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放宽条件,允许杜特尔特获释,莎拉警告父亲:回国或遭遇危险

2025年3月下旬,国际刑事法院(ICC)对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的态度出现微妙转变。据ICC最新声明,若杜特尔特能在9月23日的听证会上提供有效证据反驳“反人类罪”指控,将可能被当庭释放。这一消息让杜特尔特的支持者重燃希望,但其女儿、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却罕见发出警告:“你若回国,可能遭遇阿基诺式的刺杀命运”。这场看似司法程序松动的背后,实则是菲律宾政治家族博弈的生死局。

ICC的立场转变源于其指控证据链的脆弱性。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指出,菲律宾已于2019年正式退出《罗马规约》,ICC对退出前的案件仅有“补充性管辖权”,且缺乏直接证据证明杜特尔特在“禁毒战争”中下达系统性屠杀指令。主审法官莫托克承认,若9月听证会前仍无法确证指控,杜特尔特可能获释。这一“法律漏洞”暴露了ICC的尴尬——既要维护国际司法权威,又需避免因程序争议沦为“政治工具”。

然而,ICC的松口并非单纯的法律考量。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因逮捕杜特尔特陷入内外交困:国内支持杜特尔特的游行规模空前,棉兰老岛甚至出现独立倾向;最高法院部分法官质疑逮捕违宪,军方与杜特尔特家族的密切关系更让局势一触即发。ICC的“缓兵之计”,实则是为马科斯政府争取喘息时间,避免因强推审判引发内战。

莎拉对父亲回国风险的警告,直指菲律宾政坛的残酷现实。她以1983年反对派领袖阿基诺遭暗杀事件类比,暗示马科斯家族可能借“意外”清除政敌。这一指控并非空穴来风:马科斯上台后,两大家族从盟友走向决裂,莎拉遭众议院弹劾、杜特尔特被捕,均被视为马科斯“去杜特尔特化”的连环计。

杜特尔特的回国可能激化矛盾。一方面,他计划竞选达沃市长,为女儿莎拉2028年总统选举铺路;另一方面,其支持者已在中部岛屿集结,若释放后与马科斯势力正面冲突,恐重演“人民力量革命”。莎拉选择暂留海外,既是规避风险,也为保留家族政治火种——其子民调支持率高达58%,远超马科斯的23%,成为制衡现政府的关键筹码。

在这场风波中,中国罕见表态,呼吁ICC“避免政治化与双重标准”。这一立场既是对杜特尔特亲华政策的隐性支持,亦是对菲律宾政局稳定的关切。杜特尔特执政期间,中菲关系因务实合作显著改善,而马科斯政府近期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令中方警惕其倒向美国阵营的风险。

国际层面,ICC的合法性争议持续发酵。美国虽非成员国,却通过施压马科斯配合逮捕,试图削弱杜特尔特家族的影响力;俄罗斯则借机批评西方“司法霸权”,强化与菲南部势力的联系。多方角力下,杜特尔特案已成为检验国际司法独立性与地缘政治干预的试金石。

杜特尔特的命运,早已超越个人荣辱,成为菲律宾政治转型的象征。若获释,他将以“归来者”姿态重塑权力格局;若继续羁押,棉兰老岛的分离主义与家族支持者的怒火可能撕裂国家。而对于马科斯而言,这场豪赌已骑虎难下——继续强硬或妥协,都可能引爆政权危机。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40年前,阿基诺之死催生了民主革命;今天,杜特尔特的遭遇是否会掀起新一轮风暴?答案或许藏在马尼拉街头的标语中:“我们要正义,而非傀儡游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