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一年开会800多次,哪有时间办实事?| 新京报快评

▲资料图:开会记录。图/新华社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2022年国家管网集团总部(含部门单位)要求下属企业参加的会议达800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3次;2023年某下属公司参加集团及各部门各单位会议280余次,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会议。

开会不是小事情,前前后后要做很多工作,比如撰写会议发言稿、会场布置、下发会议通知等,都需要人员落实。像通报中提到的一年开会800余次,每天要开2到3次,如此高频率开会,必然占用大量工作时间,哪有精力干事实,又如何体现工作效率?

开会的目的是上下沟通、左右协调,这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过于依赖开会,甚至把开会作为推动工作的重头戏,忽视了干实事的重要性,那就过头了。

凡事讲究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开会开多了也有可能适得其反。一方面,开会不是看电影,本身就有些“枯燥无味”;另一方面,台上长篇大论、滔滔不绝,台下木讷呆板、昏昏欲睡是不少会议的真实写照,起不到真正上情下达的作用。

毫无疑问,一年开会800余次,说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人认为会开了,文件传达了,事情就做完了。事实上呢?做的都是表面功夫,将开会当作了“秀场”舞台。

事实上,中央一再强调,要减少会议数量,压缩规模,严控经费,加强会议的活动报批程序。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也专门提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执行,以为基层减负为落脚点,回应基层干部群众关切与期盼,让基层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精力抓落实。

可见,对形式主义说“不”,早有制度保障。一些地方、单位“大水漫灌式”开会,是时候改改了。而改进会风,也是为基层减负。因此,开会当以必要性为原则,必要的会就开,非必要的会坚决不开。

撰稿 / 李万友(自由职业者)

编辑 / 徐秋颖

校对 / 刘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