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美在“紧张贸易局势”下展开金融对话,能谈什么?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据多家媒体报道,8月15日至16日,中美金融工作组在上海召开会议,这是该工作组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第五次举行双边会议。

不少外媒注意到,本次会议召开之际,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正日益加剧。《纽约时报》称,在此背景下,拜登政府一批高级官员赴上海参会,旨在“保持双方经济关系的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8月17日对观察者网表示,当前美国各种政策都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拜登政府时日无多,很难指望其有重大政策出台,但如能在一些具体领域对有关问题进行务实探讨,有助于中美关系保持稳定。

中美谈什么?

中美金融工作组是为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在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指导下建立的两国金融交流机制。

2023年9月,中美成立经济领域工作组,包括“经济工作组”和“金融工作组”。“经济工作组”由中美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金融工作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两个工作组将定期、不定期举行会议,就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加强沟通和交流。

在中美金融工作组往届会议中,中美双方已经就两国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金融监管合作、金融市场制度性安排、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全球金融治理、跨境支付和数据等议题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和建设性的沟通。

本周在上海举行的会议是中美金融工作组自去年9月成立以来的第五次会议,也是在中国举行的第二次会议。

据美媒报道,美国代表团由美国财政部助理财长奈曼(Brent Neiman)率领,于当地时间8月12日启程。同行者还包括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曾在美联储任职的金融稳定问题专家梁内利(Nellie Liang),以及美联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官员。

美国财政部助理财长奈曼美国财政部网站

奈曼在启程前表示:“我们计划在这次金融工作组会议上讨论金融稳定、跨境数据、贷款和支付相关问题、私营部门推进低碳转型融资的努力,以及出现金融压力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改善沟通的具体措施。”

《纽约时报》称,美国和中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今年一直在进行金融冲击演习,以便在发生可能影响国际银行或保险体系的危机,如网络攻击或气候灾难时,双方能够协调应对措施。

今年6月,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金融市场的助理部长尼古拉斯·塔博尔(Nicholas Tabor)在一次讲话中表示,他参加了过去4次中美金融工作组会议,“这一经验表明,美中金融当局之间定期、坦诚的接触对促进相互了解是非常有价值的。”

塔博尔表示,建立沟通渠道的过程“让两国金融工作小组的参与者开始建立必要的关系,以便相互理解政策,确定可以互惠互利的合作领域,并为明确沟通分歧领域提供空间。我们已经取得了进展,但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