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搜狗拼音输入法  搜狗音乐大本营
点击今日

搜狐首页 >> 新闻中心 >> 点击今日:医院外科 一半病人靠倒卖

排行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日月谈 | 地方 | 在线阅读 | 访谈 | 专题 | 图吧 | 论坛 | 文字版 | 导航 | RSS | 直通车 | 滚动
倒卖病人

[南京多家医院 倒卖病人] “大部分医院都有倒卖病人的现象,有的倒出去,有的倒进来,医生从中收取少则50元,多则数千上万元的‘转院费’。当然,接受病人的医院,会采取种种方式尽量获得更多的医疗费;接受病人的医生,也将获得相应的奖金和提成……”[全文][我来说两句]

倒卖病人

  在同城医院之间倒,南京与外地医院之间也倒;
  同等级别医院之间倒,不同级别医院之间也倒;
  医院内部各科室之间倒,不同医院的同种科室之间也倒;
  甚至还可以发生在120急救与医院之间……[我来说两句]

医院内部:疯狂倒卖 过度医疗致死

被倒卖 患者往往对此一无所知
  科室之间将病人倒来倒去的情况太普遍了!这在医院已经是“不是秘密的秘密”,而患者对此却一无所知。

几个科室都争抢一个病人,过度医疗,病人被“折腾”死了
  “哎呀,这个病人家里有钱!”放疗、化疗、介入、放射等几个科室知道后都有了想法,都要给他治病。结果,病人不间断地从手术室转到介入室,转到化疗室再转到放疗室,随后又到放射室。不到3个月,病人就被“折腾”死了……[全文][我来说两句]

医院之间:买进卖出 生意兴隆
●买进:最“来钱”的器官移植病人

向小医院或专科医院游说倒进病人
  “一些大型的设备需投入使用,尽快产生效益……也就产生了向小医院或专科医院游说倒进病人的情况。”

倒卖价格,一般达到三至五千元
 据我了解,器官移植病人的倒卖价格,一般达到三至五千元。

收入比药品回扣可高多了!
 虽然倒卖的好处费有三五千元,但比起手术费用提成和奖励又少多了。“买进”病人的科室,届时则会根据医疗费20%左右的比例拿到提成,作为奖金发放。要知道,这些收入比药品回扣可高多了!

●卖出:没油水的“压床”病人

名词解释:“压床”病人
 病人在刚到医院的两周之内,属于治疗见效较快、花费较高的时段。等过了这一时段,病人就需要住院慢慢治疗、观察病情。这时,病人就属于医生常说的“压床”的病人。

治疗费不高的“压床”病人 转给小医院
  压床病人后期治疗费用不高。大医院接诊医生就会将压床病人“倒卖”给其它医院。

被倒卖 病人家属甚至很感激
 他会跟病人讲好,“你这病到某某医院治疗更好,在我们这花费高”之类的善意的劝说。这样,病人家属甚至很感激呢。

倒卖病人

倒卖病人

相关案例:沈阳一医院“倒卖”孕妇 相关专题:手术中 谁偷了我的骨髓
医院外科 一半病人靠倒卖

  医院“倒卖”病人究竟到达何种程度?以我所在的医院为例,我们外科共有20几张床位,但外科每月平均要从内科或是其它医院倒进十几名病人。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半的病人是“倒卖”进来的。这个比例在我们医院还仅算中等。当然,内科的病人多,倒卖出去的就多。

接受医院过度医疗 多“榨”钱  虽然南京实行同城互认检查结果,但有些检查是有时效性的,比如B超,过了一周就要重查。而且,医生自然有办法。比如,原先B超80元可以查全身,现在几个器官分解开来查,费用比原来还高。[我来说两句]

提醒:看病千万别透露出有钱

  我经常提醒熟人,看病千万别透露出有钱,不能爽快地告诉医生尽管用好药、用好设备。千万不能一次结清医疗费用,如需支付费用,也要在催款后再付款。因为,一旦看准病人家属有钱,医生一般都会对其多做治疗,多开药,以便让其多掏钱,倒卖也就经常发生了。[全文]

● 记者暗访

 外科主任约记者面谈好处费
 记者以一名外地医院医生的名义,给某三级医院打去电话。以下是记者与该医院外科主任的对话:
 ……
 记者:你们那还有什么资励措施啊?怎么个奖励办法?
 主任:正常是2000块钱吧。
 记者:像别的医院给得多些嘛。
 主任:差不多吧,都是这个价钱。这样子的,你来的时候我们再谈。 什么时候我带你跟院长谈,没得问题。
 [全文][我来说两句]

●病人自述

 被“倒卖”了,还在庆幸遇到了“好人”
 在那名医生指定的科室,主治医生问了几句病情,就把话题转到“你是怎么知道我们医院治疗这个病比较拿手”之类的问题上……

 李小姐还以为两位医生之间彼此认识,正暗自庆幸遇到了“好人”呢。

 当记者说出有“倒卖患者”这回事时,李小姐惊讶不已:她怀疑,自己也被“倒卖”了。

●相关案例

 南京一少女命丧小手术 揭开医院“倒卖病人”黑幕

 接诊专家称鼻息需动手术,但该院没有床位,推荐她到江苏乙医院,由其本人去那里亲自施行手术。曹医生写了条子,点名要他们去找医院的两位医生。当年12月6日上午9时,韩玲由男友及其父亲送入乙医院,12时左右医院发病危通知,接着宣称抢救无效死亡。[详细]

●“买卖”在医院
倒卖——孕妇
 一些医院妇产科以送一个产妇就给100至200元“回扣”的办法,吸引地段医生送来更多的孕妇……[全文]
倒卖——医院诊室
 利用正规医院的牌子威胁着人们的医疗安全,没病的说成有病,病轻的说成病重,开大处方下重药,有人将其称为“披着羊皮的狼”。[专题]
倒卖——“专家门诊号”
 “兄弟,要号子吗?专家号,哪个科的号都有。”随后,他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张名片递给记者。[全文]
倒卖——医保发票
 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将医保发票倒卖给非定点医院,或给没被列入医保范围的治疗项目、科室使用。[全文]
倒卖病人
“医生变商人”拷问政府角色定位

不仅要负责看病,还要负责盯着病人的口袋

  医生变成商人:现在医生不仅要负责看病,还要负责盯着病人的口袋,一旦病人没有钱了,就得想办法让病人交钱,甚至找理由赶病人出院。
  某大医院在病人欠费逃走的管理规定上明文规定:病人未交的医药费用,由主管医生负责10%,科室负责40%,并从科室奖金总数中扣除。如果哪个医生主管的病人“走失”,这个医生就成为科室的罪人,因为整个科室每个人的收入都会受到影响……[全文][我来说两句]

医生变成商人不仅是道德问题

  医生变成商人,表面上是个人道德问题,实际上牵扯出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最根本的则是,它折射出在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时,政府角色的迷乱和模糊。[全文]

拷问政府角色定位

  正如《医疗卫生绿皮书》所言,中国十年医改确实造成了医疗服务的公平性下降和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其原因是政府投入“缺位”、监管“不到位”和功能“越位”造成的。“不到位”的三个表现:第一,投入不到位。第二,监管“不到位”。第三,职能转变“不到位”。[全文][我来说两句]

倒卖病人
医院之间恶性竞争

  倒卖病人的问题,目前在卫生系统并无有力的约束,只作为职业道德由医疗机构自己制定处罚办法。事实上,现在倒卖行为在一些医院普遍到这种程度:院方和各科室负责人鼓励医生出去倒卖病人。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医院之间恶性竞争的结果。

倒卖病人
医疗器械 黑幕重重
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

  “倒卖”病人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与现行医疗体制存在缺陷有关。病人到医院挂号就诊,就意味着双方建立了合同关系,从法律上应是平等的。但病人对医院来说,是弱势群体,很多信息是不透明的。何况,病人要靠医生治病啊,都很相信医生。因此,病人被随便“倒卖”,还稀里糊涂的。[我来说两句]

伪市场化的医疗改革

公立医院的蜕变为利所驱、为利堕落
 为利所驱、为利堕落,公立医院大面积的医卫腐败之所以不可收拾,根子就在于地方政府放弃了普遍医卫服务属于社会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

医卫垄断:成为既得利益集团
 医卫垄断又使医卫系统逐渐形成一个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的最大利益,就是既坐享公益名头之下的各种政策保护(譬如不缴税),又分食市场化之好处。

循环往复,所谓的医卫改革整个儿变味
 最终演变成百姓看不起病和不敢看病。还须指明的是,所谓改革即便到了这一步,还不是引发民间积怨的全部原因。[全文]

公立医院:牺牲既得利益 谈何容易?
  从整体来看,要把已经市场化的公立医院改回“平价医院”,是一个难度系数更大的改革。因为,这可能面临财政要把卸下的包袱再背上,一些医改的获利者牺牲自己的既得利益,这谈何容易?[全文]

政府主导型医疗端倪初现

政府主导型医疗端倪初现 四大问题犹需着力

 首先:政府投入问题。过去医改局面的形成,有着政府投入比重过低的事实。如果不能解决资金投入问题,那么此次卫生工作会提出的平价医院以及抑制公立医院营利冲动目标,仍将形同虚设。

 其二:政府不可能承担所有的医疗经费,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医保覆盖。现在医疗保险不健全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全国有将近80%的人口不在医疗保险的覆盖之内。

 其三:不可回避的是对公立医院的监管体制。此次卫生工作会透露,卫生部将设立专门的医疗服务监督机构,会同各地建立对医院的评价和巡查制度。

 其四:政府主导的医疗体制必须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医疗卫生体制。在办好公立医院的同时,也必须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壮大医疗事业。[全文][我来说两句]

●医疗黑幕重重
医疗器械 黑幕重重

 一个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花在医疗器械上的钱竟占到整个手术费用的84%;一套医疗器械,用到患者身上时的价格竟是出厂价的3倍多…[专题]

“回扣”黑幕

 首先是药品生产厂家以较低廉的价格把药品批发给药品批发公司,而受雇于批发公司的医药代表们就拿着现金、实物、免费娱乐、免费旅游等等各种形式的“回扣”,开始到各大小医院去推销这些药品……[策划]

禁忌药黑幕

 医药代表张先生透露了卖禁忌药进医院的“暗箱操作”过程,揭示了少数医院进药,个别医生开药的黑幕…[全文]

医疗广告黑幕

 最近几年,我们在电视上报纸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广告,说只要吃药或者做个手术,就能让你的个子长高几公分甚至十几公分。而事实上呢?经济半小时:揭开断骨增高手术的黑幕…[全文]

●论坛网友评论

·天堂往左,医院向右

·是谁举起了杀人的刀

·医保缺失 医患关系敌对的原凶!

·病历,悬在医生头上的一把刀

·防卫性医疗几时休?

·医疗保障,谁来埋单

·医生的权益谁来保障?

·救死扶伤之狐说

·给医生护士们的一封公开信

·也谈医患交恶

●相关专题
倒卖病人
倒卖病人
倒卖病人
倒卖病人
第240期 06-06-12 责编: 陈默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