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旺角的街头,一位头发花白、穿着宽松T恤的妇人提着购物袋缓步走过,偶尔有路人驻足打量——这张布满皱纹却神情自若的脸,竟是上世纪90年代轰动全港的“三级女王”李华月。
如今68岁的她,早已褪去银幕上的烈焰红唇,却依旧保持着年轻时那股“我行我素”的劲儿,连买棵菜都要挑最新鲜的档口,仿佛当年在片场挑剧本的架势。
导演张艺谋曾感叹:“她要是演正剧,定是带刺的玫瑰。”
可惜这份锋芒,终究淹没在世俗的唾沫里。
比起同期女星,李华月的选择更显孤勇。
唯独李华月,像她主演的《虐之恋》里那个偏执的女主角,在情欲与暴力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当记者追问“为何不学别人见好就收”,她叼着烟轻笑:“她们要的是富贵安稳,我要的是活得痛快。”
这话倒像她的人生注脚——四段婚姻皆以分手收场,最穷时靠片场盒饭度日,却始终拒绝富豪饭局邀约。
如今的李华月住在九龙老旧的唐楼里,阳台上养着十几盆三角梅。
有邻居见过她穿着人字拖去街市砍价,为省两块钱能和鱼贩理论十分钟。
“年轻时拍戏赚的钱早花光了,但她从没找圈里人借过一分。”曾合作的场记透露。
去年有导演开出七位数请她复出拍怀旧纪录片,她却摆摆手:“现在的观众要的是美颜滤镜,我这张老脸,怕吓着小孩。”
说罢拎起菜篮转身离去,深蓝色布衫被风吹得猎猎作响,恍惚间竟与《满清禁宫秘史》里那个决绝的妃子身影重叠。
在这个人人追逐流量的时代,68岁的李华月活成了某种“叛逆”的隐喻。
当某女星为博眼球在红毯故意走光时,她在茶餐厅和街坊讨论台风路径;当昔日同行忙着在直播间叫卖“情怀”时,她蹲在庙街地摊淘二手小说。
有狗仔跟踪三个月,只拍到她每周三雷打不动去社区中心做义工,给孤寡老人读报纸的模样,竟比当年拍床戏时更专注。
”从片场的聚光灯到街市的霓虹灯,这个被贴上“艳星”标签的女人,始终在用最笨拙的方式守护着内心的城池。
当我们在直播间抢着“9块9包邮的独立女性课程”时,李华月早已把日子过成了行为艺术——所谓真实,不过是买菜时计较的那把葱;所谓独立,无非是拒绝复出时那句“我乐意”。
在这个精心策划人设的时代,这份粗粝的坦然,或许才是娱乐圈最奢侈的叛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