外实践”有关。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见多了一进入大学校门就开始主动或者被学校引导着去准备考研的学生,但似乎少有人早早开始探究自己的专业兴趣和未来职业。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大学毕业生乃至985院校的毕业生找工作吃力的关键原因。

说到底,职场卷的是能力,而不是身份,这就要求高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大学到工作岗位的过渡,不该是硬生生的,而应是自然而然的,或者是递进式的衔接。

事实上,早在2022年全国“两会”时,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和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就提交了关于淡化或取消应届生身份的建议。新的社会共识正在凝聚,传统的应届生择业政策,是该改改了。让身份上的标签少一些,让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多一些,才是可持续的人才政策。

当然,逐渐淡化乃至取消应届生身份,需要一个过程,不太可能骤然取消,否则也会引发新的问题,但这一趋势是必然的。期待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高校,都能看到这一趋势,从而积极调整自身,适应人才市场的新变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