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返回首页>>·主要内容

陈景润 数学家
福建福州人 (1933.5.22-1996.3.19)
事迹:“陈氏定理”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里程碑

  70年代的末期却是一个孕育着变化的时期,一些新的气象悄悄出现。一是整个社会萌生了对科学的崇敬。刚经过“文革”浩劫的中国,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处于百业凋敝的可悲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陈景润就成为国人民族振兴愿望的一个投射对象。一篇《歌德巴赫猜想》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

返回首页>>·主要内容

  • 陈景润
  • 陈景润
  • 陈景润

返回首页>>·陈景润的影响

  1978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同一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同时转载了《人民文学》上的报告文学——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这篇文章使数亿普通百姓知道了“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也知道了陈景润是全世界离那颗明珠最近的人。这篇文章迅速唤起了中国人的科学意识,也使这一“猜想”成为当代中国最出名的一道数学题。这曾是一个举世震惊的奇迹: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在国际上被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

 

  “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枯燥的术语随着陈景润的故事成为青年人精神的巅峰,陈景润成为七八十年代年轻人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向科学进军”也成为那个时代最鼓舞人心的口号。它所造成的影响之一,是后来的许多孩子在被问到“长大后做什么时”都会铿锵有力地回答“当科学家”。

返回首页>>·相关资料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陈景润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里程碑。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代青年一代偶像。
你的偶像 是谁?他/她/它如何影响了你的人生,都需要自己给出答案。
我的年代是: 我的偶像是:                    查看全部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