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用“四川方言”贯穿全片、没有穿越、免费首发的年代短剧《家里家外》,以温暖的笔触观照现实生活,引发了诸多受众的共鸣。该剧自3月14日播出以来,在热度持续上涨的同时,口碑不断攀升。
《家里家外》围绕一个普通川渝重组家庭的烟火日常展开。这个重组的四口之家以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相互扶持和尊重,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让很多观众为之触动。女主角蔡晓艳敢爱敢恨、不内耗。男主角陈海清家务全包、工资卡上交,同时有担当、有魄力,堪称“满分丈夫”。性格迥异的重组夫妻,共同构筑起温暖的小家。这个重组家庭里,蔡晓艳和陈海清都做到了对对方的孩子视如己出,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关心,让观众在感动中体会到了剧情的深度和温度。
在对年代感的呈现上,《家里家外》通过真实的置景,营造出浓浓的烟火气和熟悉的旧时光,让观众仿佛置于川渝街巷。在置景上,《家里家外》大的内景共有16个,如果算上每个场景细分的空间,内景数量接近30个。剧中的家属院里,红砖墙楼房、楼间晾晒着被子、台阶爬满青苔、街坊邻居们坐竹椅唠嗑、晾晒的腊肉等细节,复刻出20世纪80年代川渝生活样貌。海鸥牌手表、青羊电视机、工厂元旦联欢晚会、中国女排世界杯首次夺冠等镌刻时间的元素和事件,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变迁。
去年是短剧正式走向精品化的一年,精品化意味着短剧不再停留于复制粘贴的爆款速食,而在追求着内容上的创新进阶。进阶的第一步,就是走向更落地的现实主义。
随着近两年免费短剧的发展,短剧开始有空间做现实题材,而不用一味卷土味爆款。《家里家外》的出圈,证明了年轻用户对现实题材的接受度,也让创作者更有信心在短剧现实题材赛道上继续深耕。(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牛梦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