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争鸣
搜狐首页 >> 新闻中心 >> 争鸣:“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网络第一声音::
排行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日月谈 | 地方 | 在线阅读 | 访谈 | 专题 | 图吧 | 论坛 | 文字版 | 导航 | RSS | 直通车 | 滚动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编者按]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个体工商户的数量逐年减少,据说平均每年要减少135万户……要知道个体工商户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经济繁荣度和自由度的标志之一。在我国这样一个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国家,个体工商户数量本该不断呈上升态势,而现在却是6年减少了810万!何以至此?[详细]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
 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据8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这条呈下降趋势的曲线,在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眼中代表的是我国不甚理想的创业环境——严苛的政府规制、沉重的税费负担、缺位的创业服务……[详细]
□谁在榨干“个体户”的“油水”?

 登记、审批、税收……
 登记制度太严格——“擦皮鞋”都必须注册;审批制度太繁琐——从注册到开业要等111天;经营税费太沉重——1/3的税,2/3的费……严格的登记制度让创业活力遭遇制度性冷漠;豪情万丈的创业者在门审批槛上就被泼了一盆冷水;沉重的税费让小老板们不偷逃税费,几乎99%都得关门倒闭…… [详细]

 垄断“消灭”810万个体户
 外资享受超国民待遇,内外资企业两极分化;行政部门运用禁令、法规、文件,并在审批、收费等各个环节上设置关卡,阻止中小企业进入垄断行业;重国有轻个体,融资难成“瓶颈”…… [详细][我来说两句]

 片面的城市建设让创业者无处创业
 许多城市搞所谓的现代化建设,将小商小贩、人力车、街头摊点、小店小铺等等,或拆迁、或整顿,一扫而光。有的政府部门为了便于管理,急于将农业集市贸易改变为超市和连锁店。城市干净了,现代了,可老百姓的创业之门却被堵上了……[详细]

□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70%
 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却高达70%以上,平均企业寿命不足三年,七成企业活不过一年。中小企业的发育不良除了在经济上造成投资过大消费过小,工厂生产过剩的严重后果外,还将严重影响社会分配…… [详细][我来说两句]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一个时代所释放的创富激情

  重新提起“个体户”这个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出现的词汇,涌动心头的依然是一个时代所释放出的创富激情。这个词,标志着中国人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话语方式中,终于开始能够走向市场经济的所赋予的对自身命运的自主!“个体户地位一直是在提高的,我们被人叫作‘大款’,不管好话还是坏话,说明我们有经济地位。国家对我们的称呼是‘个体劳动者’,说明我们有一定政治地位。” ……[详细]

□从谋生到创业——一个个体户的故事

 父亲规定,夹一次菜必须要吃三口馍
 改革开放前,每次吃饭前,父亲都要规定,夹一次菜必须要吃三口馍。当时家里挣钱的只有在工厂上班的父亲,每月能拿回49块钱,却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孩子。“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家的生活带来了转机。”…… [详细]

 我当时就决心长大也要干个体户
 “妈妈做得一手好针线,又会踩缝纫机,当时刚刚开始出现个体户的时候,她就试着做了一些,先是帮人加工衣服,一件收一块五到两块钱,一个月下来的收入居然比父亲还高。妈妈不满足,决定做服装的买卖,就租了一间门面房,南下广州、常熟等地批进服装来卖。我当时不知道母亲一个人在外面忙什么,但家里吃饭时,肉、菜多了起来,随便吃。我当时就决心长大也要干个体户。” [详细]

 街坊邻居有十几家搞起了个体经营
 “我们很吃苦,经常坐20多个小时的长途车,有时站着,住最便宜的旅馆,吃最贱的菜,买回来的东西自己背着。”“在我居住的那个胡同里,我家最早盖起了楼房。现在街坊邻居有十几家搞起了个体经营。”[详细]

□个体户阶层的出现正是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表现

 时代让个体户来自各行各业
 
个体户是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原来就没有职业,为了寻找出路而当上了个体户,有的是辞职或停薪留职,加入个体户队伍;在农村,则是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一大批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中走出来,参与多种经营,成为个体户,如果不是对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的改革,就不可能使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转向个体工商职业……[详细]

 个体户阶层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阶层
 
个体户阶层的形成是经济上市场分化作用的结果。因而,个体户阶层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阶层。同私营经济是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相一致,我国目前私营企业主大多数是由个体户发展转化成的……[详细]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中小企业在数量上的缩水会带来高失业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判断:“1999年至2005年,私人投资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一直低于15%,同期国际平均比重超过70%,国有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及重化工领域,其结果是,能够创造就业岗位的部门投资远远低于那些排斥就业岗位增长的部门。所以,尽管近年来中国屡屡出现投资过热,但其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多少增长。”[详细]
□个体户少了,谈何市民社会?

 新富阶层中,个体户和自营职业者只占不到6%
 
如果中小企业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创业精神遭到扼杀,大型企业的动力也将逐步消失,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人数与实现资源的有效匹配等社会目标也将随风而去。如果不控制个体户嬗递的态势,谈何中产阶层,又谈何市民社会? [详细][我来说两句]

 市场经济不可缺少个体工商户这样的经济单元
 
市场经济不可缺少个体工商户这样的经济单元,而面对就业日趋艰难的现实,个体工商户更是维系社会稳定与民生之重的基础……显然,周天勇所言“不甚理想的创业环境”,正是因为出现在我们寄予巨大期望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才更让人感觉沉重……[详细]

 权益无代言阻碍个体经济发展
 
“理想的创业环境”从来不是“天生的”或者是可以等来的,在个体户权益与行政权力所喻含的部门利益的对抗中,理想的创业环境则意味着双方充分而平等的博弈。然而,松散的个体户群体,不可能有能力来做到这一点……“个体户数量减少”正是一种在不甘于被盘剥、被左右之下的消极应对。若说民生之痛,这才是真正令人痛心处…… [详细] [评论]

●谁逼得老包的扒鸡店关门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中部某县的下岗职工老包,前不久租了一间门面房,打算卖以扒鸡为主的卤菜。

 可是,当老包夫妇来到县卫生监督所办卫生许可证时,却大吃了一惊:健康证、卫生许可证、检测费等,竟然每月要交3600元!

 工作人员“启发”老包,如果请他们吃饭,费用就可以降一降。果然,请客之后,所里就把每月收费减到了2000元。

 
可老包一盘算,扒鸡店一个月挣不到2000元,只好忍痛把店关了……
 [详细]

●“个体户”第一桶金之后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安家立业型 中国早期个体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在城里安家立业往往是这部分人赚钱后的首选。他们成为中国各地第一批商品房房主。
 立足本行型 拥有一门手艺在早年个体户的竞争中占据很大优势,完成第一桶金后,这些人中有一部分选择了在本行当继续发展。如银川装饰业的开拓者朱福强。 [全文]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误入法网型 学历低、不懂法是大多早期个体户的通病,在他们完成第一桶金开始资产扩张时,有好些因此而误入法网。如现年72岁的郑州市某公厕管理员吴胜明。改革之初,40岁上下的吴胜明带着在西北开饭店、卖百货攒下的钱一路南下,短短几年资产达到千万元以上。其后她冒险以老干所的名义购进48辆轿车,犯投机倒把罪、诈骗罪,被判入狱,18年后才得以释放。
 借力打力型 这一类型的个体户往往是政策的最大受益者,他们的第一桶金源于扶助政策,他们的第二、第三桶金依然源于政策。如得益于政府“菜篮子工程”致富、有“中国鸡王”之称的大连韩伟企业集团创始人韩伟。韩伟目前个人身家据估计达4.5亿元。 [全文]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投身股市型 到了1990年代,早期的“个体户”大多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在他们纷纷创办实业的同时,有部分人开始奔向时新的“投资家”的“化蝶”过程。名噪一时的上海首富周正毅却是其中失败的典型。
 回乡从政型 早期个体户大多带着浓浓的乡土情结,赚钱后回乡从政,做个致富带头人也是他们爱走的一条路。“苏北第一村”——江苏省赣榆县宋口村党总支书记、全国首位农民副县长宋世敏便是其中一位。他初中毕业后进乡建筑公司做工,后又办起对虾场,一度当上连云港首富。1992年他回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一时传为美谈。[全文]
●典型故事
“个体户”,一个渐趋消亡的群体
 故事1:破烂收编 国内很多城市将“破烂王”“转正”,将他们变成统一着装、统一编号、统一佩戴胸卡的“正规军”。当然,相关部门从破烂王收编中,也得到了一笔管理费。
 故事2:民宅商用 北京市工商局发布第十四号文件规定,即日起暂停为登记地址是民用住宅的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此举旨在解决长期以来“民宅商用”的扰民问题,规范市场秩序…… [详细][评论]
争鸣 第142期 06-08-23 责编:王开 [点击查看全部争鸣]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