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这个计划被命名为“阿波罗”,是因为古希腊的传说中,这位太阳神驾驶着天马拉的战车踏过天际。阿波罗计划中所使用的运载火箭被称为“土星5号”,“土星”这个单词,就是希腊神话中农神的名字。 柯斯林:“我会找找这只兔子。” …[阿波罗11号与玉兔的故事] |
|
|
 |
 |
|
|
|
□ 阿波罗发射台事故
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1号在发射台上进行地面模拟演练时,由于指令舱控制系统一条电路短路产生电火花,使充满纯氧的密封舱着火,火焰迅速蔓延,致命的一氧化碳和黑烟很快充满座舱。由于舱门设计缺陷,航天员无法迅速打开舱门逃生,大约30秒后,三名航天员烧死在舱内。 这次任务的名称原本是AS-204,但任务后三位宇航员的遗孀认为航空航天局应该保留“阿波罗1号”的名称,希望人们不要忘记这次事故 …[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7号:美国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1968.10.11) |
 |
 |
|
|
□ 美国的第一次3人太空任务
使命:首次美国太空船电视直播,测试(指令舱上的)登月舱对接系统。
亮点:阿波罗计划中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绕地球飞行了163圈 …[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8号:首个抵达月球的人造飞船(1968.12.21) |
 |
 |
|
|
□ 首次抵达月球
使命:测试阿波罗指挥舱系统在地球和月球轨道之间的太空及绕月轨道上的性能,包括通信、跟踪和生命保障各个方面。评估宇航员在开展绕月轨道任务期间的表现。
亮点:阿波罗计划中第一次成功的绕月飞行任务,也是首个脱离地球引力抵达月球的人造飞船,绕月飞行了10圈…[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9号:载人登月舱在地球轨道首飞(1969.3.3) |
 |
 |
|
|
□ 37分钟的太空行走
使命:测试人类在太空环境中的反应和失重状态。
亮点:全部登月设备在地球轨道上的首次载人,飞行了10 天…[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10号:第一次载人登月(1969.5.18) |
 |
 |
|
|
□ 载人航天器的速度记录
使命:在月球重力环境下举行实验,测试登月舱和无人指令舱。评估登月舱和无人指令舱能否顺利对接和脱离。
亮点:阿波罗计划中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第一次(也是唯一的载人土星5号)在39B发射台发射。从月球返回地球途中创造了载人航天器的速度记录:39897千米/小时 …[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11号:人类的一大步(1969.7.16--24) |
 |
 |
|
|
□ 人类首次登月
登月舱:鹰、登月点:静海西南角 东经23°26 ' 北纬0°41 '、月面停留时间:21小时36分、舱外活动时间:2小时31分 任务:首度将人类送上月球,并开展科学试验、为月球表面拍照及搜集月球矿物样本。采集21.7千克样品。 亮点:首次将人类送上月球,开创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留下“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的名言 …[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12号:安装科学考察站(1969.11.14--24) |
 |
 |
|
|
□ 再度实现人类在月球表面行走
登月舱:无畏、登月点:风暴洋 西经23°25 ' 南纬3°02 '、月面停留时间:31小时30分、舱外活动时间:7小时59分 任务:宇航员二度月球表面行走,并开展科学试验、拍照、搜集月球矿物样本及检查于2年半之前降落月球的“观察者3号”月球探测器。
亮点:安放激光测距后向反射器等实验装置…[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13号: 最辉煌的失败(1970.4.11--17) |
 |
 |
|
|
□ 休斯敦,这里发生故障
阿波罗13 号飞船机组人员洛弗尔回忆说:我们终于活了下来,但是很悬。我们的任务失败了,但我更愿
意把它看作是一次辉煌的失败。
惊心动魄:起飞后5.5 分钟,三名航天员都感到了一次小的振动。55小时55分后,巨大的灾难降临到阿波罗13号飞船上,服务舱2号氧贮箱爆炸,1号贮箱也无法工作。那时飞船离地球约32万千米!
当指令舱中的电力只能再维持15分钟时,航天员被迫转入到登月舱中,并关闭了指令舱的若干设备。 登月任务已经取消。最大的问题是怎样飞回地球:利用登月舱的发动机把指令舱和航天员们送回地球。[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14号:再次出发(1971.1.31--2.9) |
 |
 |
|
|
□ 首次使用手推车运输岩石
登月舱:心宿二、登月点:弗拉-摩洛地区西经17°29 ' 南纬3°40 '、月面停留时间:34小时11分、舱外活动时间:9小时23分。
任务:登月,在降落区设置科学仪器;对月
球高原地区进行考察,寻找水源。
亮点:宇航员带了两件新型实验装置,一件称为“ 锤打器”,可对着月面发射,产生一个局部冲击;另一件是装有4发榴弹的榴弹发射器,将在航天员离开月球后,通过无线电指令发射,并落到距发射器不同的地点,用来获取落地爆炸引起的月震数据。采集了42公斤的物质,首次使用手推车来运输岩石…[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15号:装置科学实验站(1971.7.26--8.7) |
 |
 |
|
|
□ 首次使用四轮月球车
登月舱:隼、登月点:亚平宁山哈德利峡谷西经3°3 9' 南纬26°6 '、月面停留时间:66小时55分、舱外活动时间:18小时33分 任务:主要进行月球高山、峡谷和火山口考察,设置科学仪器。
亮点:首次在指令舱携带轨道传感器,装置核动力科学实验站,着陆的科学设备数量增加了一倍。从月面发射了一颗可以运行一年的月球卫星。首次使用四轮月球车行走了27.9公里(17分钟),采集了6.6公斤的物质 …[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16号:探索丘陵(1972.4.16--27) |
 |
 |
|
|
□ 紫外线照相机的使用
登月舱:“猎户座”、登月点:笛卡尔高地东经16°南纬10°、月面停留时间:75小时58分、舱外活动时间:20小时12分 任务:在月球轨道释放一颗小型探测器;考察月球火山口;测录宇宙线粒子;设置科学仪器。
亮点:首次研究丘陵地区。首次利用紫外线照相机和光谱设置仪在月球开展表面试验。采集了95.8公斤的月球物质样本…[详细] |
|
|
|
 |
|
|
|
|
|
|
|
|
 |
 |
 |
阿波罗17号:为了全人类的和平(1972.12.6-19日) |
 |
 |
|
|
□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最后一次
登月舱:“挑战号” 登月点:澄海,金牛座-利特罗山脉东经30°45 ' 南纬20°10 ' 月面停留时间:75小时10分 舱外活动时间:22小时05分 任务:考察高山峡谷地区;探测重力波;设置科学仪器。
亮点:阿波罗计划中唯一的夜间发射的任务。最长的登月飞行。最长的月表行走时间。收集了最多的月球标本,也在月球轨道中航行了最长的时间 …[详细] |
|
|
|
 |
|
|

留在月球上的阿波罗17号纪念牌的题词为:人类完成了对月球的第一次探索。公元1972年12月。愿我们带来的和平精神与全人类同在。(签名:塞尔南、埃万斯、施密特、理查德-尼克松) …[详细] |
|
|
|
|
|
|
|
 |
|
|
太空探索知识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