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拍过《活着》的导演张艺谋在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后,交出了《三枪拍案惊奇》这份作业,对于广大习惯于在文艺作品中寻找“现实意义”的你我他来说,这部在韩寒看来只适合在三级县城放映的大片无异于天雷滚滚,令人发指。可是,这究竟是张大导侮辱了我们的智商?还是我们对艺术的要求偏离了艺术本身呢?

我们已经习惯于在文艺作品中寻找社会意义
找不到的时候就觉得“你侮辱了我的智商”
对艺术做过度解读造成了艺术的“政治化”
纯粹的艺术和娱乐不见了,文艺变成了一定要有意义的东西
当艺术娱乐成为一块阵地,文化艺术怎能多元化?
被套上“社会现实”标签的艺术娱乐难免是单一的
本期责编:孟德华 设计:宋明刚
我们已经习惯于在文艺作品中寻找社会意义

我们已经习惯于在文艺作品中寻找社会意义

找不到的时候就觉得“你侮辱了我的智商”

  给艺术创作和文艺作品强加诸如“现实意义”、“批判色彩”等社会属性,是国人长久以来的一个特别嗜好。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我们看过之后都已习惯一定要从中看到些许现实,否则这就不是一个好作品。所以当人们从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里除了插科打诨、红男绿女之外什么都找不到什么“现实意义”时,口水漫天也就不奇怪了。

我们从小就被要求从文章中寻找“中心思想”

  凡句凡段凡文章,无论是大家的小说还是无名小辈的随笔,都要总结出要义和中心思想来,这是我们几代人接受的语文教育模式。“出题老师比我更好地理解了我写的文章的意思,把我写作时根本没有想到的内涵都表达出来了。”也许一篇文章根本就没有中心思想,但是偏要总结出来,可见给作品强加“现实意义”的本领是我们从小练出来的“奶功”。[详细]

遇到没意义的作品,便觉得“侮辱了我的智商”

  这部叫做《三枪》的电影的确俗得不能再俗,红男绿女,贪财偷情,动机赤裸裸,台词活脱脱。人物形象要多粗俗有多粗俗:麻子、爆牙、秃头、斗鸡眼,讲话喷口水,走路罗圈腿,即使脱胎于科恩兄弟的经典片《血迷宫》,你也从中看不到一丁点儿现实批判。于是观众不买账了,认为这部片子不仅侮辱了自己的欣赏水平,还侮辱了自己的智商。[详细]

张艺谋:让导演做思想家违反电影本质

张艺谋:让导演做思想家违反电影本质

  我们长期以来的文化思考习惯,要求电影脱离很多本能功能,承担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这很难。很多戏曲如我们的秦腔、京剧,就是经典级的,放到哪里都是经典,而电影就是一个综合体,我也想搁很多文化进去,做思想家,让大家津津乐道,但这违反电影本质,不能拿那么多东西来要求我。 [详细]

艺术本身并没有批判现实的任务,要求艺术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对创作者的苛求

  张艺谋曾经拍过《活着》这样的现实主义佳作,但是任何人都毫无道理去要求他一直拍类似的影片。艺术创作的目的是审美,艺术创作本身并没有批判现实的任务,要求艺术作品具有社会责任感无疑是对创作者的苛求。张艺谋这次不玩煽情沉重、也不摆大场面,他就是把N个东北二人转的段子嫁接到一起,组合成一部大俗特俗的电影,说白了就是让大家乐呵乐呵。

对艺术做过度解读造成了艺术的“政治化”

对艺术做过度解读造成了艺术的“政治化”

纯粹的艺术和娱乐不见了,文艺变成了一定要有意义的东西

  长期对于现实意义、社会意义的追索,使艺术创作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政治化”,也使“批判现实主义”、“什么什么倾向”等标签成为了衡量文艺作品的标准。而这些过分的解读又促使创作者越来越深的向这个趋势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纯粹的艺术不见了,纯粹的娱乐也随之消失了。也许会有部分文艺青年追问:为什么一定要有意义呢?

追求现实意义让我们患上了“解读强迫症”

  2005年夏天,从湘江之畔刮来的“超级女声”风暴,席卷整个中国。在进行过程中她被不断的解读,并赋予政治意义:草根的崛起,民意至上,更有人说:超级女声实在是民主政治的试验场。人们像患上了“强迫症”,好像如果你从超女中看不出什么现实意义来就是外星人一样。不久之后,这场本是纯粹的娱乐狂欢被越戴越多的政治高帽压垮了。[详细]

影评、书评、乐评、球评写成时评才有人喜欢看

  如今人们看过一部电影、读完一本书,看完一场比赛,本来是单纯的放松娱乐,可是非要试图从中去找到些和时事政治联系紧密的东西。君不见豆瓣上,能把政治揉进去的影评总是最受欢迎,能把意识形态做一番对比的乐评总是最受追捧。而那些和政治联系紧密的博客,人们也最爱看。相反,倒是那些真正讨论作品本身的文章却成了少数文艺青年的冷门谈资。

于是,纯粹的艺术和纯粹的娱乐不见了

于是,纯粹的艺术和纯粹的娱乐不见了

  当艺术创作和文艺作品在人们眼中必须要具有“意义”的时候,真正的艺术和单纯的娱乐便没有了市场。那些不追求任何意义、只是抒发小小心绪的散文,那些不想表达任何观点、只是希望逗乐的电影,就成了生僻的冷门。人们因为它们没有“现实意义”而拒绝关注。于是渐渐地真实的艺术创作没有了,人们基于艺术的审美享受也消失了。其实,这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当艺术娱乐成为一块阵地,文化艺术怎能多元化?

当艺术娱乐成为一块阵地,文化艺术怎能多元化?

被套上“社会现实”标签的艺术娱乐难免是单一的

  当对于文艺娱乐的现实化、强迫性的解读深入人心,文艺领域在不知不觉间就变成了一块争夺的阵地。不是插红旗,就是插黑棋,偏偏没有彩旗。其实已经不难看到,在我们的身边,不是大量的主旋律电影、红色歌曲充斥眼前耳边,就是地下的“反动文章”暗地传播。我们的艺术说白了只有带着“政治”标签的这一种,怎么能够不单一片面呢?

充分运用艺术创作进行政治宣传是我国“传统”

   将文学艺术创作作为政治服务的工具,这种政治手段曾有益于新中国的建立,但新中国也在这方面得到过惨痛的教训。但总体来说,文学艺术是一种精神艺术,是一种值得尊重的艺术,不能让它趋附于政治。文学艺术和政治是两回事,两个没有多大的关联,如果艺术趋附于政治,艺术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艺术本身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详细]

突破艺术创作单一化 需摆脱社会责任枷锁帽子

  展示于媒体大众的艺术创作可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社会责任感。但不是每一个艺术创作都要展示于大众,所以没必要让那些个人性的艺术创作也带有社会责任的表达和现实性的政治意义。只有这些无数个别单一的创作者只为了纯粹的审美享受而去创作,为了心灵的享受而去创作,而这些创作又能受到人们的欣赏,那么整个国家的文化艺术才有可能丰富多彩。[详细]

让艺术回归艺术,让娱乐尽情欢乐

让艺术回归艺术,让娱乐尽情欢乐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一句话,让艺术回归纯粹的艺术,既然是娱乐那就尽情欢乐。让自己毫无意义的存在那么几分钟十分有必要的,而每个人也不用把自己变得神经敏感。不如看一部甜美又传奇的爱情片(推荐《偷龙转凤》让自己呵呵傻笑一番,不如读一本隽永灵动的散文集(推荐《今朝风日好》让自己脱离尘世一小会儿。我知道亲爱的你此刻忧国忧民,可是既然现实已如此残酷又难以改变,何必还要给自己找更多的不痛快呢?