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36岁的刘青山头戴一顶名贵的水獭皮帽,身穿一件样式考究的藏青色大衣,胸前挂着一块长2尺宽1尺、上写“大贪污犯刘青山”字样的布牌,站在保定市公判大会的台上。38岁的张子善站在离他不远的地方,目光呆滞,神情沮丧。
  台下,21800多名群众群情激愤,当他们听到审判长宣布“判处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死刑,立即执行”时,齐声高喊:“拥护廉洁奉公的人民政府!”
  1952年的中国,正处在“三反”运动的高潮中,这场发端于全国范围支援朝鲜战争前线的增产节约运动在进入1952年之后突然变得雷厉风行起来。刘青山和张子善这两位有功于革命事业的地方大员可谓不偏不倚地撞倒了枪口上。
  听到死刑的最终宣判,张子善双膝一软,差点瘫倒在地。刘青山下意识地挺了一下脖子,抬头看了一眼,又无力地垂下了头。他在无限懊悔中也有一些释然:“拿我做个典型吧,处理算了,在历史上说也有用。”
   在新中国还没有相关法律的情况下,这件开国第一贪腐大案惊动了中南海。毛泽东亲自批准了对刘、张二人的处理决定。当周恩来把案件材料送交毛泽东时,毛泽东看后许久不语。周恩来就问:“主席的意见呢?”毛泽东只回了两个字:“死刑”。周恩来又问:“万一有人出面讲情呢?”毛泽东还是两个字:“不准。”
  “拥护人民政府枪决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公判现场的口号声再次响起,和毛泽东的坚决态度遥相呼应。在新中国建立的第三年,三反、五反、以及正在进行的土地改革交错而成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运动,开创了中国开展大规模群众运动用来清理经济问题或是政治问题的先河。而来自群众的回应如此有力,这是毛泽东乐于见到的。
  刘青山和张子善被押到刑场。一下车,刘青山踉踉跄跄差点跌倒,而张子善几乎是被民警抬下车的,人们看见他脸上湿乎乎的,满是泪水。
  两声枪响过后,子弹击穿了刘青山、张子善的身体,结束了他们正当壮年的生命。老百姓说,这两声枪响,换来了中国官场至少20年的廉政。

 

每期调查:你觉得1952年发生的哪件大事对后世影响最大?







    制作:孟德华 张婧 旁白:郑江      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