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香港北上
  国门打开前,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的殖民地,这个弹丸之地简直是华人世界的奇迹:短短数十年间,它就由上海的边陲渔港,一跃而成为世界级航运中心、自由贸易港、亚洲金融中心、东南亚交通枢纽、东方好莱坞,南中国最璀璨的“东方明珠”…[详细]

香港北上
要求:幻灯片要有逻辑
1 2 3 4 5 6 7 8 9 10
浏览速度 前一张 播放 暂停 下一张  


香港北上过程

 首先是港资北上,抢占市场,第一站珠三角,然后北京上海,继而是其他主要城市,其中最有港式风格的,是囤积地皮开发房地产。在商人和资本的带领下,香港式观念、管理制度和偶像崇拜也深入大陆,迄今为止,华人第一富——李嘉诚仍然是大陆企业家们醉心追赶的第一典范…[详细]
-----------------------------------
大众文化的流行 显而易见

香港北上

 喇叭裤、双卡录音机、《上海滩》、霍元甲与“浪奔浪流”、“黄蓉”翁美玲之死、《英雄本色》的小马哥、二奶——这构成了两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唱粤语歌成为时尚,“搞定”、“分分钟”等新词汇出现在北方人口语中,香港明星开始具有呼风唤雨的魔力…[详细]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基建大亨 OR 工程师
  站在皇后大道东合和中心64层的办公室里,维多利亚港尽收眼底,很让人有一种指点香江,纵横商场的冲动。72岁的香港基建大亨胡应湘就在这里办公,和香港TVB电视剧里大亨形象非常不同的是,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工程师——大班台旁就放置着画板,一幅正在草拟的蓝图已经初现雏形 …[详细]

香港北上  “有见识的企业家、勇敢的中国人”
  1980年代,胡应湘提出修建广深珠高速公路时,不但公司内部反对,连内地都有大批朋友觉得不可思议。一位内地工程师朋友直言:“我们连自行车都买不起,怎么会需要高速公路呢?”20年过去了,广深高速已经成为连接穗深两地的重要经济通道,当年超前设计的六车道甚至已经很难满足需要了 …[详细]

香港北上  “对内地,我的信心是永远的”
  胡应湘在东南亚有很多投资,在泰国有铁路、公路配套建设、在印尼有大型电厂……“对内地,我的信心是永远的,即便短期钱赚得少一点”他的信心就像普通话一样,很难相信一个年过七旬的香港老人普通话可以说得如此流利 …[详细]
香港北上



香港记者的“最爱”

香港北上

 香港记者有“三个最爱”,分别是:香港东亚银行李国宝、著名练马师简炳墀,以及合和主席胡应湘。三人排名不分先后,但有个共同特征,就是性格爽直、幽默,每逢他们出场,必被一众记者团团包围 …[详细]
“七十而从心所欲”
 现在的胡应湘,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修建港珠澳大桥。作为工程师和基建商人,都是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挑战。他为这个项目筹划了20多年。事实上,项目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技术和资金问题了,他直言政治博弈和财团利益才是最大的障碍 …[详细]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万水千山总是情
  1985年,香港大学生刘细良第一次来内地,从成都坐车三天两夜后才能到九寨沟。路上有壮民上车,他们不会说汉话,但是却会唱汪明荃的粤语歌《万水千山总是情》。现在,他能用流利的普通话接受采访。香港地铁内会听到普通话报站,普通话培训班的广告也随处可见 …[详细]

香港北上  香港人开始寻找自己在国家中的角色
  刘细良分析为什么陈冯富珍当选世卫总干事会对香港人影响如此巨大——“她的当选公开表达了国家对香港管理软权力的认同,香港人开始寻找自己在国家中的角色,以前国家透过香港看世界,现在香港只有在国家找到角色之后,才能在国际上找到地位。” …[详细]

香港北上  自称一直是“专业政治”
  一直游离于香港政府体制外的刘细良,在2006年初作出了令人大为吃惊的决定:加入特首曾荫权的团队,担任中央政策组专职顾问。各种评论不断。面对一些指责,刘细良说自己做的一直是“专业政治”,“也希望能够在建制内看一看,深入了解权力机构是怎么运作的”。一年多过去了,有人评价他是曾荫权的“政治美容师”。当年为民主党领袖写讲稿,到现在为特首写演讲辞。时间,或许真能改变事情,事情也在改变人 …[详细]


港人北上三阶段

香港北上

 1980年代,香港人对祖国怀有深切感情,处在理想主义时代,“大学生们很热烈地讨论国家的前途,关心体制改革的方向在哪里。”

 随后,港人本土意识和自保心态渐增,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个人财富积累上。移民潮也开始大规模出现。

 97回归到现在,“香港人发现自己其实是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我们是能当家做主的。尽管发生了金融风暴、负资产、SARS……但是港人发现自己和内地是分不开的,开始主动去学习普通话,甚至北上利用自己的专业去求职。” …[详细]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当之无愧的“跨界王”
  目光有神,气质儒雅,身上的衬衣永远有型。陈冠中身型够高大,却从不咄咄逼人。与人交流,谦逊又中肯。从香港到大陆到台湾再重回大陆,从内容到经营到投资,杂志、电影、电视、音乐、图书、文化经纪 …[详细]

香港北上  音乐须在合适时候,才能成为经典
  1992年,邓小平还未南巡,陈冠中就北上来了北京,在朝阳租了套公寓当文化人聚会的客厅。他家据说是不关门的,每天晚上都高朋满座,有酒有菜,王蒙、葛优,都来过。参与了《三联生活周刊》的复刊,打造了“大地唱片”之艾敬《我的1997》 …[详细]

香港北上  “婴儿潮一代”对大陆的态度是“畏”和“疑”
  1970年代的香港大学生曾经有一个左倾潮,所谓“毛派”。像娶了“国宝”(伏明霞)的梁锦松。这些学生非常关心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大陆做事的,很多都是这些人。这群少数的大学知青,一直到现在都坚定地认同中国 …[详细]
香港北上



“代”是按照什么划分的?

香港北上

 香港1970年代是一个代的出现,有些反叛的意思。香港的婴儿潮比美国晚5年,是1949年。49年开始人口膨胀,本来只有50万人,当年就有100万人从大陆过去,两年过去,到51年就有200多万人。到70年代中,这些小孩出来念大学、做事。

 这帮人在香港长大,看的都是西方,住的地方是香港,对大陆兴趣不大。他们与父母辈的趣味不一样,从来没经历过吃不饱啊动乱啊,是比较受宠的一代。上一代是很辛苦的。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但有衣服穿还去看电影,没有穷的意识 …[详细]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卸任了,有松口气的感觉”
 前香港金像奖主席文隽,从“辞职风波”之后,他的手腕上换了另一只手表,而在过去四年,他一直戴的是有金像奖标志的手表。这是一个动作敏捷,作风务实,表情慧黠,性格直率的男人。香港电影好看,他的故事可能比电影还有趣。但他“不会告诉你的” …[详细]

香港北上  只谈电影,不谈江湖
  香港逼仄,文隽虽然生得身材短小,却作为监制、制片、编剧和经纪人,在充满名利是非、快意恩仇的江湖中获得好评。很多人知道舒淇当年的成功转型全赖文隽摆平,《阳光灿烂的日子》是“晓庆姐”在做头发的时候,他坐在后面听她讲起,才得以成就12年前的大导演姜文。他还是《古惑仔》系列、《华英雄》等“打片”的幕后推手 …[详细]

香港北上  香港电影不可能回到80年代的繁荣期
  现在香港电影在内地老百姓的心目中越来越淡出了,确实是没有一部香港电影你们是非看不可了。你们过去看录像,看电视,那时没有选择。就像我们196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也沉迷于日本的偶像。到了70年代香港就有了自己的偶像。现在你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偶像和明星了。你们有了李宇春、蒲巴甲、新的林黛玉了 …[详细]
香港北上



放弃两地讨好的片子
 讨好两地观众的题材,就是讨好全世界的题材。那就是大片,比如《黄金甲》、《无极》、《七剑》,古装大片,都没有本土色彩。如果又想讨好两地,又有地域局限性的话,成功的几率比较低。如果你不拍大片,能把本土色彩拍到位,就是优秀的。比如陈果的《香港制造》。但不是所有的导演都可以做到这样 …[详细]
-----------------------------------
香港电影有优势
 这十几年来香港电影有些没落了。其实香港电影的影响一直限于亚洲市场,东南亚和华人地区,在国际上一直没什么优势。中国人不是英语世界,东方人在好莱坞是少数民族。

 我们现在很容易想到巩俐和章子怡。但都是男人电影,说是女主角,其实也不大重要,她们能拍到《艺伎回忆录》,如果不是这个电影,能遇到什么样的还很难说。

 香港电影在国际上这十年来要感谢几位优秀的人才,比如说陈果、王家卫、杜琪峰、徐克、吴宇森、刘伟强…[详细]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车祸后 学会享受痛
  6年前,翁虹在一次拍戏过程中出了车祸,在床上躺了8个月。“舞蹈专业的毕业生,却要在轮椅上过下半生,这太讽刺了。”在那段日子里,翁虹给自己定下了康复计划:每天两百个俯卧撑,“非常痛,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学会享受痛。因为我要站起来,我要重新站在摄像机前。” …[详细]

香港北上  对舞蹈一直有挥之不去的情结
  翁虹不但重新站了起来,去年9月,她还参加了上海东方卫视举办的“舞林大会”,受过伤的翁虹自嘲是“二等残废人士”,上次受伤的后果是不能弯腰,不能负重,甚至,医生建议不能穿高跟鞋。在整个参赛期间,翁虹不但穿着“海拔”颇高的高跟鞋,还跳了一曲“恰恰”——这种舞蹈对她受伤的腰是一个大挑战。“我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整个大赛期间,翁虹戴着腰封坚持了下来 …[详细]



早上内地 中午香港 下午台湾


 早在1997年翁虹就已进入内地发展演艺事业,香港回归的十年里,她一直是香港内地两头跑。“可以说,我见证、也感受了香港和内地这十年间的变化与发展。”

 翁虹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内地拍的第一部戏是《京都神探》。这之前的1989年,翁虹在香港“亚洲小姐”大赛中获得冠军,同时获最佳礼仪、最上镜等奖项,从此走上演艺之路。

 翁虹清楚看到,“来内地发展是娱乐圈的大势所趋”。那段时间,翁虹经常“早上在内地,中午在香港,下午在台湾。”恨不得一天内,海陆空的交通工具全坐一遍” …[详细]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彻底扎根于内地
 程美宝,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十年来常住广州中山大学。教书研究之余,她最爱做的事情是在多宝路、东川路一带闲晃,流连街坊巷陌,还喜欢看全英文杂志《That's GuangZhou》,获取新鲜的城市生活资讯 …[详细]

香港北上  “我不要因为我是香港人就怎样”
  1968年出生的程美宝,普通话流利得已听不出多少广东口音。父辈是最早从大陆去香港的一代。70年代中期,她常跟随父母回中山的乡下老家探亲。由于家中有个喜欢听大陆歌曲、看大陆电影的舅舅,耳濡目染,程美宝很早就具备了“北上”的语言优势。所以,1997年刚来中大,她即可以用普通话给学生上课。至于板书,倒还是习惯了繁体字。“历史学有很多古籍资料的东西,写繁体似乎还更有感觉。” …[详细]



内地的教学和研究都更自由
 取得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后,程美宝先在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担任了一年研究助理,随即萌生了“北上”念头。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饱含热情又矢志不渝的程美宝,经过一番权衡,最终受聘中山大学历史系任教。

 如今,住着中大给全校教职员工兴建的最后一批集资房,想到自己在念大学前还跟外祖母挤在一张床上,程美宝很知足。“跟香港供楼比起来,内地房子便宜很多,就算贷款买房,也可以比较短时间地解决。”

 穿过广州拥挤混乱的马路,在被人问起女人四十怎么还在独身时,她仍会特别怀念香港——那个狭小却秩序井然、那个尊重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开放社会 …[详细]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香港北上  “尴尬的一代”
 1997年香港回归时,这些年轻人大多还是小学生。在即将开始青年时代时,他们选择了北上求学。尽管在采访中称自己是“尴尬的一代”,既没有对英国的了解,也缺乏对大陆的感受。但未来无论怎样,这些年轻人都将成为香港发展的重要力量 …[详细]

香港北上  一个月度过了语言难关
  国际关系学院三年级学生饶秀玲刚来北京时,她讲普通话别人听不懂,别人讲普通话她也听不懂。买手机充值卡后打电话给自动语音系统,完全听不懂里面在说什么。可一个月后,这个和气的女生已经可以把外出和同学们吃顿好的叫做“和同学出去腐败” …[详细]



香港学生进入内地的途径

 1.传统的港澳台联考制度。
 2.新兴的由北大、清华和复旦大学参与、香港华润集团赞助的“华润免试生”计划。
 3.香港人报考留学生考试。报考者往往都可能持有外国国籍 …[详细]

-----------------------------------
回香港依然是首选

 根据北大港澳台办公室提供的信息,已经毕业的香港学生中,大量还是选择回香港就业。人大新闻系的大四学生郭嘉就这样计划自己的职业:“首先,两地的收入水平还是有差距的。我在大陆挣的钱,可以养活我自己,但不够养家糊口。另外,我也想尽量多和家人在一起。” …[详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