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搜索积分活动  搜狗音乐排行榜
与“超生游击队”不同,中国富裕阶层成为超生的另外一个群体,他们利用交纳罚款等手段成功地在生育问题上与其他阶层划清了界限。在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面前,一些富裕人士再次通过金钱获得了特权。
生二胎成富人特权
 
 
  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拥有两个孩子,已经和拥有一处大屋、一款名车一样,成为城市中产阶级的新梦想。

  与源自讽刺小品的“超生游击队”不同,这是一个高素质的“超生富贵兵团” 一小部分城市中产阶级开始考虑采用改变国籍或者认缴罚金的方法,将自己的后裔乘以2。

·富裕阶层超生手段不完全手册
  1、缴纳高额社会抚养费:一个富裕商人跟记者计算说,他在给二儿子办户口前后,加上二胎准生证的款项,总共支出是6万多元,这对于拥有一个资产总额达1400多万的鞋厂老板来说,根本不值一提。

  提示:在民间关于缴纳“社会抚养费”的标准流传有各种说法,有一说只要交纳1万多元即可,然而此道全属暗箱操作,交4万还是交1万,要看具体地区、具体政策和与具体执行官员的关系。对于欠发达地区,这的确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不过对于发达地区,尤其是富裕收入阶层来说,这些罚款可能就无法成为调节的杠杆了。

  2、办理华侨证明:广东省的张先生利用自己的关系,办理了一个马来西亚华侨证明,也顺利地拿到了二胎准生证。
  3、据说在上海的富人圈里,最流行的方式,就是选择让怀孕的妻子到国外去生育二胎,新出生的孩子持有外国护照,这样超生的夫妻就不受政策的限制,或者干脆移民到国外,生完孩子再回来。能这样做的人,当然是属于“有钱,又有闲”的阶层了。
生二胎成为中国富人特权
·如此"二胎制"将撕破公平
“强化经济调节手段,大幅提升二胎‘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只要缴够了“社会抚养费”,就可生二胎。
很明显,这样的“二胎制”面向的是少数缴得起“社会抚养费”的富人,而绝大多数低收入人群则被排除在外…[全文][评论]
·富人生二胎不只有违公平
在一定程度上,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效益也就变成了社会部分利益群体的政策收益和以权谋私的考量标准,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严重偏离制定政策的初衷,计划生育政策的目标也就难以真正落实,这样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效益也就大打折扣…[全文]
 
1、再生一个经济上能应付吗?
2、有那么多精力来培育另一个吗?
3、两个孩子都能享受最好的教育吗?
4、一个就业都难 再生一个还能找到工作吗?
·挣多少钱才能保证两个孩子的幸福生活?
1、你认为家庭年收入达到多少,可以比较轻松地养育两个宝宝?
5万以下
5万-8万
8万-12万
12万-15万
15万以上
2.16%
12.43%
27.03%
22.16%
36.22%
结论:一半以上认为需要12万以上。
提示:一个孩子49万 谁敢生第二胎!
2、你认为家庭年收入多少,可在家里做全职妈妈养育两个宝宝?
5万-8万
8万-12万
12万-15万
15万以上
4.86%
11.35%
14.05%
69.73%
结论:83%认为需要12万以上。
提示:二胎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顾大嫂长得粗眉大眼,胖面肥腰,却生来不会拈针线,只爱武装,拳脚功夫甚是了得,三二十人近她不得,连丈夫孙新这等本事,也输与她。
    谁知这二年天遂人愿,夫妻二人在登州十里牌乡,开了处酒店,兼作牛羊屠宰,生意越做越红火,不知不觉中,腰包就鼓了。
    女人有了钱就想生孩子(个别女明星不在此列),把不会针线活的事也忘了。顾大嫂整天厮缠着孙新,要再生一件小棉袄。大嫂说,闺女是娘的贴身小棉袄,如今咱不缺钱,就缺一件小棉袄…[全文][评论]
·富人为什么想要2个孩子?
1、一家四口,有男有女才叫“好”。
2、独生子女成长弊端:自从有了个妹妹后,老大性格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独生子女那些特殊的脾性,如自私,自我为中心改变了许多,连幼儿园的老师都反映,孩子如今特别有责任心。而且由于姐姐能够带着妹妹一起玩,妈妈反而比带一个孩子的时候省了很多心。
3、多一个孩子,多了一道安全系数:目前管理着一间培训公司的于昕说,“假如有第二个孩子,将来父母都不在了,孩子和孩子间还可以互相商量,彼此有个照应。”
4、继承家业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指出,今后15年即到2020年是中国人口发展的最为关键时期,制定计划生育政策时预见到的和没有预见到的所有负面影响都会逐渐显露出来。
我国面临的12个人口问题
·我国面临的12个人口问题
 ●人口总量压力巨大,今后20年内每年仍要净增800万-1000万人口。

 ●中国现有残疾人口约6000万,每年出生人口中大约5%有出生缺陷。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大陆文盲人口为8507万人,文盲率为6.72%。

 ●中国有艾滋病病毒携带者84万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逐渐演变为新的人口问题,严重威胁人口安全。

 ●人口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高出正常值约10个百分点。(在目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下,适婚的男青年也会遇到结婚难的问题。由于中国家庭传统上有看重男婴的风俗,以及超声波检测胎儿性别的普及,一些夫妇在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规定下,决定将女婴堕胎,而保留男婴。根据2000年的普查数据,中国男婴和女婴出生比例为117比100,远远高于国际正常水平105比100。)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7%,人口老龄化开始加速。

 ●人口城市化速度缓慢,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大约10个百分点,但农村却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和农村间流动。

 ●94%的人口聚居在占全国总面积43%的东南部。

 ●全国乡村人口约占61%,绝大多数人仍然生活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城市化水平低。

 ●欠发达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住院分娩率与沿海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不得不应对的新问题。(一位独生子女曾经在网上发出这样的呼喊:“我做了一个噩梦:我变成了一只蜗牛,异常艰难地往前爬,我背上沉重的壳,是12个老人。我被压得无法喘息、苦不堪言,我哭喊、我挣扎、我绝望。”)

 ●独生子女的伤残死亡问题需要妥善处理。这部分人群全国有30多万…[全文][评论]

·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

●出生性别比已近120∶100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男女性别比正常应在100∶103至100∶107之间,但中国是119.86∶100。主要原因一是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存在;二是农村生产力还比较低,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三是B超可查出胎儿性别,有些人选择了生男孩…[全文][评论]

●15年后3000万光棍找不到老婆?
妇女的缺乏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拥有金钱、技能和受教育等优势的男子可以结婚;而没有这些优势的男子却结不了婚,他们在社会经济最底层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光棍阶层。在中国和印度,到2020年,光棍将占到年轻的成年男性人口的12%至15%…[全文]

·独生子女的问题
一位独生子女曾经在网上发出这样的呼喊:“我做了一个噩梦:我变成了一只蜗牛,异常艰难地往前爬,我背上沉重的壳,是12个老人。我被压得无法喘息、苦不堪言,我哭喊、我挣扎、我绝望。”
·人口老龄化问题

●中国正日趋进入老龄化社会 谁来给老人以关怀?
中国正面临着急剧老龄化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在老龄化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养老问题,养老问题中尤其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是高龄重病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需要更周到的照料和更细致的心理关怀,但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要,那么他们都面临着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全文][评论]

人口危机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的皮特·麦克唐纳教授说,如果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持续下降,中国将很快失去其在世界市场上劳动力廉价的优势,那么,国外资本有可能转移到印度、朝鲜等劳动力更便宜的国家去。“现在,日本经济持续疲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他说。

·计划生育政策不当可能使中国人口接近灭亡

前几天又看到有人说中国人口应该以200年的时间从现在的数目回落到3亿左右,但令人费解的是这些所谓的专家竟然忘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全文][评论]

·21世纪新威胁:人口过少

 
除了合法的生育“二胎”之外,在许多领域都可以看到富人们的特权。而特权的形成与政策法规的公平性有很大的关系。这种不公平主要就是贫富差距的不公平…[全文]
除“二胎”外富人还有多少特权
·户籍
买房得户口,或者直接买卖
·福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政治
富人竞选村官
·教育
高考移民 贵族学校
[结语]只有彻底清算那些所谓“以经济手段进行调节”的诸多政策法规,在规制面前使每一位公民都拥有均等的机会,才能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否则,任由“经济手段”调节下去,中国只能成为“富人的俱乐部”,使穷人承受更多的生存压力和代价。
第082期 05-08-25 责编: 杨林
保守伊朗vs保守美国
  内贾德上台加强了保守派对伊朗政权的控制,从而逆转了上世纪90年代初在伊朗兴起的改革潮流。[详细][评论]
反伪科学打出冤案?
  反对伪科学的战斗中,于光远、何祚庥、郭正谊、司马南4位专家被“那些对手”称为“四大恶人”[详细][评论]
私塾兴起 现代教育遭贬
  苏州首家现代私塾“菊斋私塾”开课。创办私塾主要目的是弘扬国学…[详细][评论]
全球大流感前夜?
  一个禽流感全球传播的链条已经形成,一种导致数以亿计的禽鸟死亡的致命病毒,正离人类越来越近…[详细][评论]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