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宗和
很多人日常只觉得看病难,没想到现在有些医院过得也叫一个难。
看看最近的一系列新闻吧——郑州郑东新区白沙镇卫生院欠薪8个月,医护人员集体围堵领导车辆讨薪;广东梅州嘉医附院或将申请破产,员工已被拖欠多个月工资;河南濮阳清丰第一医院在公共场合集体讨薪,也是8个月没发工资……
如果再往前追溯,把民营医院也算进来,这个名单会很长。
一边是住院率创新高,一边是欠薪倒闭传闻,医院怎么了?会不会像学校一样,迎来一批关停潮?它们的出路在哪?
1
先重点关注下白沙镇卫生院和梅州嘉医附院的情况。
10月30日,一段网传视频显示,白沙镇卫生院的医生和护士,周三在医院门口围堵领导的车,对医院欠薪8个月讨要说法。视频发布者称,视频中的黑色轿车“不是院长的车,是大领导的车”。
10月31日,郑州市郑东新区发布官方通报称,白沙镇卫生院职工基本工资均已按时足额发放,绩效工资由于医院亏损等问题,需要重新拟订新考核方案,正在征求意见中,待制定完毕后会及时足额补发。
通过争取,白沙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至少要来了基本工资,梅州嘉医附院的医护人员就没这么幸运了。
梅州嘉医附院的员工告诉媒体,他们已经被欠薪10个月,前段时间还被通知离职,“周二直接开会,让我们解散。不管有没有编制,都不能上班了”。另有更高职称的医生透露,合同制员工直接辞退,有编制的会分流,医院表示最少半年内会支付拖欠的工资和赔偿金。
梅州卫健局工作人员也确认,嘉医附院已经停诊,正在申请破产。而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上,嘉医附院已在10月15日列为被执行人,被执行约664.8万元。
这两家医院都是公立医院,前者是郑州市示范医院,还是河南省政府确定的重点镇卫生院之一;后者创建于2009年,是梅州市直综合性二级医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公里,有400张床位。
一家重点乡镇卫生院,一家年轻的二级医院,都遭遇经营困难,无力支付医护工资,被送上舆论头条。它们所处的困境,也不是个案,而是大量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在面对或将来要面临的难题。
2
这些医院的苦日子,或许才刚刚开始。
社交媒体上,新闻评论区内,医护人员的苦水倒不完,争先比谁更惨。几个月不发绩效,只能算常规操作;一年多没给交公积金,引不来同情声;干了十年内科,转头科室合并被分配到骨科,至少工作没丢。
而公立医院的困难,又以二级医院最为集中。
2023年3月,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一份监测分析报告显示,全国5456家二级公立医院中,有43.87%的医院出现了亏损。今年1月,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指出,去年1-8月,全国诊疗人次在三级医院增长了8.7%,在一级医院增长了9.0%,二级医院却下降了7.6%。
我国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由医保基金支付、患者付费和财政补助三部分组成,其中医保基金收入占大头,基本能占到公立医院收入的50%以上。医院要想增收,只能靠收取更多病人。
可现实情况中,人们小病要么不去医院,要么去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报销额度更高;大病去三甲,虽说人多挂号难,但医疗技术有保障,看病更放心。二级医院高不成低不就,完全就是“夹缝中求生存”,日子越过越难。
上述遭遇停诊风波的嘉医附院,医院内职工都无奈地表示,自家医院没啥竞争力,“周围2公里内有梅州市人民医院和黄塘院总部两个三甲,放着三甲不去,人家凭什么来你这个二级医院?”
而乡镇卫生院,受益于强基层的政策扶持,往往能拿到更多的财政补贴,日子相对好过点。可过于依赖财政补贴也有弊端,得完全仰仗当地的财政状况。地方财政一困难,卫生院的前景就堪忧,正如上文提及的白沙镇卫生院。
3
一位二级医院的医生曾悲观地向媒体表示,二级医院未来和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一样,要退出历史舞台的,这是必然。
的确,处在“夹心”中的二级医院,绝大多数定位相当尴尬。它们本没有综合医院的实力,却想要揽综合医院的活,结果是没有任何突出优势,远不如在某一项目深耕的医院有吸引力。要想生存下来,要么走“专特精”道路,要么顺应时代趋势,在养老方面多融合融合。
我老家隔壁镇有家二甲医院,其“核心科技”是骨伤科,在省内及邻省都颇有名气,年门诊量超过30万人次,近九成患者来自外地。另一家县城附近的二甲医院,以神经内科、眼科等四个特色专科闻名,去年位列全国百强乡镇卫生院综合实力榜第一名。
专业才是王道。有特色专科,患者自然源源不断上门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公立医院将养老和医疗结合起来,往临终关怀、医养结合、职业养老等方面探索,或许是个不错的出路。
国庆期间我和老婆去了趟日本,在一些小镇看到像医院又像养老院的机构,老婆说这是日本的介护医疗机构,为老人提供养老和基础医疗服务,功能确实介于医院和养老院之间,公立的医保可直接报销90%的费用。
而比起二级医院的存亡,我更关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如果财政支持力度大减,光靠医院的创收,它们很难生存下去,说不定会像乡村学校一样,被批量关闭或合并。
集中资源办医虽然可以节约成本,但公共保障功能会削弱。撤点并校后,因为上学不方便,辍学的孩子大有人在。同样,若基层医疗机构撤并,村民就医的时间和交通成本会成倍增加,之前为强基层、推动分级诊疗做的一系列努力,可能会大打折扣。
随着人口形势的变化,一批公立医院亏损乃至倒闭,是一个正常、且不可避免的过程,但如果财政一紧张,就削弱公共医疗方面的支出,让人看病更难、更贵,就不正常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