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新当选的领导人和选民总会有那么段“蜜月期”,因为新官上任,选民总是相对宽容,而且充满期待,这也让反对党不好发难,可是近来当选的一些领导人似乎没有这么幸运。
从布朗到李明博、福田康夫--虽然这几位当选时的成绩单都算不错,可是谁都没能避免上任不久支持率便大幅下降、甚至引发信任危机的“霉运”。
|
英国工党眼下公众支持率低迷,自5月初以来,在地方选举中接连失利,党内矛盾加剧。工党内部反对布朗的派别3日称,如果布朗在本月底前不能为改善工党处境提出良策,他们将对布朗发难,终结其领导地位。[详细]
民主党代表小泽一表示“现在国民要求的不是更换内阁官员,而且必须替换包括首相在内的整个政府”,展现出同福田政府抗争的姿态。[详细]
约3.5万人聚集在首尔国会大楼附近,他们挥舞着旗帜,打着横幅,甚至坐在因下雨而潮湿的地面上,高喊“李明博下台”和“人民将取得胜利”的口号。[详细]
泰国总理沙马的总理宝座似乎也不够稳固。从5月25日起,反对派带领其两万支持者走上街头,举行集会示威,反对修改宪法,要求沙马内阁辞职。[详细]
以色列第一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利夫尼5月29日呼吁前进党举行党内预选,以选出能接替以色列总理、前进党主席埃胡德-奥尔默特的人选。[详细]
现在相当普遍的“逼宫”现象,主要跟近期世界经济在高油价的催动下普遍衰退有关。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老百姓生活艰难,自然把怨气撒在由民众选出的政府身上。在民主制国家里,民众有个习惯,有问题要找政府解决。[详细]
反对派与当局者的对立,属于政治中的结构性问题,两者之间永远是竞争关系,反对派永远是抨击者,反对派必须给当政者找麻烦。[详细]
李明博曾经表示希望像CEO一样管理国家。但他上任数月来并没有与民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加上用企业中高效的管理风格来治理国家,引起了民众的反感。[详细]
7月31日,日本首相福田宣布对内阁进行自去年9月上台以来的首次改组。
由于处理国内问题不当招致民众不满,福田内阁的支持率一路下滑。舆论认为福田希望借改组内阁来重获日本民众支持。[详细]
韩国总统李明博宣布更换3名内阁长官,以期平息韩美牛肉贸易协议引发的国内政治危机。[详细]
布朗力劝富裕国家终止农业补贴。他说,会要求签署一份全球贸易协定来帮助世界贫困农民。[详细]
分析人士认为,奥尔默特离职将减缓中东和平进程。另外,奥尔默特辞职意向令政坛陡生变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