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这是当代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的一句名言。
■ 26年前的一个黑夜,台湾金门前哨一个陆军上尉连长的“神秘失踪”,曾惊动了台湾“国防部”,也引起了大陆部门的高度重视……林毅夫失踪的那天晚上,金门全岛鸡犬不宁,所有驻军出动……
■ 5年之前,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就提出了“建设新农村”的倡议,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早提出者和倡导者。[全文][我来说两句]
林毅夫简介 [林毅夫博客] 林毅夫原名林正义,1952年出生于台湾省宜兰县的一个贫苦家庭。 1978年获得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随后他开始在台湾军队服兵役,任“陆军中尉”。 1979年5月,他从金门冒险泅渡来到大陆,并辗转来到北京大学经济系就读。 他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的关门弟子…[详细]
·林毅夫教授学术思想简介
林毅夫长期研究农村工作,一直在研究如何解决农民收入的问题。早在5年之前就提出“新农村运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出台与林毅夫这位重要的“智囊”密不可分。[我来说两句]
林毅夫:当时我是从增加农民收入角度提出了这个倡议。农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要外流。在1997年和1998年的时候,我国出现了生产能力全面过剩、通货紧缩的情形。这导致新增就业减少,城市难以吸纳农村劳动力,已经进城的农民工又回流到农村……[全文][我来说两句]
概念内涵 林毅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既包含了过去“三农”政策所强调的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内容… 同时也包含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全文][我来说两句]
首要步骤 林毅夫:但和过去比较起来,新阶段是要加强和农民生活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等。如果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新农村中的村容整洁等目标就能达到。[我来说两句]
最担心的问题:实施过程中乱拆农民房子 林毅夫:最担心的就是让农民拆房子、盖新房。可能有些人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盖新房子,这个理解是不正确的,需要避免……新农村建设是公共用品的建设,不应该将私有品充公。[全文][我来说两句]
一方面通过农业劳动力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增加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消费,消化已经过剩的产能。[全文]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林毅夫指出,要增加农民的收入,最重要的是要转移农村劳动力。当前生产过剩问题比较突出,如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可以启动农村市场,解决当前生产力过剩的问题。[全文]
投入四万多亿元人民币 林毅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应以公共财政为主,按照一定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大约需要投入四万亿元的资金。[全文]
林毅夫呼吁,各地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时候,一定不要为了达标,拆并村、建立新村,拆掉房子建立新的房子,否则“很可能又给农民带来很多的负担和伤害”。[全文]
1996年,林毅夫的母亲不幸亡故。悲痛之余,林毅夫向台湾当局申请回台奔丧,然而,因受到台湾当局的阻挠而未能成行。
2002年5月9日,林毅夫的父亲林火树在宜兰老家溘然长逝……由于回台奔丧的问题已被泛政治化,林毅夫最终放弃了返台奔丧的念头。
林毅夫透过互联网看到亲人和父亲的灵位时,泪流不止。当他听到宜兰告别式上法师说“宜兰下雨可能是因为儿子没有回来”时,踉跄地跪倒在父亲的灵位前,痛哭失声。告别式结束后,他仍向父亲灵位跪叩不起……[全文]
台湾军方给林毅夫所定罪名更重,台湾“国防部”军法司长刘锦安指出,林正义所涉刑责包括“叛国罪”以及“泄露军机罪”等,一旦林毅夫返台被捕,最重可以被判死刑。
台湾政治分析家则认为,“逮捕令是个象征行动,意在让台湾士兵明确自己应效忠的对象”。[全文]
“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在中国经济学界,极少有人能够像林毅夫那样引人注目——无论是他的理论成就,还是他的传奇经历。
“陆军上尉连长” 1952年10月15日,林毅夫生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1978年获政大企管硕士;随即返回军中,派赴金门马山播音站前哨担任陆军上尉连长……这个连的位置正在马山,是全金门距大陆最近的据点,退潮时离对岸直线距离只有2300米…
“叛逃” 林毅夫自己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当夜深人静,他就悄悄地收听大陆电台,遥望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心潮澎湃,对祖国大陆充满了无限向往之情…… 1979年5月16日傍晚时分,林毅夫“假传演习命令”,下达宵禁令,由连传令兵通知沿海岗哨,不准驻防马山播音站的官兵在夜晚点名后走出营房;若发现有人下海游泳,严禁开枪射杀,以让游泳者顺利泅泳“叛逃”对岸……[全文]
对于林毅夫的“弃暗投明”,当初许多人并不了解。林毅夫最初想上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可是,校方以其“来历不明”将之拒之门外。 他至今还对北京大学能够接收他这样一个“来历不明”的学生心存感激。
一天,舒尔茨问林毅夫:“你想到美国读博士吗?”林毅夫不假思索地说:“想呀。”林毅夫本以为舒尔茨只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想到舒尔茨回美国后不久,正式将林毅夫推荐到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全文]
鉴于林毅夫对中国经济现象的独到研究和见解,以及他在世界经济学界的地位,一些著名学者预言,他将是我国最有可能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