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


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李俊民
李俊民
  

  “这些流浪在外的人,真正很傻很傻的很少,他们有清醒的时候,如果有人主动帮他们一把,他们就能找到家。不管他们,我从良心上过意不去。他们的家人找到他们时,我也挺高兴的。所以,我就一直要求自己再坚持几天。”

————李俊民

既捡废品又捡流浪汉的“破烂儿王”

  山东省利津县有位以捡破烂为生的青年农民,8年来先后收留过数百名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员。他没有万贯家财,他创办的“爱心家园”只能依靠自己的经营收入和部分流浪汉的劳动收入勉强维持,质疑之声也因此而起。有人称赞他的义举,也有人怀疑他只是把这些流浪汉当成牟利的工具……[全文][评论]

李俊民
坎坷人生路
  1994年,李俊民突然发病后不慎走失,直到年底,在流浪了几个月后,才在外地被同村的村民发现带回了家。期间,间或清醒时,作为一个流浪汉所遭遇的非难与歧视让他刻骨铭心。
一只耳朵的小孩

  1969年,李俊民出生在山东省利津县汀罗镇皂二村的一个贫苦家庭,然而,出生后不久,亲人们的欢笑和祝福很快便被一声声叹息所掩盖:这个新生的婴儿为什么只有一只耳朵?……[全文][评论]

孤单的童年

  伴随着年龄增长,年幼的李俊民悲哀地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跟他玩,他从小朋友那里听到了自己的另外一个名字“一耳朵”。入学后,他立刻成为孩子们的“中心”,上学不到一年李俊民便被迫辍学回家。孤独的李俊民把自己封闭起来,整日足不出户…[全文][评论]

流浪改变他的一生

  长大后,李俊民渐渐敢于直面耳朵残疾的事实。然而世事难料,1992年,在与邻居开玩笑时,邻居失手致使李俊民重伤,但邻居却百般狡辩。李俊民一时急火攻心,突然精神失常,被家人送往精神病医院。住院后,家人无法承受巨额医疗费,匆匆为他办理了出院手续。此后,李俊民的病情时好时坏。在此期间,两次走失后的流浪经历,至今让李俊民难以忘怀…[全文][评论]

李俊民的第一次

  1997年,李俊民在淄博收购废旧塑料时,碰到一个在此流浪的小哑巴。小哑巴十几岁的模样,李俊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买来馒头和油条给小哑巴吃,并把他带回家,给他洗澡、理发、剪指甲……[全文][评论]

爱心家园名气渐长

  1998年的冬天,李俊民外出联系业务半夜在济南倒车,为了省下旅馆费,他就在车站附近逛悠。黑夜中,高架桥下的水泥管里闪烁着点点火光,走进一看,他发现是4个冻得发抖的小流浪汉围着火堆取暖。“当时我就突然有个愿望:给他们一个家。”李俊民说…[全文][评论]

形形色色的被收留者

  十南村22岁的新国是被家人送来的。因为发疯,新国在家不是放火就是打人,有次还差点把奶奶掐死。家里实在没有办法管了,听说李俊民专收疯傻人,就把新国送来了。44岁的老丁是5天前才来的。由于眼瞎他一直靠弟弟抚养,而弟弟家生活也很困苦,为了不连累亲人,他一个人离开淄博老家一路乞讨到了东营,在路上遇到了李俊民…[全文][评论]

李俊民
亲人的困惑
  “好端端的一个家现在可成了难民营。”李俊民的妻子韩树霞说,每个月李俊民都会带上几个新流浪汉回家,每个月也都会有流浪汉找到亲人或因走失而离开,但常住在家里的人从没少过30个人。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谈他的爱心家园
  李俊民自豪地将自己的家称作“爱心家园”。原来在街头上蓬头垢面、疯疯癫癫的流浪汉,只要进入“爱心家园”就会开始一段新的生活[全文][评论]
一顿早饭40斤馒头

  早上6点刚过半,韩树霞就起床了。她要把预先买好的40斤馒头放在蒸笼里分批熘热,并要把一堆土豆洗净切碎倒进大锅里煮熟,赶在工人们上完早操后做出热腾腾的早饭。中午和晚上的饭,也是由韩树霞忙碌做。…[全文][评论]

指望不上的工人们

  “指望他们干活?我雇上4个人就顶上他们30多个人。”韩树霞,30多个疯疯傻傻的人而能干活的没几个,由于操作不当,绞碎机的刀片几乎天天都会被搞坏,换一副刀具又要几十元。2000年,几个工人在屋里抽烟引发火灾,不但烧了屋子,还把3万多元的料也给烧了…[全文][评论]

爱心家园的困境
  由于收留的人太多,李俊民的经济能力有限,流浪汉们生活非常艰苦,“开始四五个还没感觉到吃力,随着知名度大了,周围好心人见到流浪人员就送来,还有的家长把自己的傻孩子也送来,让我帮着养。”在这里,小部分人与家里取得联系回到了亲人身边,也有的以此为家,但是更多的人选择了离开,继续流浪。…[全文][评论]
民政部门:顺其自然

  利津县民政局局长魏澄山说,他们曾就这件事向市民政局和省民政厅请示过,结果无法给李俊民的“爱心家园”定性。只好顺其自然。…[全文][评论]

村支书:国宝级好人

  尽管村民们对李俊民有不同看法,但村支书刘孟岭却对李俊民评价很高,并且发展李俊民入了党:“依我看,从社会美德角度来说,像他这样的全中国也没一个。虽然让流浪汉从事点体力劳动,但是有饭吃,有衣穿,总比让他们疯疯癫癫地在外面挨饿受冻强”…[全文][评论]

专家:对社会有益
  法律专家、山东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刘炳君认为,李俊民利用自力救济的方式,把弱势的人组织起来,解决自己的衣食住等困难,无论对流浪汉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都是有益的。…[全文][评论]
李俊民
  如果李俊民能够让流浪汉们只是轻轻松松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就会毫无疑义地被人称为慈善家甚至“圣人”。但他没有这样的经济实力。除了自己经营废品的收入外,要维持正常开支,他还需要他们的劳动收入。这使他得以继续收留流浪人员,但他的名声却因此受到了损害。……[全文][评论]
容留无家可归者是爱心之举

  中国的部分平庸市民就是喜欢看悲伤的现实剧,看到别人的悲伤不幸,就摆出一副同情的嘴脸,其实心里有"比下有余"的优越感。看到别人做点好事,而且变废为宝,献爱心的人顺便也沾了一点光,心里就不平衡了。那你也收几个试试,别站着说话唱高调显示自己的伟大……[评论]

  我觉着应听被收留人员的意见,他们觉着谁好就跟谁,当然政府管更好,否则谁说让谁管。你们也可以要爱心也可以牟利,但你们为什么不去做而有时间去说人家,我觉着破烂王心地好,有人是不是不舒服……[评论]
  我的感觉:李俊民的确利用流浪人员牟利!流浪人员很多有精神问题,但他们可以做出力气的活。让流浪人员干活,不是每天可以有10元吗?每顿只给他们三个馒头。9个馒头有三元钱的成本吗?其余的钱干什么了?正确的做法是把流浪人员的工资发给流浪人员,可以收取简单的管理费,而不是9个馒头。很多流浪人员干一段时间就离开了,钱被李赚了。何况民政部门还给李给了一些赞助。李是否有明确的收支帐目?不要被表面的东西所迷惑。当然我们的民政部门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工作方式。慈善一定要由政府或义务不牟利的组织(如国外的教会)来办,否则绝对有问题。老外也是把钱捐给一些慈善机构的。否则就是一团乱帐……[评论]
078期 7月28日 编辑:刘鑫炎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