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时期制造的枪支大炮,这个国家的特种部队还在用

一、40、80、120磅阿姆斯特朗大炮

清末开展洋务运动后,综合实力相比强盛了很多,在1878年江南制造局就能够制造英国阿姆斯特朗四十磅的线膛炮;时隔两年就可以生产口径一百五十毫米、重四点五吨的,八十磅到一百二十帮的阿姆斯特朗大炮,到了八六年江南制造局更是生产出了一百八十磅,口径两百零三毫米口径的阿姆斯特朗大炮,其中江南制造局一次性生产出了五十六门阿姆斯特朗大炮。

八八年,江南制造局已经能生产二百五十磅,二百二十八点六毫米口径的后装线膛炮,炮身总重量达二十五吨;时隔两年已经能生产出三百零四点八毫米口径的重型火炮,三百零四点八毫米口径的大炮配用的重八百磅的炮弹,炮身总重量更是达到五十吨。

三百零四点八毫米口径的大炮能穿透四百八十毫米厚的高纯铁(铁耙),这种巨炮也是中国至今生产过炮身最重、口径最大的大炮。

除此之外,江南制造局还生产过一些小型大炮,例如:七十五毫米口径小型管退式山炮、一百二十毫米口径速射炮、一百五十毫米口径快炮、二百三十毫米口径的后装线膛炮。以上大炮清末时期都能生产出来,还量产了一批火炮,共三千九百门,三千九百门大炮中几乎全是重炮和压制火炮。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工厂也生产了一万多门火炮,但是却没有一个重炮,几乎都是迫击炮。

二、麦德森式轻机枪与马克沁机枪

在清末时期生产的麦德森式轻机枪,至今这种机枪还服役与巴西特种部队!九一年英军装备马克沁机枪,九五年清朝便能生产国产马克沁,并装备在军队上。

清朝时期平远号装甲舰已经装上两百毫米口径甚至更大,如果有时间,或许只要十年,无畏级战列舰也是非常有可能的,那个时候清朝每年的财政收入最少都有三亿白银,清朝在财政上可以说毫无压力。

由于清朝统治者的闭塞以及部分守旧派官员的封闭,洋务运动也只不过是拖延了清朝衰亡的步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抢首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