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这张著名的照片曾刊登于1964年《中国画报》的封面。照片上,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头戴大狗皮帽,身穿厚棉袄,握着钻机手柄眺望远方。在他身后,散布着星星点点的高大井架。
  从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大庆和王进喜这两个名字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石油的象征,这张照片成了最好的诠释和见证。从照片里,人们依稀还能看到那个无畏的时代里无畏的精神与勇气,仍能够想象到,东北松辽平原上一群战天斗地的石油工人在帮国家摘掉“贫油国”这顶帽子时的欢呼与豪迈。
  1959年9月,王进喜以甘肃省劳模的身份来到北京参加10年大庆,他看到北京街头的公共汽车都背着一个硕大的煤气包,才知道自己的国家如此缺油。他难过地大哭一场。他不肯相信,喊了那么多年“地大物博”的中国,地底下竟然没有石油。
  也许就在他为石油流泪的同一天,1959年9月26日,在松嫩平原上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的黑色油流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松辽盆地发现了世界级的特大砂岩油田。这座油田随即被取名大庆,献给正值十年大庆的新中国。
   东北发现油田的消息传来,王进喜日夜兼程奔赴大庆。荒凉的大庆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没有公路,没有吊车,设备在火车上卸不下来,工人们硬是用肩膀给抬到了现场。打井需要水,可既没有水管线,也没有水罐车,他们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的水开了钻。
  王进喜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其他石油工人在荒原上的拼搏正在挽救国家。从5月开始,中国的城市也开始挨饿了。到了7月更是雪上加霜,苏联老大哥忽然翻脸,赫鲁晓夫撤走了全部专家,撕毁了所有合同。中国陷入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可就在这时,大庆油田被开发出来了,中国在工业发展上忽然有了巨大的保障,这不仅是挽救,更是奇迹。要知道,就在这一年9月14日,世界上的5个产油大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一跃成为国家战略储备品。如果没有大庆油田的出现,中国工业的未来会更加茫然。
  王进喜更不会预料到,此后的世界会因为石油发生那么多大大小小的战争。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说过不止一次的话。和大庆油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王进喜死于1970年,终年47岁。他的他的战友们,肯定不会想到,如今的中国一大半石油需求都在依靠进口,那顶被他和他的战友们扔到太平洋的“缺油大国”的帽子,又重新戴在了中国的头上。

 

每期调查:你觉得1960年发生的哪件大事对后世影响最大?







    制作:孟德华 张婧 旁白:郑江      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