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不按约定赔付等原因,阳光财险多家分支机构合计被罚超百万

3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阳光财险”)四家分支机构,因“拒不依法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等原因合计被罚款超过100万,多位负责人被警告。

多家支公司合计被罚超100万

据公开信息显示,阳光财险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分别是:一、不实列支费用、给予客户合同外利益;二、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三、拒不依法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针对上述违法违规事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做出以下处罚决定:对阳光财险广州分公司罚款63.98万元;对阳光财险广州市花都支公司罚款20万元;对阳光财险佛山中心支公司罚款13万元;对阳光财险惠州中心支公司罚款12万元。

此外,在相关责任人的处罚中,时任阳光财险广州分公司副总经理的王军伟,因不实列支费用、给予客户合同外利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警告并罚款合计9万元;时任阳光财险广州分公司副总经理的张云平,因给予客户合同外利益警告并罚款4万元;时任阳光财险广州分公司临时负责人的陈俊宇,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时任阳光财险广州分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的吴杰辉,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被警告并罚款1万元;时任阳光财险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的黄保,因不实列支费用,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时任阳光财险广州市花都支公司总经理助理(主持工作)的刘柱棉,因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时任阳光财险佛山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的梁力,因拒不依法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时任阳光财险惠州中心支公司副总经理的黄海巢,因拒不依法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

业绩承压,股价一路走低

官网信息显示,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保险”)是中国一家完全按市场化机制成立和发展起来的民营保险服务集团。2005年7月阳光财险成立,2007年6月集团成立。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已拥有财险、寿险、信用、资管、医疗、养老、科技等多家专业子公司。2022年12月9日,阳光保险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

近年来,阳光保险的业绩表现持续承压。从财报数据来看,2019-2023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0.86亿元、56.19亿元、58.83亿元、48.81亿元、37.38亿元。其中,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分别下滑17.03%和16.82%。公司股价更是从2022年刚上市时的5.83港元,跌至2025年3月24收盘3.13港元,累计跌幅近50%。

同时,阳光保险近年来还遭遇股东的大额减持。2024年10月14日,深圳中洲集团有限公司减持了190万股阳光保险H股。据阳光保险招股书披露,中洲集团曾是对其直接持股5%以上的少数股东之一,但目前持H股比例不足2%。

2024年10月22日,阳光保险第三大股东江苏天诚物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江苏天诚”)减持了1197.1万股阳光保险H股,减持均价为每股3.25港元,变现约3890万港元。2024年11月8日,江苏天诚再对阳光保险H股减持3281.65万股,对H股持股比例降至15.96%,减持均价为每股3.29港元,变现约1.08亿港元。

记者观察发现,股价的持续低迷不仅打击了投资者信心,也对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构成压力。2016年2月,阳光保险召开股东大会,向核心员工配发了4.4亿股内资股,认购价为4元人民币/股,并规定上市后三年内不得出售,锁定期满后每年减持不超过25%。这意味着员工持有的股票要到2025年12月9日才能卖出。然而,如今阳光保险股价早已跌破认购价,导致参与计划的3688名员工面临巨额账面亏损。

财险业务“做一单亏一单”?

阳光保险的产品结构以寿险和财险为主,但两大业务板块的业绩变现差异明显。寿险业务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709.18亿元,同比增长17.38%;净利润53.17亿元,同比增长53.85%。财险业务则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公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阳光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为364.97亿元,同比增长8.94%;净利润达9.01亿元,同比下降21.03%。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当下保险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阳光财险的困境主要源于两大压力:一是承保成本增加,数据显示,阳光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已经超过100%,意味着其承保业务的支出已经大于收入,出现了承保亏损“做一单亏一单”;二是受到自然灾害频发影响,近年来阳光财险的赔付支出大幅上升,进一步侵蚀盈利能力。据阳光财险理赔年报显示,2024年阳光财险累计赔付件数1540.68万件,赔付金额302.58亿元。其中,农险赔案5.24万件,赔款5.32亿元; 应对台风灾害,赔款1.33亿元。

此外,净资产收益率的下滑也对阳光财险的盈利能力构成了压力。从2024年三季度的数据来看,阳光财险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44%和1.61%,与2023年同期相比,出现明显的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43个百分点和0.54个百分点。

此次阳光财险多家分支机构与多名责任人同时被罚,暴露出阳光财险内部管理漏洞与合规经营的挑战。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消费者来说,分散风险、补偿损失是保险的基本功能,阳光财险上述违规行为,将给消费者带来“理赔难、服务质量差”等诸多问题,使其合法权益难以保障,投保的初衷无法实现,甚至可能遭受经济损失;对公司自身来说,频繁的处罚不仅打击了市场信心,使得潜在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也引发业界对其合规管理能力的广泛质疑。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管玉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